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險廢物處理原則? 危險化學品廢物安全處置的總體原則是什么?
一、高危險廢物處理原則?
1
依據有害成分的固化目的
在對危險廢棄物進行處置時,有時會選擇將廢棄物的有害成分固定在產品中而達到解毒的目的。
①如果目的在于解毒、消除危害,而不是為了生產產品,就屬于處置。
②如果目的是將廢棄物作為產品的一種直接原料或替代原料,缺少這種原料無法形成產品,則屬于利用。
例如,將含六價鉻廢渣添加到玻璃原料中作玻璃著色劑,高溫下將鉻固定在玻璃體中解毒,將少量工業危險廢棄物摻入到水泥窯原料中解毒,石棉粉塵或纖維廢物固定在陶瓷產品中,這都是處置;而利用釩渣生產釩鐵合金,廢渣中的釩是作為釩鐵合金中釩的必須來源,或者唯一來源,這則屬于利用。
2
依據有害化學成分的轉化目的
許多廢棄物是由于含有害化學成分而成為危險廢物的,但化學成分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發生變化,通過這種變化可實現降低或消除廢物對環境或健康的危害。
(1)危險廢棄物的焚燒實質上是將有毒有害的化學成分在高溫下轉化為無毒無害的氣體而排放,故是一種最終消除危害的方法,這種通過焚燒使化學成分轉化的形式也有不同的轉化目的。
①如果焚燒危險廢棄物主要目的在于解毒、消除危害,而不是為了回收熱能,一般則視為危險廢棄物處置。
②如果是將危險廢棄物焚燒后,在降低其毒性和危害性的條件下,還充分利用焚燒廢棄物產生的能量,則屬于利用。
(2)廢酸廢堿中和處理后的排放實際上也是通過化學轉化達到去除危害的目的的一種處置形式。但是,必須注意,危險廢棄物的化學轉化處置過程應盡量減少二次污染。
3
依據使用生物處理方法的原因
危險廢棄物的處理方法中,生物處理方法也是比較常見的。經處理后的危險廢棄物也有不同的使用目的。以液態或污泥廢物在土壤中的處理為例。
①將液態或污泥廢物在土壤中進行處理,是利用土壤中的多種微生物將廢棄物進行生物分解,從而消除危害,這是一種處置方式。土壤處置方式受到土壤容量的限制,廢物濃度高、數量大、施加時間長,此時容易導致土壤污染。
②利用土壤中的多種微生物將廢棄物進行生物分解后,將廢棄物作為農業肥料施加到土壤中進行利用,這便屬于利用形式。
又如,高濃度有機廢液加入到活性污泥水處理設施中進行處理,實際上也是生物處置形式。
二、危險化學品廢物安全處置的總體原則是什么?
1、貯存、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建設項目,其職業安全衛生及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進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并經當地縣以上環保局和其它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安全技術部門負責把企業產生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產生量、貯存、流向、處置等有關資料上報當地縣級以上環保局。
3、各部門、車間的危險化學品,必須指定專人負責,送往企業危險化學品廢棄物處理部門統一處置,不得隨意拋棄。
4、禁止在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內堆積可燃危險廢棄物。
5、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必須按照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特性分類進行。禁止混合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兼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化學品廢棄物。
6、運輸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必須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7、對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容器、包裝物,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場所、設施,必須設置危險廢棄物識別標志。
8、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包裝應采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包裝物。
9、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場所、設施、設備、容器、包裝物及其它物品轉作它用時,必須經過消除污染及消毒處理,方可使用。
10、轉移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由企業安全技術部門按國家有關規定填寫、辦理廢棄物轉移聯單,并向危險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縣級以上環保局報告。
11、安全技術部門負責制訂在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時發生的意外事故的應急措施。
12、因發生事故,造成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時,安全技術部門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經理和當地縣以上環保局以及其它有關部門報告。
三、危險廢物經處理后的殘渣還是危險廢物嗎?
