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鈣鎂離子含量代表啥?
一、土壤中鈣鎂離子含量代表啥?
土壤中全鈣量可達微量到4%以上,全鎂量一般為0.1%~4%,多數在0.3%~2.5%之間。濕潤多雨地區,土壤酸度大,鈣、錟溶解度高,淋失強烈,全鈣量低于1%;干旱半干旱地區一般在1%以上,常有游離的C碳酸鈣存在。土壤中全鈣量在1%~20%時、該土壤被稱為石灰性土壤(碳酸鹽上壤)。鈣、鎂在土壤中的淋溶作用與其他鹽基離子相比相對較慢,在剖面中分布相對均勻。石灰性土壤中碳酸鈣的淋洗和淀積與當地淋洗條件密切相關,往往被看作當地淋洗強度的一個指標。
中文名
土壤鈣鎂元素
外文名
Soil calcium and magnesium elements
全鈣量
微量到4%以上
全鎂量
0.1%~4%
指標
當地淋洗強度的一個指標
分布
濕潤多雨地區鈣、錟溶解度高
簡介
土壤中全鈣量可達微量到4%以上,全鎂量一般為0.1%~4%,多數在0.3%~2.5%之間。濕潤多雨地區,土壤酸度大,鈣、錟溶解度高,淋失強烈,全鈣量低于1%;干旱半干旱地區一般在1%以上,常有游離的CaCO3存在。土壤中全鈣量在1%~20%時、該土壤被稱為石灰性土壤(碳酸鹽上壤)。鈣、鎂在土壤中的淋溶作用與其他鹽基離子相比相對較慢,在剖面中分布相對均勻。石灰性土壤中碳酸鈣的淋洗和淀積與當地淋洗條件密切相關,往往被看作當地淋洗強度的一個指標。
形態
土壤中的鈣、鎂主要是無機態,如角閃石、輝石、鈣長石、磷灰石、碳酸鹽(方解石CaCO3及白云石CaCO3·MgCO3)、硫酸鹽、蛇紋石、橄欖石、綠泥石、黒云母、蛭石等礦物。有機態鈣、鎂所占比例很小。無機態鈣、鎂有礦物態、代換態和水溶態。礦物態鈣、鎂所占比例最高,礦物態鈣約占全鈣的40%~90%,礦物態鎂約占全鎂的70%~90%,這部分鈣、鎂主要存在于原生和次生礦物的晶格中。鈣、鎂往往共存于角閃石、輝石,鈣長石、白云石等礦物中,這些原生礦物易分解。絕大部分礦物態鈣、鎂存在于硅酸鹽礦物中。
代換性鈣、鎂是吸附在膠體表面的鈣、鎂離子。代換性鈣一般占全鈣的20%~30%,代換性鎂一般占全鎂的1%~20%,代換性鈣的數量是代換性鎂數量的5~10倍。土壤中的水溶性鈣從幾十到幾百微克/克不等,土壤溶液中Ca2+約是Mg2+的2~8倍,K+的10倍左右。
轉化過程
水溶性和代換性鈣、鎂是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性鈣、鎂。難溶性礦物態鈣、鎂必須經長期風化作用才能釋放出來。但為數不多。在濕潤多雨的南方,淋浴強烈,易溶性鈣、鎂缺乏,只能靠難溶性礦物的風化釋放少量鈣、鎂,難于滿足作物需要,易出現缺鈣、缺鎂的情況,尤其是缺鎂更為嚴重。
分布原因
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土壤因含鈣、鎂的碳酸鹽和硫酸鹽豐富,土壤溶液中的鈣、鎂離子已足夠植物生長的需要。華南的酸性土壤則不含碳酸鈣、鎂,也不含石膏,土壤有效態鈣、鎂就要依靠含鈣、鎂的鋁硅酸鹽礦物的風化來提供,它們所提供的鈣、鎂離子量比華北、西北地區少了許多。再加上南方多雨,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低,風化溶解出來的少量鈣、鎂離子大部分被雨水淋失。所以,對酸性較強的土壤如不適量施用石灰或鈣、鐵礦質肥料,就可能缺鈣、鎂。
二、怎么檢測水中鈣、鎂的含量?
1.看:用透明度較高的玻璃被接滿一杯水,對著光線看有無懸浮在水中的細微物質?靜置三小時,然后觀察杯底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有,說明水中懸浮雜質嚴重超標。
2.聞:用玻璃杯距離水龍頭盡量遠一點接一杯水,然后用鼻子聞一聞,是否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
3.嘗:熱喝白開水,有無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也必須使用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4.觀:用自來水泡茶,隔夜后觀察茶水是否變黑?如果茶水變黑,說明自來水中含鐵、錳嚴重超標,應選用裝有除鐵、錳濾芯的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5.品:品嘗白開水,口感有無澀澀的感覺?如有,說明水的硬度過高。
6.查:檢查家里的熱水器、開水壺,內壁有無結一層黃垢?如果有,也說明水的硬度過高,(鈣、鎂鹽含量過高),應盡早使用軟化處理!注意:硬度過高的水很容易造成熱水器管道結垢,因熱交換不良而爆管;長期飲用硬度過高的水容易使人得各種結石。
7、買一個車載生化培養箱
、配一個BOD測定儀,在家也能輕松搞定。
三、土壤中鈣含量coml/kg是表示什么?
mg/L是液體中N的體積濃度,mg/kg是N的質量濃度,進行換算還需要土壤質量和土壤的含水率以及分取倍數(類似于稀釋倍數),以銨態氮為例,稱取m1g土,含水率為a%,加入的KCl提取液體積為VmL,測定時稀釋了n倍,我們測得稀釋后液體中N含量為cmg/L,那么土壤中的N含量為c*n*V/[m1*(1-a%)]mg/kg(式中,上下各有一個1000,分別是ml轉換為L、g轉換為kg,約分,省去了)
四、土壤中速效鈣含量特別高該怎么辦?
