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氟化物排放標準 土壤氟化物的測定標準?
一、土壤氟化物排放標準
GB/T 22104-2008 土壤質量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中氟化物的離子選擇電極法。
本標準適用于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土壤中氟化物的含量。
本標準方法的檢出限為2.5 μg。
二、土壤氟化物的測定標準?
GB/T 22104-2008 土壤質量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中氟化物的離子選擇電極法。
本標準適用于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土壤中氟化物的含量。
本標準方法的檢出限為2.5 μg。
三、土壤氟化物二類標準?
HJ 873-2017 土壤 水溶性氟化物和總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和總氟化物的離子選擇電極法。
本標準適用于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和總氟化物的測定。
當稱樣量為5.0 g,試樣移取量為40.0 ml 時,本標準測定水溶性氟化物的方法檢出限為0.7mg/kg,測定下限為2.8 mg/kg,測定上限為125 mg/kg;當稱樣量為0.2 g,試樣移取量為20.0 ml時,測定總氟化物的方法檢出限為63 mg/kg,測定下限為252 mg/kg,測定上限為1.25×104 mg/kg。
四、土壤中氟化物對植物的影響?
氟化物對植物的危害癥祆與二氧比硫所引起的癥狀類似。但是,氟氣通過氣孔進入葉片后,在進入處不造成危害,而是轉移到葉片的尖端和邊緣,在那里積累到足夠的濃度使其中毒,所以受害部位多在葉緣和葉端,而二氧化硫所引起的受害部位多在葉脈間
含氟氣體對植物的危害也因植物種類、生長發育期及氣象條件變化而有不同。溫度高、濕度大、氣壓低、風小,接觸時間長,以及新陳代謝旺盛時,都會加劇危害。氟與硫不同,它不是植物體內的必需元素。但大部分植物都含有微量氟,含t隨種類不同,一般多在5—25ppm之間。如果大氣污染使葉片內含氟達50—200ppm時,就會使葉組織壞死。少數耐氟能力強的植物,體內含氟達500ppm時,仍不出現受害癥狀,但它們一旦被牲畜所食,便會導致牲畜受害。
五、土壤里的合格率和檢出限怎么計算?
滴定法是消耗絡合溶液根據摩爾濃度來計算的,不需要標準參比的,沒有標準曲線如何做檢出限,不存在檢出限的問題,你大概是想知道滴定法最低檢出濃度吧,檢出限和最低檢出濃度不是一個概念的!!
滴定法的檢出限定義為在滴定中能引起化學變化所加入的
最少試劑量。常用的測定方法是根據所用的滴定管或其它滴定裝置所產生最小液
滴的體積來計算。
如果非要求則可按消耗0.05ml標準溶液先計算出相當于待測物的量,然后再除以最大取樣量,即為滴定法的檢出限。
六、實驗室檢出限高于方法檢出限?
實驗室檢由限高于方法檢測限,想辦法解決,以達到目的
七、儀器檢出限和方法檢出限的區別?
儀器檢出限
指分析儀器能夠檢測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濃度。
儀器檢出限一般用于不同儀器的性能比較。一般通過多次空白試驗,求得其背景響應的標準差,將三倍空白標準差(即3δ)作為檢測限的估計值。也可用已知濃度的樣品與空白試驗對照,記錄測得的被測樣品信號強度S與噪音(或背景信號)強度N,以能達到S/N=2或S/N=3時的樣品最低濃度為LOD(Limit of Detection)。如用非儀器分析方法時,通過已知濃度的樣品分析來確定可檢出的最低水平作為檢。
方法檢出限
方法檢出限不僅與儀器的噪音有關,還取決于樣品測定的整個環節,如取樣量,提取分離以及測定條件的優化等,實際工作中應注明具體實驗條件。
八、有機氟化物與氟化物的區別?
有機氟化物是有機化合物,大多數是烷烴,烯烴,炔烴的含氟衍生物,而氟化物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兩種元素構成的物質中含有氟元素的稱之為氟化物,如氟化氫(HF),它的水溶液叫氫氟酸,氟化鉀(KF),它是一種鹽,這些都是無機物,而有機氟化物往往是三種或三種以上的元素形成的有機化合物,如氟利昂,它是甲烷,乙烷中的氫原子被氟和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CH2ClF,CH3CC1F。
九、什么是檢出限?
檢出限是分析化學中常見的名詞術語。
檢出限一般有儀器檢出限、分析方法檢出限之分。儀器檢出限是指分析儀器能檢出與噪音相區別的小信號的能力,而方法檢出限不但與儀器噪音有關,而且還決定于方法全部流程的各個環節,如取樣,分離富集,測定條件優化等,即分析者、環境、樣品性質等對檢出限也均有影響,實際工作中應說明獲得檢出限的具體條件。
檢出限過去也稱為檢出極限,檢測限,測定極限,波動濃度極限等,建議統一稱檢出限,以其簡短且較直觀。
十、如何計算檢出限?
計算檢出限:
首先做出儀器的檢測極限,然后在空白樣品中加入檢測極限濃度的檢測極限,檢測極限的檢測。極限3-5伴隨儀器。在連續三天內得到十個數據,計算出十個數據的標準差。將這個偏差乘以3.14就是該方法的檢測極限。
檢查驗證的限制,添加檢測的限制濃度空白樣本標記,回收率達到60%,偏差小于30%。
方法檢測限值,根據您的標準樣品處理方法再確定,根據濃度的相加(處理前)計算,有時根據多次測量的標準差計算。回收率取決于你自己的要求,一般是80%到120%,就像我們自己的70%一樣。60%不計,低濃度的偏差會較大,因為使用的材料不一定是絕對空白,要達到60%好,檢測極限是不同的定量極限,數量限制的回收率必須在80%~120%之間。
拓展內容:
檢出限:
1997年通過并于1998年發表在iupac分析計算機上的純粹與永興會(iupac)的國際聯盟指出:“檢測極限以濃度(或質量)來表示。指最小分析信號xl所得到的最小濃度cl(或質量ql),該信號xl可以通過特定的分析步驟被合理地檢測出來。表達式為:
(1)為空白平均數,空白指的是與待測樣品完全相同,但不含待測部件的樣品,為空白標準差。iupac規定,并且應該用足夠數量的測量來確定,比如20次。靈敏度是在低濃度范圍內對標定曲線的斜率進行分析。k對于根據要求的置信度選擇的常數,iupac推薦k=3作為檢測極限的計算標準,嚴格的單面高斯分布k=3對應的置信度為99.6%。由于兩者都是基于有限數量的測量,事實上,3sb通常相當于大約90%的信心。
(2)iupac離子選擇電極的檢測極限(8.3.2.1)可以從修正曲線得到,即測量的離子對應于曲線兩條直線的切線相交處的活性(或濃度);iupac建議用snr 2:1(12.4.1)來確定質譜儀的檢測極限;iupac規定檢測極限也可以稱為最小可測量濃度或量(最小可測量值(2.4),最小可測量值(最小可測量值(18.4.3.7))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