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滲透率大約是多少?
一、土壤滲透率大約是多少?
根據成都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場地土層及地下水的賦存條件,地下水主要有3種類型:一是賦存于填土里的上層滯水,二賦存于卵石層的孔隙潛水,三是基巖裂隙水。
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粘土層之上的填土層中,受大氣降水、溝渠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為其主要補給源。由于其水量相對小,對地下工程基本無影響。
孔隙潛水賦存于細砂(2-4)、中砂(2-5)、卵石層(2-6)、細砂(3-4)、中砂(3-5)、卵石層(3-6)中。根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及已有的工程資料、再結合初步勘察的抽水試驗結果,(2-6)層滲透系數約為20-25m/d,(3-6)層滲透系數約為18m-25/d,均屬強透水性。
冰水沉積含粘土卵石層(4-2):局部分布,富水性一般,滲透系數K約為8.0m/d,為中透水層。冰水沉積含卵石粘土(4-3)富水性弱,根據成都地區經驗滲透系數K約為0.001m/d,為微透水層。
區內基巖為白堊系灌口組紫紅色泥巖,地下水賦存于基巖裂隙中,含水量一般較小,但在巖層較破碎的情況下,常形成局部富水段。根據相關水文地質資料及已有工程資料顯示,滲透系數K約為0.027~2.01m/d,平均為0.44m/d。屬弱~中等透水層。
二、滲透率的有效滲透率?
答:(1)絕對滲透率:指單相流體在多孔介質中流動,不與之發生物理化學作用的滲透率。
(2)有效滲透率:當巖石中有兩種以上流體共存時,巖石對某一相流體的通過能力,又稱相滲透率。
(3)相對滲透率:當巖石中有多種流體共存時,每一種流體的有效滲透率與絕對滲透率的比值,以小數或百分數表示。影響相對率的影響因素有巖石孔隙結構,巖石潤濕性,油水飽和順序(飽和歷史),溫度,油水粘度比,界面張力,上覆巖層壓力和驅動因素。
三、土壤滲透速率的單位?
水力傳導度,亦稱“導水率”、“毛管傳導度”。在單位土水勢梯度作用下,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土壤橫斷面的水量。也即單位水勢梯度下的滲透速度。以cm/h或m/d計。
相關概念:土壤飽和時,有較高的導水性能,且為一定值,常稱滲透系數。對于非飽和土壤,部分孔隙,特別是大孔隙充氣時,不再導水,所以導水性能低于飽和狀態。隨著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
四、隨著土壤含水率變化,土壤滲透性有何變化
含水率越高,土壤滲透性越低,含水率越低,土壤滲透性越高。
土壤滲透性亦稱“土壤透水性”。即土壤對地表水的滲透能力。是影響土壤侵蝕的主要性狀之一。決定于土壤的質地、結構、孔隙、濕度、剖面構型等因素。一般質地較粗、結構性好、孔隙較大、濕度較小的土壤,滲水比較容易,透水性大,地表徑流量則減少。反之,土壤滲水慢、透水性小,地表徑流量則增大,對土壤的浸蝕作用也就增強。土壤剖面構型中,如上一下各層的透水性能不一致時,土壤滲透性常由透水性最小的一層決定。透水性較小的一層距地面愈近,這種作用愈大,因而愈容易引起比較強烈的水土流失。
五、水的滲透率?
滲透系數又稱水力傳導系數(hydraulic conductivity)。在各向同性介質中,它定義為單位水力梯度下的單位流量,表示流體通過孔隙骨架的難易程度,表達式為:κ=kρg/η,式中k為孔隙介質的滲透率,它只與固體骨架的性質有關,κ為滲透系數;η為動力粘滯性系數;ρ為流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在各向異性介質中,滲透系數以張量形式表示。滲透系數愈大,巖石透水性愈強。強透水的粗砂礫石層滲透系數>10米/晝夜;弱透水的亞砂土滲透系數為1~0.01米/晝夜;不透水的粘土滲透系數。
覺得有用點個贊吧
六、增加土壤酸性的方法?
