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與亞洲的區別?
一、亞太地區與亞洲的區別?
亞洲地區指:指亞洲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亞洲45個國家和一些地區。亞太地區是指:亞洲及太平洋的混合地區,泛指太平洋沿岸的國家。亞太地區包括: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文萊、中國、墨西哥、智利、巴布亞新幾內亞和臺灣、香港兩個地區。
狹義上是指亞洲的太平洋沿岸國家和地區以及其他太平洋沿岸國家和地區!現在廣義上是指所有的亞洲國家和地區以及所有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兩者區別在于亞洲是以洲劃分界限,亞太地區以大洋劃分區間。
二、固體廢物環境影響減免措施是什么?
1、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隨著人們對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總體環境意識的提高,海洋處置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2、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庫或貯留池貯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幾種。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農用:即利用表層土壤的離子交換、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滲濾水浸出、降解產物的揮發等綜合作用機制處置固體廢物的一種方法。該技術具有工藝簡單、費用適宜、設備易于維護、對環境影響很小、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長肥效等優點,主要用于處置含鹽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體廢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于農田作為一種處理方法已引起重視。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工作證明,施污泥、粉煤灰于農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產的作用。
土地填埋處置:它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埋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最終處置技術。因其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適于處置多種類型的廢物,已成為一種處置固體廢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處置種類很多,采用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征可分為山間填埋、平地填埋、廢礦坑填埋;按填埋場的狀態可分為厭氧填埋、好氧填埋、準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隨填埋種類的不同其填埋場構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
填埋主要包括:廢棄物壩、雨水集排水系統(含浸出液體集排水系統、浸出液處理系統)、釋放氣處理系統、入場管理設施、入場道路、環境監測系統、飛散防止設施、防災設施、管理辦公室、隔離設施等。
衛生土地填埋適于處置一般固體廢物。用衛生填埋來處置城市垃圾,不僅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費用低廉,還可同時回收甲烷氣體,在國內外被廣泛采用。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著重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幾個主要問題。
深井灌注處置:這是指把液體注入到地下與飲用水和礦脈層隔開的可滲性巖層內。一般廢物和有害廢物可采用深井灌注方法處置。但主要還是用來處置那些實踐證明難于破壞、難于轉化、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處理或采用其它方法費用昂貴的廢物。深井灌注處置前,需使廢物液化,形成真溶液或乳濁液。
深井灌注處置系統的規劃、設計、建造與操作主要分廢物的預處理、場地的選擇、井的鉆探于施工。以及環境監測等幾個階段。
3、破碎方法
對固體廢物的破碎方法可分為干式、濕式和半濕式破碎三種。其中濕式破碎和半濕式破碎是在破碎的同時兼有分級分選的處理,干式破碎就是通常所說的破碎,可分為機械能破碎和非機械能破碎兩種方法。
產生原因
1、工業固體廢物
在工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污泥、粉塵等。工業固體廢物如果沒有嚴格按環保標準要求安全處理處置 對土地資源、水資源會造成嚴重的污染。
2、危險固體廢物
危險固體廢物特指有害廢物,具有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 產生于各種有危險廢物產物的生產企業。
從危險廢物的特性看,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潛伏著巨大危害。如引起或助長死亡率增高,或使嚴重疾病的發病率增高,或在管理不當時會給人類健康或環境造成重大急性。即時,或潛在危害等。
3、醫療廢物
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主要有五類;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
4、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有機類:瓜果皮、剩菜剩飯,無機類:廢紙、飲料罐、廢金屬等,有害類:如廢電池、熒光燈管、過期藥品等。
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損害如何賠償?
第六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處以罰款: (一)不按照國家規定申報登記工業固體廢物,或者在申報登記時弄虛作假的; (二)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未建設貯存的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未采取無害化處置措施的; (三)將列入限期淘汰名錄被淘汰的設備轉讓給他人使用的; (四)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場所的; (五)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的; (六)擅自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 (七)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工業固體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造成其他環境污染的; (八)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工業固體廢物的。 有前款第一項、第八項行為之一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七項行為之一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固體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決定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停業或者關閉。 第八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事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損失的,按照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三十計算罰款,但是最高不超過一百萬元,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重大事故的,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決定停業或者關閉。 第八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四條 受到固體廢物污染損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國家鼓勵法律服務機構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訴訟中的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八十五條 造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應當排除危害,依法賠償損失,并采取措施恢復環境原狀。 第八十六條 因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第八十七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損害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當事人可以委托環境監測機構提供監測數據。環境監測機構應當接受委托,如實提供有關監測數據。
四、固體廢物引起的主要環境問題酸雨定義?
