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種植技術:白芨怎么種植才能高產?
我覺得種植白芨要想高產,主要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除草。將選好的土地除草。方法1:火燒。這樣可以把草的種子燒死,從而避免來年春天二次生長。方法2:機械除草。用機械把雜草打碎然后翻地的時候直接把雜草旋到土里面,使其腐爛。方法3:人工除草。直接把草割掉,根部在翻地的時候挑起來。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能用烈性農藥除草!
二、翻地以及防蟲害。將除完草的土地撒上“地蟲王”地蟲王是殺地蟲的藥劑,農藥部都能買到,具體的用量包裝上都有詳細的說明(因為藥劑是敏感話題,全國各地的真實情況都不一樣,)翻地的時候一起攪拌到土里去。
翻整土地。方法1:機器翻地。通過機械絞盤高速轉動來松動土壤,效果比較好,但是部分地區不能夠使用機械(比如山區),這種方法適合大面積種植或者平原地區使用。方法2:人力翻整。通過牛、馬、驢等牲畜來翻整,比較仔細,效果比較好,但是效率太低只適合小面積或者高山地帶的種植戶。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藥物必須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來做!
三、分塊和開水溝。建議將土地分塊,以便于后期管理工作,具體尺寸建議:寬度1.8米至2米,長度不限(按照實際情況而定)。排水溝按照當地雨量來控制,深度建議25~40公分,溝寬建議20~30公分,大面積的種植戶應該沒有主排水渠道,為預防雨季做出對應的方案,具體尺寸要根據真實情況而定。特別要注意做好排水系統!
四、投放有機肥。將分好的地塊投放事先準備好的有機肥,或者用家畜糞便發酵徹底后,適當晾干,均可以使用。使用方法:每畝投放1000斤至2000斤有機肥。把它們堆成小堆均勻的撒在將要播種的田地里,最后靜置2天左右就可以下種了。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化肥,一定要使用發酵充分的農家肥或者有機肥!
五、開始種苗。靜置2天后就可以開始栽種了,1,栽種行距一定要控制在15至30公分之間,例如15×15公分上下左右都是15公分。2,種植深度,圖表層下去3公分左右,例如塊莖高度2公分,那就要種到5公分的位置,塊莖上留取3公分的土蓋住塊莖(3公分既能防止打霜冷凍,又能利于來年發芽長葉)。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使用農藥!
六、防凍和防曬。冬天防凍,如果氣溫異常低的時候,應當鋪上稻殼來防止打霜下凍。夏天防曬,當天氣溫升高時,開始搭設遮陽網,一般6月左右開始搭設完畢,9月底就可以拆除(可拆可不拆)遮陽網搭設高度1.5至2米(管理人員可以進去管理維護為最好),長寬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鋪滿為止!注意不要用稻草等防凍材料!
七、管理和追肥。日常管理: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觀察白芨的生長情況,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聯系技術人員做出對應的措施,然后是除草方面,幼苗階段盡量保持田地無雜草,目的是不讓雜草爭奪養分,從而促進幼苗穩健生長。干濕度問題,如果田地太干就要早晚各噴一次水(少量多次,不可灌溉,撒完水不能有積水),選用花灑類噴頭來澆水,不能沖澆根部。
追肥方面:白芨喜肥度適中,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施肥季節一定要按照技術員的要求來做,施肥時間一般是在“早春或者中秋”具體參考天氣溫度以及時節……
特別要注意的是除草不能用除草劑,只能人工或者機械除草,任何化肥和農藥都不能用……
這就是我給你們講解的白芨種植技術,你們了解了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