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鐵含量滴定方法
FHZDZTR0122 土壤 全鐵的測定 鄰菲啰啉光度法
F-HZ-DZ-TR-0122
土壤—全鐵的測定—鄰菲啰啉光度法
1 范圍:本方法適用于土壤中全鐵量的測定。
測定范圍:質量分數為0.05%~2.5%鐵。
2 原理
土壤用氫氟酸-高氯酸-硝酸分解。鐵(Ⅲ) 離子以鹽酸羥胺還原為鐵(Ⅱ) ,在pH 2~9范圍內與鄰菲啰啉生成紅色絡合物,在波長510nm 處測量其吸光度。
3 試劑
1 :高氯酸(ρ 1.66g/mL),優級純。
2 硝酸(ρ 1.42g/mL),0.16mol/L。優級純。
3 氫氟酸(ρ 1.15g/mL)。
4 鹽酸(ρ 1.19g/mL),(1+1),優級純。
5 鹽酸羥胺溶液[ρ (NH2OH ·HCl)=100g/L]:稱取10g 鹽酸羥胺溶于水中,稀釋至100mL 。
6 鄰菲啰啉溶液[ρ (C12H 8N 2·H 2O)=1g/L]:稱取1g 鄰菲啰啉溶于水中,稀釋至1L 。
7 乙酸鈉溶液[ρ (CH3COON ·3H 2O)=100g/L]:稱取100g 乙酸鈉溶于水中,稀釋至1L 。
8 鐵標準溶液
(1)鐵標準貯備溶液:100.0μg/mL,稱取0.1000g 高純金屬鐵絲,溶于50mL 硝酸(1+1)中,稍加熱(約60℃) 溶解后,冷卻,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溶液1mL 含100.0μg 鐵。
4 儀器:分光光度計。
5 試樣制備:風干粉末土樣,粒度應小于0.147mm 。在稱樣測定時,另稱一份試樣測定吸附水,最后換算成烘干樣計算結果。
6 操作步驟
6.1 空白試驗:隨同試樣的分析步驟進行空白試驗。
6.2 試樣的測定
6.2.1 待測液的制備:稱取0.50g 風干土樣,精確至0.0001g 。置于30mL 聚四氟乙烯坩堝中,加2滴~3滴水濕潤試樣。加8mL 氫氟酸、10mL 濃硝酸和1mL 高氯酸,先低溫消煮,隨后加溫,待坩堝內連續出現小氣泡逸出,蒸發至冒盡高氯酸煙。用2mL 鹽酸(1+1)溶解殘渣,將坩堝內容物移入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澄清或干過濾。
6.2.2 顯色、測量吸光度:吸取部分清液(鐵含量控制在1μg/mL ~5μg/mL)于50mL 容量瓶中,加少量水沖洗瓶頸,加1mL 鹽酸羥胺溶液(100g/L),搖勻后加8mL 乙酸鈉溶液(100g/L),使溶液的pH 為5,再加10mL 鄰菲啰啉溶液(1g/L)進行顯色,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2h 后在分光光度計上以試劑空白為參比。于波長510nm 處測量吸光度。從工作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鐵量。
6.3 工作曲線的繪制:吸取0、0.50、1.00、1.50、2.00、2.50mL 鐵標準溶液(100.0μg/mL)分別放入50mL 容量瓶中,以下按第6.2.2條操和步驟進行顯色測量吸光度。制備成0、1.00、2.00、3.00、4.00、5.00μg/mL鐵標準系列溶液。并繪制工作曲線。
7 結果計算
按下式計算全鐵的含量,以質量百分數表示:
(ρ?ρ0) ×V ×t s ×10?6w Fe =×100 m ×k
式中:
w Fe ——全鐵的質量百分數,%;
ρ——測定液中鐵的質量濃度,μg/mL;
ρ0——試樣空白溶液中鐵的質量濃度,μg/mL;
V ——測定液(顯色液) 體積,mL ;
t s ——分取倍數;
m ——試樣質量,g ;
k ——水分系數。
8 允許偏差允許相對偏差≤5%。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