土壤長綠霉是怎么回事?
1、過量施用氮肥,施肥結構不合理
一般植物對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50%,過量的氮肥在土壤中因硝化作用轉化成硝酸鹽,形成H+,導致了土壤酸化和鹽化。同時,在化肥結構中,N、P、K配比不合理,同時鈣、鎂等中微量元素的投入也相對不足,造成土壤養分失調,使土壤膠粒中的鈣、鎂等元索很容易被氫離子置換,從而使土壤的PH值迅速下降。
2、不注重施用有機肥、微生物菌肥
有機肥的施入不足,會影響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土壤中的腐殖質是土壤有機質的主要存在形態,腐殖質本身帶負電荷,能吸附多余的陽離子,對土壤的酸堿性具有緩沖作用。若土壤中腐殖質含量銳減,阻礙了團粒結構的形成,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加重土壤酸化,引起土壤板結,嚴重降低土壤肥力。
3、灌排不合理
降水量大且集中、大水漫灌式澆水,也會使土壤中的鈣、鎂、鉀等堿基離子被沖刷流失,而殘留的氫離子和硫酸根等離子會結合,進而導致土壤酸化。
4、工業污染造成的酸雨
工業產生的廢氣、廢渣、廢水,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土壤酸化。煤炭、天然氣、石油的燃燒,汽車尾氣的排放,SO2、NO等氣體進入大氣后,經氧化作用形成硫酸、硝酸,并隨雨水降下、形成酸雨,會導致土壤中酸性物質含量增加。
土壤酸化的危害
1、影響根系對營養的吸收
土壤酸化會引起土壤板結,板結土壤變硬、缺氧,結構遭到破壞,從而導致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受到嚴重阻礙,根系活力下降,根系形成面積減少,根部細胞的呼吸作用減弱,嚴重影響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養分的能力,地上部分的生長得不到充足養分,作物易感病,進而導致作物不能正常發育,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2、影響土壤微生物種群
土壤酸化后,會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和活動。例如,降低了土壤中氨化細菌和固氮細菌的數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從而影響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土壤養分循環。酸化土壤有利于根際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易滋生腐霉菌、尖鐮孢菌、絲核菌等致病真菌,使得分解有機質及蛋白質的主要微生物類群芽孢桿菌、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數量降低,會加重土傳病害。
3、降低肥料的利用率,對作物產生毒害
酸化土壤中氫離子、鋁離子和錳離子等毒性元素增加和活性增強,導致作物鋁、錳中毒。酸性土壤環境會影響肥料的有效性,使氮素大量流失。pH值在6.0~ 8.0時,土壤有效氮的含量最gao;pH小于6.5時,土壤中有效磷變成磷酸鐵鋁而被固定;pH值小于6.0時,土壤中有效鉀、鈣、鎂的含量急劇減少,土壤中氫離子增多,對作物吸收其他陽離子產生拮抗作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