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土壤重金屬的總量的意義?
一、測定土壤重金屬的總量的意義?
重金屬進入土壤后,首先和必然發生的過程是吸附和解吸,而吸附和解吸是控制土壤重金屬活性的重要物理化學過程之一。因此研究土壤中重金屬的影響因素對預測重金屬的環境效應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以為確定環境容量,也可以為制定相關土壤環境標準,研究重金屬再土壤中的遷移提供理論依據。
重金屬通常高度富集存在金屬顆粒物、灰分和類似物質中。分析樣品中是否含有金屬顆粒物,對結果的影響很大。如1g左右的分析樣品中有一體積約為1立方毫米的純鋅粒,那么結果就是土壤中鋅的含量達到7000mg/kg。如果存在上述富含金屬的顆粒物,開展以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基于場地歷史信息調研結果,確定場地是否發生過污染物的排放(如金屬類型、排放方式),提出富含高濃度金屬顆粒物在場地周邊可能發生擴散的假設,分別研究場地以及周邊可能的受污染區和可能的清潔區域。
2.場地的有效劃分:金屬含量顯著增高的土層可能非常薄。如金屬顆粒物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只要是地表未被遷移走,則可能僅比較薄的土層(水平或者豎直,比如沿著墻壁)受到高濃度金屬的污染。金屬也有可能在土壤中積累,比如粘土或者泥炭層。
3.正確處理分析樣品:如果污染物的擴散明顯不均勻,那么進行泵取/均質化處理就顯得極為重要。而且這種處理不會影響到金屬顆粒物。一般的,必須避免金屬高含量土壤與金屬低含量土壤混合到一起。
如果擴散顆粒或受污染土層未在第一時間被發現,也可能在隨后獲得更多樣品分析結果時被發現,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確定污染物擴散的原因了。在對金屬含量較高土層進行監測和劃分界限時,首先可通過肉眼對土層質地和顏色差別進行評估。場地活動的歷史信息,對于從空間上劃分污染區以及判斷污染類型具有重要意義。除了現場研究外,有時候必須進行實驗室研究,深入了解污染的本質。同樣,在以開始就必須對樣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測,對樣品進行(濕法,濕法篩分是一種有效的分離手段)篩分,對不同組分分別進行檢測。
在眾多土壤污染中,重金屬污染對生態鏈來說最為嚴重,因此研究重金屬污染對未來土壤修復的發展將有重大的意義。
二、土壤中的鈣如何測定?
1.加酸高溫消化。0.1~0.2g萬分之一天平稱量,硝酸+雙氧水(4:1~5:1)或硝酸+高氯酸(4:1)總量5ml,逐漸升溫(個人經驗大概130℃左右吧,溫度越高,消化越快,但反應越劇烈,容易噴出來),消化至無色(少量沉淀物),視情況繼續滴加氧化劑(雙氧水或高氯酸),一般1-2小時左右。
2.過濾定容(一般定50ml)。個人經驗一般稀釋20倍左右,加氯化鍶。
3.上原子吸收。這是簡單的,復雜的還是看書吧,《土壤農化分析》上有,或者找國標也行。第一次做的話最好找自己先做一遍試試,實驗過程遠比書上講的復雜很多,做多了就明白現場情況了。另外,推薦使用微波消解,可以不用過濾,定容搖勻后吸上層液即可。以上都是個人經驗,主要消化油菜樣。禾本科可能消化有殘渣。
三、酸泥中鉛的測定?
①試液的制備
稱取經風干、研磨并過100目篩的土壤樣品0.2~1.0g于25mL聚四氟乙烯坩堝中,用少許的水濕潤樣品,加入5mL HCl、2mL HNO3搖勻,蓋上坩堝蓋,浸泡過夜,然后置于電熱板上加熱消解,溫度控制在100℃左右,至殘余酸量較少時(約2~3mL),取下坩堝稍冷后加入2mL HF,繼續低溫加熱至殘余酸液為1~2mL時取下,冷卻后加入2~3mL高氯酸,將電熱板溫度升至約200℃,繼續消解至白煙冒凈為止。取下冷卻后轉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后取5mL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2mL草酸溶液,加入2mL鐵氰化鉀溶液,然后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30min待測。
②空白試驗
采用與①相同的試劑和步驟,制備全程序空白溶液。每批樣品至少制備2個以上空白溶液。
③校準曲線
分別準確吸取鉛標準工作液0.00mL、1.00mL、2.00mL、3.00mL、5.00mL、7.50mL、10.00mL置于7個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稀釋后,加1.5mL鹽酸、2mL草酸溶液、2mL鐵氰化鉀溶液,最后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④儀器參考條件
不同型號儀器的最佳參數不同,可根據儀器使用說明書自行選擇。
四、土壤重金屬鉛含量鎘含量各多少?
