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的化學性質? 醫療固體廢物處理的問題?
一、固體廢物的化學性質?
(1)污染性
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性表現為固體廢棄物自身的污染性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的二次污染性。固體廢棄物可能含有毒性、燃燒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與致病性的有害廢棄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質難降解或難處理、固體廢棄物排放數量與質量具有不確定性與隱蔽性,固體廢棄物處理過程生成二次污染物,這些因素導致固體廢棄物在其產生、排放和處理過程中對視角和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甚至對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這說明固體廢棄物具有污染性。
(2)資源性
固體廢棄物的資源性表現為固體廢棄物是資源開發利用的產物和固體廢棄物自身具有一定的資源價值。固體廢棄物只是一定條件下才成為固體廢棄物,當條件改變后,固體廢棄物有可能重新具有使用價值,成為生產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費物品,因而具有一定的資源價值及經濟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固體廢棄物的經濟價值不一定大于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成本,總體而言,固體廢棄物是一類低品質、低經濟價值資源。
(3)社會性
固體廢棄物的社會性表現為固體廢棄物產生、排放與處理具有廣泛的社會性。一是社會每個成員都產生與排放固體廢棄物,二是固體廢棄物產生意味著社會資源的消耗,對社會產生影響,三是固體廢棄物的排放、處理處置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性影響他人的利益,即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活動主體的活動影響他人的利益。當損害他人利益時成為負外部性,當增大他人利益時稱為正外部性。固體廢棄物排放與其污染性具有負外部性,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具有正外部性),產生社會影響,這說明,無論是產生、排放還是處理,固體廢棄物事務都影響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固體廢棄物排放前屬于私有品,排放后成為公共資源。
(4)兼有廢物和資源的雙重性固體廢物一般具有某些工業原材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學特性,較廢水、廢氣易收集、運輸、加工處理,可回收利用。固體廢物是在錯誤時間放在錯誤地點的資源,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征。
(5)富集多種污染成分的終態,污染環境的源頭廢物往往是許多污染成分的終級狀態。一些有害氣體或飄塵,通過治理,最終富集成為固體廢物;廢水中的一些有害溶質和懸浮物,通過治理,最終被分離出來成為污泥或殘渣;一些含重金屬的可燃固體廢物,通過焚燒處理,有害金屬濃集于灰燼中。這些“終態”物質中的有害成分,在長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會轉入大氣、水體和土壤,成為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的污染“源頭”。
(6)所含有害物呆滯性大、擴散性大固態的危險廢物具有呆滯性和不可稀釋性,一般情況下進入水、氣和土壤環境的釋放速率很慢。土壤對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導致污染物的遷移速度比土壤水慢的多,大約為土壤水運移速度的1/(1~500)。
(7)危害具有潛在性、長期性和災難性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其危害可能在數年以至數十年后才能發現,但是當發現造成污染時已造成難以挽救的災難性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固體廢物特別是危害廢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氣造成的危害嚴重得多。
二、醫療固體廢物處理的問題?
一)組織機構與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有些醫院雖然成立了醫療廢物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但在執行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表現在人員配制及資金投入等明顯不足,制定的各項制度及措施不能落到實處,管理組織未真正發揮作用。
(二)分類收集管理不完善、回收交接制度不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是實施醫療廢物無害化管理的關鍵環節,未按規定進行嚴格的醫療廢物分類而與生活垃圾混放;在廢物交接時按要求應進行規范登記,記錄產生科室、名稱、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經辦人等,個別醫院科室存在登記不全、漏登記的情況。
(三)醫護人員對療廢物管理處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醫院對醫療廢物處置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醫護人員對分類、安全防護以及應急處理等知識缺乏;少數醫務人員認識不到醫療廢物管理的重要性及醫療廢物處置不善帶來的危害性。
(四)包裝、運送、儲存存在隱患。國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都有明確規定,有些醫院對損傷性廢物的危害重視程度不夠,雖配備有利器盒但未做到一次性使用,而是存在重復使用問題,極易造成利器傷;運送工具使用后未做到及時清潔和消毒,未按規定時間及路線運送醫療廢物等,暫存點設置及建筑不符合國家規定,存在造成廢物流失的安全隱患。
三、進口固體廢物處理流程?
1、可進口廢物分限制類及自動許可類,上網可搜索相關目錄,查閱擬進口廢物是否屬于上述兩類,如果是屬于禁止進口目錄中的,那只有說對不起了,進口至國內屬違法; 2、廢物進口后必須有加工利用單位,不加工直接倒賣屬違法; 3、廢物進口涉及海關、質監和環保三個部門。
大體上報關手續規海關;境外境內商檢、境外供貨商登記證書、國內收貨人注冊證書等規質監;加工利用單位環保手續,進口廢物證書(最終手續,沒有他統統沒用)頒發等規環保。辦理進口廢物證書流程可上環保部官網查詢,大體上是加工利用單位將所需材料準備齊全后報地級環保部門,然后報省級環保部門,最后報環保部審核后發證。程序漫長,至少兩個月以上。
四、固體廢物的處理技術有哪些?
