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鑒定舊書的年代?
一、根據(jù)牌記辨別古書:牌記是古籍主要組成要素(除牌記之外,還有牌子)。絕大多數(shù)古藉都有牌記,尤其是明清以來的古書,第一冊或者末尾往往會有牌記,而這里往往會印上刊刻的年代。因此可以說牌記是我們鑒定版本重要依據(jù)之一,也是最快方法。當然有的古書沒有牌記,那就的需要根據(jù)其他要素判斷了。
二、根據(jù)序跋辨別古書:古書中,往往有名家序言、跋文,這兒離刊刻該書的年代往往相差無幾,比如若一古書序言是康熙二十六年序,起碼可以知道該書最早不會超過康熙年間,因此它也是我們判斷古書年代的一個因素。 再就是跋文,往往一些流傳有序的古書,末尾會有名家跋文,一般跋文是在序文寫好后才有的,因此跋文判斷刊刻要比序文更準確。
三、根據(jù)印章辨別古書:傳到今天的很多古書,上面有很多藏書家蓋的印章,而這些印章我們可以用來輔助鑒定古書年代。比如其中一冊的古書,沒有序、跋文、牌記,怎么辦?我們就可以根據(jù)印章來鑒定、推斷年代。
四、根據(jù)避諱辨別古書:古代,避諱時間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明清以來。這時期的避諱要比前朝任何一時代嚴重。尤其是清代,避諱更是達到了頂峰。但是每朝的避諱用字則不一樣,比如“玄”,明代,“玄”字是帶這一點的,但是清代,因為避諱玄燁,于是“玄”字一律缺一筆,甚至到了清末書局、書院刻印的書籍還保留了“玄”字缺筆。因為剛才說到了每朝的避諱字不一樣的,那么我們需要詳細的每朝避諱用字有哪些?在此不好更詳細列出(很多),大家可以去書藏網(wǎng)查看每朝的避諱用字。
五、根據(jù)歷史文化知識辨別古書:上面的幾種方法是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基礎的,并且相互有聯(lián)系,要掌握版本鑒定的方法還需要掌握很多基本常識,這些常識在藏書愛好者論壇都有學習。因為掌握了基本常識,我們在講述更深的鑒定知識時候,會更好的領會。并且還需要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作為輔助,并且還要多接觸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版本,若條件有限,可以去孔夫子舊書網(wǎng)、書藏網(wǎng)看看各種古籍書影,也很詳細,和實書是一樣。再加上各種知識和親歷親為融會貫通,才具有慧眼識荊的能力,收得珍善之本。
六、根據(jù)經(jīng)驗進行辨別古書:到這兒就需要自己實踐了,理論掌握了就需要消化,任何知識都離不開這個過程。我們可以首先購買一些價格稍低的古書,用它來鍛煉,學習、加深讀版本的認識,等有了生層次認識,就可以去拍賣會看看,一般掌握了這些版本知識,再加上購買經(jīng)驗,運氣好會碰到一些“漏”,但起碼不會讓你吃虧。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