秋季收集松針葉、柳樹葉、楊樹葉,單獨或混合裝入大花盆或黑色塑料袋內,一層樹葉、一層泥炭土或園土,再加入少許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浸足水后封蓋,壓實。
經過一個秋冬季的發酵便制成了酸性土;米蘭、梔子、桂花、四季報春、四季秋海棠、瓜葉菊、仙客來等則以柳葉肥最適宜。
平時養護還可輔助以硫酸亞鐵、檸檬酸鐵和水的混合液。
春季按12:6:100,夏季按6:4:100的比例配制,然后裝入軟包裝塑料瓶內,將瓶倒埋入土中,瓶蓋旋擰至微微滲漏程度,讓肥液緩慢滲入土中。
七、滲透性強的溶劑有哪些?
純芳香烴溶劑油雖然溶解能力強,但毒性也大,因此目前工業上出現用高芳香烴溶劑油和低芳香烴溶劑油來代替苯、甲苯、二甲苯等純芳香烴溶劑使用的趨勢。
這樣雖然溶解能力稍有降低,但降低了溶劑油的毒性,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八、單位換算的滲透率?
1 um2=1000 mD (毫達西)=1達西一、實際上就是滲透系數乘以含水層的厚度,它實際上只是一個一維流或平面二維流的指標。描述滲透性能的是滲透系數K,單位是米每秒或每天也就是通常看到的m/d。 二、滲透率的概念: 壓力梯度為1時,動力黏滯系數為l的液體在介質中的滲透速度。量綱為L2 。是表征土或巖石本身傳導液體能力的參數。其大小與孔隙度、液體滲透方向上空隙的幾何形狀、顆粒大小以及排列方向等因素有關,而與在介質中運動的液體性質無關。滲透率(k)用來表示滲透性的大小。在一定壓差下,巖石允許流體通過的性質稱為滲透性;在一定壓差下,巖石允許流體通過的能力叫滲透率。
九、水的滲透率常數
滲透系數又稱水力傳導系數(hydraulic conductivity)。在各向同性介質中,它定義為單位水力梯度下的單位流量,表示流體通過孔隙骨架的難易程度,表達式為:κ=kρg/η,式中k為孔隙介質的滲透率,它只與固體骨架的性質有關,κ為滲透系數;η為動力粘滯性系數;ρ為流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
在各向異性介質中,滲透系數以張量形式表示。滲透系數愈大,巖石透水性愈強。
強透水的粗砂礫石層滲透系數>10米/晝夜;弱透水的亞砂土滲透系數為1~0.01米/晝夜;不透水的粘土滲透系數。
十、增加土壤孔隙度的作用?
土壤的孔隙度對作物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土壤孔隙度關系到土壤的通氣狀況,特別是氧氣的含量,土壤中含有很多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通常都是需氧的生物,它們需要在有氧的情況下對土壤腐殖質進行腐熟,土壤微生物對土壤結構的改善是一種微觀的行為,如果土壤經常處于板結狀態,那么時間長了微生物的活動就會受阻,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及對土壤的有益改造。
另一方面就是土壤孔隙度關系到土壤中水分的運動,作物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地下的水分主要通過土壤毛細管運輸到植物的根部,土壤板結對水分的運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不利于水分的輸送當然也就不利于植物的吸收了。因此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對農業生產是非常必要的,它關系到植物的生產狀況從而關系到作物的產量。
提高土壤孔隙度的方法很多,可以增施有機肥,像農家肥,牲畜糞類,綠肥類;也可以對土壤進行改良,向土壤中增添些沙子,改善土壤結構;還有就是進行中耕松土除草,可以明顯的改善土壤的孔隙度;還可以在耕地的時候對土地進行深耕,充分使土壤變得疏松;另外還可以在土地上種植不容易使土壤板結可以改善土壤結構的作物。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