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對氣候還有土壤對地貌的影響?
一、土壤對氣候還有土壤對地貌的影響?
地貌對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主要有:
主要是通過引起物質、能量的再分配而間接地作用于土壤的。在山區,由于溫度。降水和濕度隨著地勢升高的垂直變化,形成不同的氣候和植被帶,導致土壤的組成成分和理化性質均發生顯著的垂直地帶分化。對美國西南部山區土壤特性的考察發現,土壤有機質含量、總孔隙度和持水量均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而pH值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坡度和坡向也可改變水、熱條件和植被狀況,從而影響土壤的發育。
陡峭的山坡上,由于重力作用和地表徑流的侵蝕力往往加速疏松地表物質的遷移,所以很難發育成深厚的土壤;
二、氣候對土壤有什么影響?
土壤是培育農作物的重要基質,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供給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的主要源泉。
這是以為土壤是由礦物質、有機質、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氣組成的。礦物質是組成土壤的最基本物質,它能提供農作物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對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土壤團粒結構以及保水、供水、通風、穩溫等都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是農作物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土壤空氣是農作物根系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氧氣的來源,也是土壤礦物質進一步風化及有機物轉化釋放出養分的重要條件。科學實驗證明,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土壤按容積計,礦物質約占38%,有機質約占12%,土壤空氣和土壤水分各約占15%--35%。有資料介紹,一般農作物生長的最適合含水量的土壤容積的25%,空氣亦占25%。三、柴達木盆地氣候對土壤的影響?
1.自然條件:
柴達木盆地為高原型盆地,地處青海省西北部,是一個被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的封閉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面積257768平方千米。柴達木盆地自然景觀為干旱荒漠,主要土類為鹽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盆地現有耕地集中于東部和東南部綠洲地帶,以產糧食、油料為主。盆地中有許多鹽湖,鹽湖除了能生產食用鹽——氯化鈉外,還蘊藏了大量的農業生產所需的化肥——氯化鉀。
2.氣候條件:
柴達木盆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以干旱為主要特點。年降水量自東南部的200毫米遞減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30-40%,最小可低于5%。盆地年均溫均在5℃以下,氣溫變化劇烈,絕對年溫差可達60℃以上,日溫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間可降至0℃以下。風力強盛,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75天。
3.農業
柴達木盆地以鹽漬化的土地為主,區域內積溫較多、熱量條件較好,咸水、微咸水資源及動植物資源豐富;農業用地僅占土地總面積的0.17%,有大量宜農土地未被開發,撂荒面積大;草地占土地面積的46.64%,但海拔、氣候、交通等條件限制其利用;林地占土地總面積的2.87%,破壞較嚴重;鹽堿地占總土地面積的11.68%,且資源豐富,幾乎未被利用。盆地現有耕地集中于東部和東南部綠洲地帶,以產糧食、油料為主,單產較高。
四、生物氣候因素對土壤的發育有什么影響?
光有氣候和生物是不夠的。土壤母質在氣候、生物、地形、時間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逐漸形成土壤。母質、氣候、地形、時間、人類活動等就叫成土因素。
1。母質:母質是形成土壤的物質基礎,是土壤的骨架,也是礦質營養主要的最初的來源。
2。氣候:水、熱等氣候條件不僅直接參與物理和化學風化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生物風化作用。
3。生物: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導因素,直接和間接地參與礦物的各種風化作用,只有母質中出現了生物,才開始了成土過程,可以說沒有生物就沒有土壤。
4。地形:地形的作用在于使母質進行再分布,如侵蝕、搬運和沉積等,并對地面接受水分和熱量產生影響。
5。時間: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大約每一百萬年只能形成 1 厘米厚的土壤。母質、氣候、生物、地形 4 種成土因素及其相互間的作用,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深化的。
6。人為因素:人類活動,加快了土壤的形成,并使其朝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但是不合理地開發利用,也可能使土壤退化,如今全球的荒漠化就是典型的例子。
五、阿爾梅里亞氣候對土壤的影響?
