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現代科技有什么?
一、地理現代科技有什么?
GIS、GPS、RS
二、我國有哪些生態系統
生態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最常見的人工生態系統有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和池塘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的種類較多,可以分為水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其中水生生態系統有海洋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介于水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等;陸地生態系統包括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冰原生態系統等。
三、每天平均消失多少森林面積
每兩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陸地上面積最大、結構最復雜、生物量最多、初級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森林的特殊功能決定了其在生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睦、維持生態平衡、維護人類生存發展基本條件中起著決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除了提供大量木材外,還有豐富的藥材資源以及擁有大量的奇花異草和珍禽異獸。森林是土壤的綠色保護傘,是陸地生態系統的蓄水庫,是龐大的氧氣制造廠,是良好的吸塵器,是防風固沙的生態屏障,森林還是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它儲存了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炭儲量的90%以上,對全球氣候變化起非常重要“調節器”作用。森林作為人類生存環境的主體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沒有良好的生態,人類就失去生存的基礎。
森林給予人類的是清潔的生存環境,是綠色寶庫,而人類對森林的毀壞,卻使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災難頻繁。天災人禍已使全世界約800萬平方千米的森林面積銳減為現在的280萬平方千米。而且,森林面積目前仍在以每年20萬平方千米的數量消失。
全球森林正面臨著空前嚴峻的危機。八千年前,全球森林覆蓋地球近一半的陸地。今天,全球森林中,殘存的原始森林只占地球陸地面積的7%,而且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全球森林每年平均減少17300萬公頃──相當于比愛爾蘭更大的面積。相當于希臘的領土大小。
全球森林在過去幾千年中一直為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物種提供棲息地,并且給那些以森林為生的原住民提供住所和生活所需的全部資源。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表示,通過衛星圖像顯示全球的原始森林已經所剩無幾,殘存的部分大多也處于工業發展的威脅或蠶食之中。
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農業擴張、采礦、人工林建造、基礎設施建設、森林火災等。但是造成全球森林破壞的主要原因是大規模的工業采伐。據世界資源研究所對現有原始森林的風險評估,“工業采伐已成為原始森林最大的威脅……影響著70%以上的瀕危森林。”
自1990~2005年,全球喪失了3%的森林面積,相當于每年喪失730萬公頃土地。森林耗損的嚴重性是難以用數字去估計的,因此,林業的發展和森林的再生格外重要。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森林遭受破壞,其面積相當于尼加拉瓜或希臘的領土大小。從2000~2005年,只有57個國家境內的森林土地有增加的趨勢,而卻有83個國家的森林面積比過去更加減少。東南亞森林被砍伐的速度,自2000年起開始加快,但最嚴重的情形依然發生在非洲:15年間有9%的林地喪失。
生長了千年的原始森林被加工成我們踩在腳下的地板、華麗的家具、學習辦公用的紙張、毫不起眼的手紙、乃至隨手而棄的筷子。
全球森林被破壞的后果
“上世紀90年代森林消失的速度如果持續下去的話,很多森林中僅存的物種將在21世紀中葉消失。”
——Jeffery McNeely(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席科學家),1997年
原始森林是大多數陸生生物的家園,同時能夠防止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對緩解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具有巨大的作用。
豐富的亞馬孫熱帶雨林, 蘊藏著世界木材總量的45%。自60年代起,大片大片的森林在重型拖拉機和火的征討下開始被毀滅。僅1966~1975年就毀掉森林1100多萬公頃。無節制的砍伐已使巴西全國森林覆蓋率由80%下降至40%。狂砍濫伐的惡果也顯而易見,近年來,巴西降水減少,氣候變得炎熱干燥 。可以想像,如果任其大砍下去,誰能保證幾十年后的亞馬孫地區,不會變成一個大沙漠呢?
全球森林與全球氣候變化
原始森林對于穩定全球氣候、凈化和涵養水源等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全球森林儲藏著大約4330億噸的碳。以當前全球碳排放的平均速度計算,這個數字大于未來45年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和生產水泥所造成碳排放量的總合。所以如果這些森林被破壞,它們釋放出來的碳將嚴重地加劇全球氣候變化。
但是目前,全球森林被破壞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五分之一。以印尼為例,這個全球排名第三的排放國有84%的碳排放來自于森林破壞。泥炭地森林的破壞是印尼二氧化碳高排放量的主要原因。保護全球森林資源可以大幅度減緩氣候變化,對于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至關重要。
全球森林與生物多樣性、瀕危物種
全球森林被破壞的后果
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原始森林對于穩定全球氣候、凈化和涵養水源等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全球森林儲藏著大約4330億噸的碳。但是目前,全球森林被破壞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五分之一。以印度尼西亞為例,該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中國之后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而泥炭地森林的破壞是印尼二氧化碳高排放量的主要原因。保護全球森林資源可以大幅度減緩氣候變化,對于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至關重要。
導致和加速物種的滅絕:全球森林被破壞導致棲息地和生態系統退化,造成的物種滅絕的速度非常驚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9年最新報告顯示:全世界有21%的哺乳動物,12%的鳥類,28%的爬行類,30%的兩棲類,37%的魚類以及70%的植物類處于瀕危狀態。這些物種大多棲息于地球上僅存的原始森林。
加劇人權侵犯和種族沖突:全世界有逾10億人每天的生活依賴于全球森林。綠色和平估計,在巴布亞新幾內亞90%以上的采伐都是非法的,因為伐木公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按照該國法律,取得森林原住民的事先知情和同意。除此之外,全球森林被破壞還可能引發種族沖突問題。比如在亞洲的緬甸和非洲的剛果地區,非法采伐往往與軍事武裝或者種族武裝問題交織在一起,對社會安定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