土壤有機質含量和pH值是植物栽培成活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有機質含量5%,且pH值4.0~5.5的土壤,反之要進行改良。當有機質含量低于5%時,在定植前將河沙或鋸末、草炭、爛樹皮等摻入土壤中。當土壤pH值(>5.5)或鈣含量過高時,需降低pH值。大量研究表明施硫是降低土壤pH值的一個有效措施。目前國內外多采用硫磺粉調低pH值。具體施硫量應根據不同土壤條件及pH值大小來確定。
五、用分析化學怎么檢測鈣離子的含量?
首先把試樣制備成溶液。
一種是配合滴定法,用EDTA標液滴定溶液中鈣離子,用鈣紅作指示劑,pH=12,測定鈣離子。
一種是間接氧化還原滴定法,首先用草酸銨沉淀鈣離子,陳化后過濾,用硫酸溶解草酸鈣,再用高錳酸鉀標液滴定溶液中草酸根,根據消耗的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求算鈣離子的含量。
如果分析化學的范疇擴展到儀器分析,方法就更多了。比如電位法,利用鈣電極測量含鈣量。比如分光光度法,利用顯色試劑與鈣離子顯色,然后利用光吸收定律,根據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來求鈣離子濃度。
六、土壤最高元素含量?
我國土壤中有硼、鉬、錳、鋅、銅、鈷、鎳、鉻、釩、鋇、鍶、鎵和
稀土元素
等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的變化很大,顯然與我國自然條件的顯著差異和土壤類型很多有關,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供給水平受成土母質、土壤類型、土壤物化性狀、水分動態等共同影響。七、檢測土壤中所含有的元素含量,怎么做?
檢測土壤中所有的元素,這得看是做什么用途,一般農業種植檢測常規五項即可,有機質,有效磷等。
但是對于其他建筑或者工廠用地檢測的指標就會有所變化,一般有重金屬八項和常規45項。
對于純粹的研究或者好奇想把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都檢測出來,并且定量分析,那就需要多種分析方法和檢測儀器一起配合來使用,通常一些重金屬,貴金屬,及稀土元素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來檢測,配合不同的溶樣方法,如王水溶樣,四酸溶樣,三酸溶樣,強堿融樣或者激光剝蝕等等。
一些非金屬元素就要用特定的方法了,如鹵族元素氟氯溴碘等可以用離子色譜法來檢測,氟還可以用氟離子選擇電極法,碳氮可以用元素分析儀來檢測,碳硫可以用碳硫儀檢測,也有其他的滴定燃燒法等等。
砷汞可以用原子熒光光譜法,硅鋁鐵鎂鈣鈉鉀等主量元素和一些重金屬元素可以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檢測,惰性氣體就需要特定的檢測方法及儀器了,常規的50多種元素,可以去萬方或者知網上搜索本人寫的五十二元素分析配套方案,僅供參考,僅代表個人的意見和建議,歡迎指教。
八、蠶豆鈣含量多少?
蠶豆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其中,蠶豆的鈣含量較為豐富。
據資料顯示,每100克蠶豆中的鈣含量約為27毫克左右。相比之下,成年人每天的鈣需要量為800-1000毫克,因此,適量食用蠶豆可以為人體提供一定量的鈣質。
需要提醒的是,蠶豆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草酸會與鈣結合形成難溶性草酸鈣鹽,導致鈣的吸收率降低。因此,為了提高蠶豆中鈣的吸收率,建議在食用蠶豆之前將其焯水或烤熟,以減少草酸的含量,并可以增加蠶豆的口感。
九、鈣含量單位換算?
鈣沒有單位。
鈣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為20,符號C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IA族。鈣單質常溫下為銀白色固體,化學性質活潑,因此在自然界多以離子狀態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加熱時與大多數非金屬直接反應,如與硫、氮、碳、氫反應生成硫化鈣CaS、氮化鈣Ca3N2、碳化鈣CaC2和氫化鈣CaH2,加熱時與二氧化碳反應。
制備方法:
電解法將干燥后的無水氯化鈣投入電解槽內,用氧炔焰噴熔電解槽內陽極(石墨)旁的原料,即開冷卻水,將陰極(圓鋼)放下,接觸料液表面,通入電流。使熔融的料液流向陰極接通電路。待原料大部分熔融后繼續再加新料,直到離槽沿2~3cm,溫度正常為止。
金屬鈣沉積在陰極上,電流為350~450 A,電壓為20~25 V,在敲擊陰極上沉積的金屬鈣以前,應將電流降低50~100A。待敲下的金屬鈣放入油中后,陰極再接觸電解質液面,再使電流升高50~100 A,為保持電解槽溫度,應陸續加料。氯氣由陽極逸出,回收利用。
十、蔬菜鈣含量排行?
? 每百克食物含鈣量超過200毫克的蔬菜有:海帶2257毫克、干黃花菜463毫克、黑木耳357毫克、紫菜330毫克、干黃豆320毫克、干黑豆250毫克、干青豆240毫克、莧菜200毫克。?
? ?每百克食物含鈣量超過100毫克的蔬菜也比較多,包括豆腐、豆腐乳、黃花菜、油菜、香菜、芹菜莖、香菇等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