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位置的特點? 云南自然景點的地理特點?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點?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界于北緯21°8′-29°15′,東經97°31′-106°11′之間,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云南省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
云南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88.64%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是云貴高原的組成部分,表現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
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岳冰川地貌。云南省地跨長江、珠江、元江、瀾滄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云南氣候基本屬于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滇西北屬高原山地氣候。
二、云南自然景點的地理特點?
云南最出名的旅游景點是石林!它是由很多石頭組成的“怪林”!組成這種“怪林”在地址學上叫做喀斯特地貌。石林因其發育演化的古老性、復雜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觀形態的多樣性,成為世界上反映此類喀斯特地質地貌遺跡的典型范例和“石林”二字的起源地,并具有很高的旅游地學科普價值。云南石林保存和展現了最多樣化的喀斯特形態,高大的劍狀、柱狀、蘑菇狀、塔狀等石灰巖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此外還有溶丘、洼地、漏斗、暗河、溶洞、石芽、鐘乳、溶蝕湖、天生橋、斷崖瀑布、錐狀山峰等,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態都集中在這里,構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質地貌全景圖。
三、云南普洱茶的地理特點?
云南普洱茶是中國著名的茶葉之一,其地理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位置:云南普洱茶主要產于云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這些地區位于中國西南部,地處亞熱帶和熱帶氣候交匯處,氣候溫暖濕潤,適宜茶樹生長。
2.?地形地貌:云南普洱茶的種植區域多為山地和丘陵地帶,土壤以紅壤、黃壤為主,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和發育。
3.?氣候條件:云南普洱茶的種植區域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在 18-22℃之間,年降水量在 1000-2000 毫米之間,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特點。
4.?生態環境:云南普洱茶的種植區域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和品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云南普洱茶的地理特點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等方面,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云南普洱茶的生長和品質的提高。
四、云南哀牢山系地理特點?
哀牢山,得名于古哀牢國,是古哀牢國東界界山,位于中國云南中部,為云嶺向南的延伸,是云貴高原和橫斷山脈的分界線,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嶺。哀牢山走向為西北——東南,北起楚雄市,南抵綠春縣,全長約500公里。哀牢山最高峰在新平縣水塘鎮境內的大磨巖峰,海拔3166米。
五、云南綠汁江地理特點?
綠汁江屬紅河水系,綠汁江屬元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楚雄州武定縣貓街鎮干沙溝村西麓,由北向南流經祿豐、雙柏、易門、峨山、新平等縣后匯入元江。綠汁江流域徑流面積8600平方公里,河流長294Km,自然落差1651m,平均比降4.9%,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30.7MW。綠汁江在玉溪市水塘鎮與禮社江匯合后稱元江。
六、云南人文地理特點?
云南從文化上分開了中國軸心與東南亞軸心,作為一種過渡帶,又兼具兩地的許多特征,并彼此進行傳遞。云南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民族眾多,中國有56個民族,云南占有26個民族,是全國民族成分最多的省區,民族眾多,民族語言,文化差異大,僅語言一項,就可以看出云南文化多姿多彩。
七、云南自然地理特點?
云南省是一個以高原山地為主的省份,地形的類型極為多樣化,包括高原、山原、高山、中山、低山、丘陵、盆地、河谷等。其中大約山地占84%,高原、丘陵約占10%,盆地、河谷約占6%。
云南省的地勢跟中國整體的地勢差不多,西北高而東南低。全省最高峰是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最低點是河口縣的紅河河谷,海拔76.4米。
云南的地形大體上可以以元江河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云南省的東半部稱為云南高原,是云貴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總體上地形呈波濤狀起伏,高原上廣泛呈現的是低山、丘陵景觀,在小范圍內可以表現為起伏較為和緩的高原面,這類地形相對平緩的地區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0%左右。
云南省的西半部是著名的橫斷山脈或稱滇西縱谷區,特征是高山、峽谷相間。
全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從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線距離,海拔平均降低6米。
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有高黎貢山、怒山、云嶺等巨大山系和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間排列,三江并流,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
西北部為橫斷山脈,山地海拔不到3000米,主要有哀牢山、無量山、邦馬山等,地勢向南和西南緩降,河谷逐漸寬廣;
在南部、西南部邊境,地勢漸趨和緩,山勢較矮、寬谷盆地較多,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個別地區下降至500米以下,主要是熱帶、亞熱帶地區。
八、儋州的土壤特點?
白馬井一帶靠海的石頭土,黃泥土,沙林。不靠海的是黑土,適合種植農產品!
九、水稻土壤的特點?
1、淹育水稻土 分布在丘陵崗地坡麓及溝谷上部,不受地下水影響,水源不足,周年淹水時 。2、滲育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平原中地勢較高地區,及丘陵緩坡地上 受地面季節性灌水影響。或種稻時間短的 。
3、潴育水稻土 分布于平原及丘陵溝谷中、下部,種稻歷史長,排灌條件好,受地面灌溉水及地下水影響 。
4、潛育水稻土 分布在平原洼地、丘陵河谷下部低洼積水處,地下水位高,或接近地表。
5、脫潛水稻土 主要分布于河湖平原及丘陵河谷下部地段,經興修水利,改善排水條件,地下水位降。
6、漂洗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地形傾斜明顯,土體中有一不透水層,并受側滲水影響。
7、鹽漬水稻土 分布在鹽漬土地區, 在鹽漬化土壤上,開墾種植水稻后形成的 。
8、咸酸水稻土 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和海南島的局部濱海地區,在酸性硫酸鹽土上發育的。
十、嶗山土壤的特點?
嶗山土壤的成土母巖,主要是中生代花崗巖酸性巖類及噴發熔巖基性巖類,其母質有現代殘積物、洪積沖積物、河流沖積物、河海相沉積物5大類。據1982年土壤普查統計,嶗山山區內有棕壤、潮土、鹽土3個土類,其下分7個亞類、12個土屬、26個土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