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微生物碳氮的測定方法?
一、土壤中微生物碳氮的測定方法?
1.3 土壤微生物區系測定
細菌、真菌、放線菌采用平板培養法。細菌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放線菌采用改良高氏1號培養基,真菌采用馬丁氏培養基。
1.4 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標測定方法
1.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測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測定:采用氯仿熏蒸—0.5mol (L-1K2SO4提取法,TOC自動分析儀測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測定:采用熏蒸提取一開氏定氮法測定微生物生物氮量。
1.4.2 土壤氨化作用強度、硝化作用強度分析:土壤氨化作用測定采用土壤培養法,用半微量開氏定氮蒸餾法測定NH4+-N的含量;土壤硝化作用測定采用溶液培養法,用比色法測定NO2-N的減少量。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碳氮比為?
權威數據顯示,在土壤中,碳氮的比例一般為30 :1,土壤普什么遍存在總磷、總氮嚴重超標的問題,使得土壤碳氮比遠小于25:1,微生物什么平衡被打破,土壤顯現酸化、板結,使得土壤“又懶又饞”,碳元素成了影響產量的短板。即使再增加氮磷鉀施用量,作物增產依然乏力,土壤已經處于嚴重的“碳饑餓”狀態。
土壤環境惡化,除了濫用化學肥料和元素失衡,還與土壤“碳饑餓”有直接關系,其帶來的惡果不僅僅是糧食減產,更重要的是污染環境,化肥利用率地下。
三、土壤碳氮循環圖?
生態系統中氮循環和碳循環及其相互關系圖
四、微生物量碳和氮與土壤有機碳和全氮的關系?
微生物量碳和量氮是土壤中微生物數量的一個量度指標。
理論上其它條件一定的話土壤有機碳含量越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越高。
土壤有機碳和土壤全氮一般是正比的關系。
五、土壤碳氮比測定意義?
碳氮比,是指有機物中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的比值。一般用“C/N”表示。如蘑菇培養料的碳氮比為30-33:1,香菇培養料的碳氮比為64:1。適當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發酵分解。
耕層(上部15CM)土壤有機質C/N比通常變動在8:1-15:1,中問值在10:1-12:1之間,在同一氣候條件下,C/N比變化很小,至少在同樣管理的土壤中是如此。
C/N比的變化一般而論與氣候條件相關。如干旱地區比濕潤地區土壤的C/N比低,在氣溫大致相同條件下,如果年降雨量大致相同,那么較溫暖地區的土壤,C/N比較寒冷地帶土壤為低,C/N 比底土層一般比表土層底。
微生物發酵中培養基的碳氮比:
由于碳源和氮源在生物生長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分析營養源對重組大腸桿菌生長的影響時,人們在碳氮比以及碳源和氮源濃度對發酵過程的影響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發現,碳氮比過高和過低都不利于細胞生長和外源蛋白表達和積累,過低導致菌體提早自溶;過高導致細菌代謝不平衡,最終不利于產物的積累。
即使碳氮比處在合適水平,碳源和氮源濃度過高和過低也不利于細胞生長和外源蛋白表達和積累,濃度過高,細胞在發酵過程后期生長緩慢,代謝廢物產生較多,最終使得菌體代謝異常,影響外源蛋白合成;濃度過低,培養基所能提供的營養物質有限,影響細胞的繁殖。
六、土壤的碳氮比是什么?
碳氮比,是指有機物中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的比值。
一般用“C/N”表示。
如蘑菇培養料的碳氮比為30-33:1,香菇培養料的碳氮比為64:1。
適當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發酵分解。
耕層(上部15CM)土壤有機質C/N比通常變動在8:1-15:1,中問值在10:1-12:1之間,在同一氣候條件下,C/N比變化很小,至少在同樣管理的土壤中是如此。
C/N比的變化一般而論與氣候條件相關。如干旱地區比濕潤地區土壤的C/N比低,在氣溫大致相同條件下,如果年降雨量大致相同,那么較溫暖地區的土壤,C/N比較寒冷地帶土壤為低,C/N 比底土層一般比表土層底。
七、參與土壤氮轉化的微生物有哪些?
自然界中存在于土壤中的有機氮占總生物性氮的39.7%,海水有機氮占47%,其余約13%是動物及植物體及無機氮。空氣中約含有80%的氮氣,土壤內天然腐植質占土壤氮約98%,無機氮所含比例甚低。氮元系循環轉化與土壤微生物的關系甚為密切,與植物營養的關系更重要。
空氣中含有大量氮元素,植物不能利用,只有微生物能有固定氮元素的功能,增加土壤氮源,土壤本身含氮甚少,而今,存在自然界的生物性氮,或在土壤中的氮肥,固氮微生物的居功不少。固氮微生物包括非共生、協生及共生三大類,都是原核微生物即無細胞核微生物,如細菌、放線菌及藍綠藻類,自古以來,在土壤中默默耕耘著,其中以單位面積計算固氮量,從以共生固氮的能力最高。因此,未來固氮微生物的利用及發展尤為重要。
八、石灰氮的土壤消毒方法?
只有石灰氮與土壤中的水發生放熱反應后生成堿性的氫氧化鈣,也就是俗稱的熟石灰才具有消毒的作用。
堿性環境可以使蛋白質變性,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從而達到消滅病菌和蟲害的目的。
而且還能有效防治各種蔬菜的青枯病、立枯病、根腫病、枯萎病等病害,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和殺滅根結線蟲,同時還能減輕單子葉雜草的危害。
九、檢測土壤中的微生物實驗的土壤采集詳細步驟?
1.采樣,選好采樣地點,采用5點式采樣,四角加中心2.樣品處理,搗碎,加適量蒸餾水,攪拌,靜置30分鐘3.吸取上清液,即為菌懸液4.梯度稀釋菌液5.涂布平板6.培養,觀察菌落,計數等
十、總氮檢測方法標準?
1、堿性過 硫酸鉀紫外 分光光度法(GB 11894-89):如英國RAIKING,中國銳泉等品牌是主流的在這個標準基礎上優化的產品。
2、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該方法主要應用于實驗室。
3、也有采用 氨氮、 硝酸根、 亞硝酸根分別進行測量,然后將結果累加值作為總氮的測量結果。典型應用如德國WTW。在環境地表水、水質監測領域,堿性 過硫酸鉀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優化方法是當前的主要方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