這不能一概而論,要分情況考慮的。有些危廢處理后的殘渣依然是危廢,如醫藥廢物,使用砷或有機砷化合物生產獸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處理污泥依舊是危廢,還有含鋅、鉻、顏料等廢物處理后的殘渣依舊是危廢,詳情還要參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四、危險化學品廢物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1、貯存、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建設項目,其職業安全衛生及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進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并經當地縣以上環保局和其它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安全技術部門負責把企業產生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產生量、貯存、流向、處置等有關資料上報當地縣級以上環保局。
3、各部門、車間的危險化學品,必須指定專人負責,送往企業危險化學品廢棄物處理部門統一處置,不得隨意拋棄。
4、禁止在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內堆積可燃危險廢棄物。
5、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必須按照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特性分類進行。禁止混合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兼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化學品廢棄物。
6、運輸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必須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7、對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容器、包裝物,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場所、設施,必須設置危險廢棄物識別標志。
8、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包裝應采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包裝物。
9、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場所、設施、設備、容器、包裝物及其它物品轉作它用時,必須經過消除污染及消毒處理,方可使用。
10、轉移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由企業安全技術部門按國家有關規定填寫、辦理廢棄物轉移聯單,并向危險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縣級以上環保局報告。
11、安全技術部門負責制訂在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時發生的意外事故的應急措施。
12、因發生事故,造成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時,安全技術部門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經理和當地縣以上環保局以及其它有關部門報告。
五、眼化學傷的處理原則?
眼化學傷的處理原則要按時間來算。首先是涉及到急救的措施,因為眼化學傷,最常見的是酸性或者堿性的燒傷,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化學物質。一般急救的話就需要大量的清水,如果到醫院的話,就用大量的生理鹽水,然后或者根據這個化學上的酸性或者堿性,我們可以用其它的一些輕微中和作用的一些藥液進行沖洗。
六、危險化學品標志的使用原則?
原則就是當一種危險化學品具有一種以上的危險性 時,應用主標志表示主要危險性類別,并 用副標志來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險性類別。
擴展資料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七、危險廢物處理的三道防護屏障?
一是按照危險廢物的不同理化性質進行分類存放;
二是嚴格按照制定的處理處置規程進行處理和處置;
三是加強物危險廢物在儲存,運送,處理或處置過程中安全監控;
四是制定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建立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搶險隊伍,儲備搶險所需要的物質和工具,并進行演練。
八、處置危險廢物的三個原則是什么?
按照《HJ2042-2014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導則》中的4.3條規定:4.3危險廢物處置技術選擇原則4.3.1腐蝕性廢物應先通過中和法進行預處理,然后再采用其他方式進行最終處置。
4.3.2有毒性廢物可選擇解毒處理,也可選擇焚燒或填埋等處置技術。
4.3.3易燃性廢物宜優先選擇焚燒處置技術,并應根據焚燒條件選擇預處理方式。
4.3.4反應性廢物宜先采用氧化、還原等方式消除其反應性,然后進行焚燒或填埋等處置。
4.3.5感染性廢物(醫療廢物)應選擇能夠殺滅感染性病菌的處置技術,如焚燒、高溫蒸汽滅菌、化學消毒、微波消毒等。
九、危險廢物wh h21的處理方法?
一是在危險廢物產生源頭方面,
要盡量避免或者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二是在產品生產中工藝及技術方面,提倡對危險廢物進
行回收、綜合利用;三是在后續處理方面,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
理;四是對那些再不能被處理、利用的危險廢物進行最終處置。
?
十、國家對歷史遺留危險廢物的處理要求?
危險廢物轉移應遵守規定如下:
第四條規定: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在轉移危險廢物前,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批危險廢物轉移計劃;經批準后,產生單位應當向移出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聯單。
產生單位應當在危險廢物轉移前三日內報告移出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并同時將預期到達時間報告接受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第五條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每轉移一車、船(次)同類危險廢物,應當填寫一份聯單。每車、船(次)有多類危險廢物的,應當按每一類危險廢物填寫一份聯單。
第六條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應當如實填寫聯單中產生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經交付危險廢物運輸單位核實驗收簽字后,將聯單第一聯副聯自留存檔,將聯單第二聯交移出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聯單第一聯正聯及其余各聯交付運輸單位隨危險廢物轉移運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