)特征:全年干旱少雨。成因: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稀少;冬季處于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稀少。
(2)當地年降水量小,植被稀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低。
(3)上層沙土透水通氣性好,可迅速接納水肥,防止土壤水分很快蒸發,減少用水量;中間層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保持土壤水分,提升土壤肥力,利用作物根系生長;下層黏土,保水托肥,避免養分水分下滲,防止鹽分上升。
(4)無土栽培法大量消耗該地區的地下水,進而使土壤鹽分增高以至退化;造成大量廢物和污染,尤其是化肥和殺蟲劑的化學殘余物,使土壤進一步退化。
六、土壤墑情對土壤耕作的影響?
如果土壤墑情好那么土壤的水分和養分就比較充足,這樣才能保證種子的發芽率和以后的生長情況。
七、冷庫對土壤的影響?
冷凍干燥溫度更低,元素不容易揮發。應該在封閉環境下,不容易二次污染;所以說冷凍干燥會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還會使土壤中的半揮發性有機物流失
八、翻耕對土壤的影響?
翻耕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氣性,使作物長勢好。
九、土壤對酸雨的影響?
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惡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鉀、鈉、鈣、鎂會釋放出來,并隨著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長期的酸雨會使土壤中大量的營養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嚴重不足,從而使土壤變得貧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鋁從穩定態中釋放出來,使活性鋁的增加而有機絡合態鋁減少.土壤中活性鋁的增加能嚴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長.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十、甜菜對土壤的影響?
甜菜肥料施用和土壤條件的關系:
①土壤酸堿度的影響。首先土壤pH影響肥料類型的選擇,在酸性土壤上應選擇生理堿性肥料,反之,應選擇生理酸性肥料。其次,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決定了土壤中某些養分的有效性和豐缺狀況。在土壤pH 7~8時,微量元素硼、錳有效性,土壤容易缺乏這兩種元素。當土壤pH 7~8.5時,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容易產生磷缺乏癥。
②土壤質地的影響。在沙性土壤上,可溶性硼容易淋失,甜菜缺硼的幾率較大。另外,土壤質地影響施肥方法,在保肥性好的黏性土壤上,可加大基肥和種肥用量;在保肥性差的沙土上,可適當減少基肥和種肥用量,增加追肥用量和次數。
③土壤養分自身的有效性和儲量。不同土壤類型養分的有效性和儲量差異較大,不同營養元素有效性的比例也不一樣,甜菜對各種養分的吸收是有一定比例的。因此要根據土壤養分狀況給甜菜施肥,如在黑土區,施三要素的比例按N:P2O5: K2O為1.5:1:1;在碳酸鹽黑鈣土區,N:P2O5: K2O為1:1.5:1。
土壤條件影響甜菜施肥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①土壤酸堿度的影響。首先土壤pH影響肥料類型的選擇,在酸性土壤上應選擇生理堿性肥料,反之,應選擇生理酸性肥料。其次,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決定了土壤中某些養分的有效性和豐缺狀況。在土壤pH7~8時,微量元素硼、錳有效性,土壤容易缺乏這兩種元素。當土壤pH7~8.5時,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容易產生磷缺乏癥。
②土壤質地的影響。在沙性土壤上,可溶性硼容易淋失,甜菜缺硼的幾率較大。另外,土壤質地影響施肥方法,在保肥性好的黏性土壤上,可加大基肥和種肥用量;在保肥性差的沙土上,可適當減少基肥和種肥用量,增加追肥用量和次數。
③土壤養分自身的有效性和儲量。不同土壤類型養分的有效性和儲量差異較大,不同營養元素有效性的比例也不一樣,甜菜對各種養分的吸收是有一定比例的。因此要根據土壤養分狀況給甜菜施肥,如在黑土區,施三要素的比例按N:P2O5:K2O為1.5:1:1;在碳酸鹽黑鈣土區,N:P2O5:K2O為1:1.5:1。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