酸雨是固體廢物產生的二氧化硫超標而造成的
五、固體廢物對環境和人類有哪些危害?
固體廢物對環境人類主要危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侵占土地城市生活垃圾如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和處置,將會占用農田,破壞農業生產,以及地貌、植被、自然景觀等。 (2)污染土壤固體廢物如果處理不當,有害成分很容易經過地表徑流進人土壤,殺滅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土壤的結構,從而導致土壤健康狀況惡化。 (3)污染水體固體廢物可以隨著天然降水或者隨風飄移進人地表徑流,進而流人江河湖泊等水體,造成地表水的污染。而除了上述途徑以外,有些固體廢物還可能造成燃燒、爆炸、接觸中毒、腐蝕等特殊損害。另外,固體廢物還可能通過植物和動物間接地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重金屬污染等。
六、亞太地區哪里氣候與塞罕壩相似?
亞洲沒有哪個地區與塞罕壩相似,塞罕壩是獨一無二的。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后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云涯”的壯觀場面已不復存在。
1962年林業部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林場、陰河林場的基礎上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1968年歸河北省管理,成為省林業局直屬單位),自此塞罕壩定名。
七、固體廢物的來源與分類有哪些?固體廢物的來源?
一、來源
固體廢物主要來源于人類的生產、消費和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人們在開發資源、制造產品的過程中必然產生廢物;任何產品經過使用和消耗后,最終也都將變成廢物。
(1)生產過程。現代社會建立在生產系統的基礎之上,基本的生產過程包括原料的獲取、工農業生產,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固體廢物,如尾礦、廢石、冶煉渣、秸稈、畜禽糞便等。
(2)消費過程。消費過程同樣也產生固體廢物,如剩飯、剩菜、果皮類廢物;廢包裝、舊報紙和雜志等。超過使用期后被廢棄的衣報、鞋帽等;家用電器、照明燈具、交通工具以及建筑物等報廢后也成為固體廢物。
(3)環境污染治理過程。在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與再利用過程中同樣也產生固體廢物,如染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電廠煙氣脫硫產生的脫硫渣,垃圾焚燒產生的灰渣等。
二、分類
固體廢物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按其組成可分為有機機廢物和無機廢物;按其形態可分為固態廢物、半固態廢物和液態(氣態)廢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為危險廢物和一般廢物等;按其來源可分為礦業的、工業的、城市生活的、農業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體廢物還可分為有毒和無毒的兩大類。有毒有害固體廢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放射性和傳染性的固體、半固體廢物。
擴展知識:
固體廢物的主要特征
(1)雙重性。固體廢物具有污染環境和再生利用的雙重特性,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征,是在一定時間和地點被丟棄的物質,可以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例如,粉煤灰是發電廠產生的廢棄物,但可用來制磚,對建筑業來說,它又是一種有用的原材料。
(2)復雜多樣性。固體廢物種類繁多、成份也非常復雜。例如,一部廢手機,就含有塑料、金屬、玻璃等多種成份;廢舊電視機含有玻璃、塑料、金屬、熒光粉等。
(3)危害的潛在性和長期性。固體廢物的污染物遷移轉移緩慢,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覺,容易發生人身傷害等災害性事件,環境污染后恢復時間長。例如,美國臘芙運河污染治理前后花費了21年。
八、《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固體廢物跨省轉移有何規定?
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應當向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經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批準轉移該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未經批準的,不得轉移。
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的環境能去掉嗎?
不能去掉。
第一條為了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
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實行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的原則,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
國家采取有利于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活動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對固體廢物實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十、云南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
第七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進口屬于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者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于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用作原料的,由海關責令退運該固體廢物,可以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進口者不明的,由承運人承擔退運該固體廢物的責任,或者承擔該固體廢物的處置費用。 逃避海關監管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運輸進境,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