按國標15618-1995的要求。1級土壤(自然保護區)鎘含量0.20毫克每公斤以下,鉛含量35毫克每公斤。
二級土壤(農業種植),PH值6.5以下,鎘0.3以下,鉛含量250以下
PH值6.5到7.5.鎘0.6以下,鉛含量300以下,
PH值7.5及以上,鎘1.0以下,鉛含量350以下
三級土壤(農林業)鎘不檢測,鉛含量500以下
五、如何測定土壤中的苯含量?
用甲醇萃取、共沸蒸餾技術來測定土壤中的苯
六、土壤中氧氣含量測定方法?
可以試試用氫氧化鈉堿溶法,然后用鄰啡啰啉比色法測定
七、怎么檢測土壤中重金屬?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活性膠體,它們比表面大帶電荷,代謝活動旺盛。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往往富集多種耐重金屬的真菌和細菌,微生物可通過多種作用方式影響土壤重金屬的活性。
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到一株具有較高銅鋅耐性的微生物,采用電鏡、能譜、紅外光譜和X-射線吸收光譜等現代分析技術并結合傳統的物理化學方法,闡明了惡臭假單胞菌CZ1對Cu、Zn的吸附行為及其結合的分子形態,并初步探討了微生物-礦物-重金屬相互作用機制,旨在為重金屬污染土壤的風險評價和生物修復提供理論依據。
通過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結果: 從浙江諸暨哩浦銅礦廢棄礦區銅耐性植物海州香薷根際土壤中分離到一株具有較高銅鋅耐性的微生物,編號為CZ1,根據形態學觀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對,鑒定為Pseudomonas putida。
CZ1可分別耐受3 mM Cu或5 mM Zn,對氨芐青霉素具有抗性,而對卡那霉素無抗性。
重金屬耐性實驗發現固體培養基中最低抑制濃度小于液體培養基中最低抑制濃度,而且Cu的毒性要大于Zn的毒性。
八、黏性土壤的測定?
土壤黏性檢測包括:土壤養分,土壤機質 土壤容重,酸堿性,鹽離子濃度幾個方面。
1土壤機質,它反映黏性土壤的通氣性、透水性的好壞,又是沙性土壤保肥能力、保水性的綜合體現
2化驗土壤中鹽分、氯含量、鈉含量、土壤PH值,主要是易發生危害指標
3是中量元素鈣,鎂,硫
4是氮、磷、鉀
九、鉛鉍混合溶液中鉛鉍含量測定的公式?
連續滴定法:
使用EDTA滴定
C(bi)=ΔV1×C(EDTA)/V (mol/l)
C(Pb)=ΔV2×C(EDTA)/V (mol/l)
V1是第一次滴定的
V2是第二次滴定的
V是移取的測試液
十、怎么測定土壤中芽孢桿菌數量?
枯草芽孢桿菌的測定方法
枯草芽孢桿菌因具有穩定性好、抗性強、復活率高等自身優勢,成為研究和應用較多的菌種之一
快速、簡便的定性檢測芽孢桿菌的方法
染色基本方法如下:
取微生態制劑樣品1g,加入99mL無菌水,充分搖勻,37度 30min
用接環,取菌液,涂于載玻片,風干固定
在涂菌液加入0.076孔雀綠飽和水溶液,染色10分鐘后,用水沖洗至無綠色即可,再用0.005品紅液染色1min,水沖洗、風干后鏡檢。
結果判斷:芽孢孢子呈綠色,營養體呈紅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