分選技術,就是將固體廢物中各種可回收利用的廢物或不利于后續處理工藝要求的廢物組分采用適當技術分離出來的過程,包括:手工揀選和機械分選。 化學浸出技術,就是讓溶劑選擇性地溶解固體廢物中某種目的組分,使該組分進入溶液中而達到與廢物中其他組分相分離的工藝過程。該工藝適用成分復雜、嵌布粒度微細且有價成分含量低的礦業固體廢物、化工和冶金過程排出的廢渣等,這些采用傳統分選技術往往成效甚微,而常常采用化學浸出技術。化學浸出技術包括簡單酸浸、氧化酸浸、還原酸浸、氨浸、碳酸鈉溶液浸出、苛性鈉溶液浸出、硫化鈉溶液浸出、次氯酸鈉浸出。 生物處理技術,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固體廢物分解、礦化或氧化過程,包括生物冶金、生物分離和生物轉化。 熱轉化技術,就是在高溫條件下使固體廢物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質轉化為能源的過程,分為熱解和焚燒。 制備建筑材料技術,就是在一定條件下,經過自身的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將固體廢物制成可用的建筑材料,包括膠凝材料、磚、砌塊、玻璃、陶瓷、鑄石、骨料等等。
五、光現場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①利用礦物廢料作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填墊材料,冶金、化工和輕工等工業原料。
②利用含碳、油或其他有機物質的廢物從中回收能源。
③利用含有土壤、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廢物作土壤改良劑和肥料。
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和利用固體廢物資源的主要措施為:
①改革生產工藝,少排廢物:提高產品質量,生產使用壽命長的產品,使物品不致很快變成廢物。采用精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物排放量。例如在選礦工序中,
提高鐵礦石品位,可以少加造渣劑和焦炭,從而減少高爐渣的排放量。工業先進國家采用這種方法后,高爐渣排放量比原來可減少一半以上。
②發展物質循環利用工藝:改革傳統工藝,發展物質循環利用工藝,使生產第一種產品的廢物,成為第二種產品的原料,使生產第二種產品的廢物又成為生產第三種產品的原料等等,最后只剩下少量廢物排入環境,這樣能取得經濟的、環境的和社會的多方面的效益。
③把固體廢物納入資源管理范圍:制訂固體廢物資源化方針和鼓勵利用固體廢物的政策。建立起固體廢物資源化體系,把有明確用途的廢物納入資源分配計劃;暫時不能利用的廢物作為后備資源儲藏起來。
④制定固體廢物的管理法規:有關防治固體廢物的污染和利用固體廢物的政策都通過立法手段體現出來。一些國家都制定固體廢物管理法規以及環境標準。
六、什么是固體廢物的衛生處理?
固體廢物衛生處理是指:
衛生土地填埋適于處置一般固體廢物。用衛生填埋來處置城市垃圾,不僅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費用低廉,還可同時回收甲烷氣體,在國內外被廣泛采用。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著重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幾個主要問題。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七、中山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方法?
1、分選技術固體廢物分選是實現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分選將有用的充分選出來加以利用,將有害的充分分離出來;另一種是將不同粒度級別的廢棄物加以分離,分選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方面的差異,將其分離開。例如,利用廢棄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別進行分離;利用粒徑尺寸差別進行分離;利用比重差別進行分離等。根據不同性質,可設計制造各種機械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分選包括手工撿選、篩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渦電流分選、光學分選等。?
2、破碎技術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減小,必須預先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破碎處理,經過破碎處理的廢物,由于消除了大的空隙,不僅尺寸大小均勻,而且質地也均勻,在填埋過程中壓實。固體廢棄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沖擊破碎、剪切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有的低溫破碎和混式破碎等。應用最多也最有效的固廢垃圾破碎機是剪切式破碎機,對于填埋垃圾和堆肥垃圾,則應用螺旋輥粉碎機更為有效。?
3、壓實技術壓實是一種通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填埋壽命的預處理技術,壓實是一種普遍采用的固體廢棄物的預處理方法,如汽車、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采用壓實處理,適于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棄物,不宜采用壓實處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廢棄物,如焦油、污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壓實處理。
八、不適合壓實處理的固體廢物?
如汽車、易拉罐、塑料瓶等一般 首先選用壓實處理。適合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物再有垃圾、松散廢物、紙帶、紙箱及一些纖維制品等。相對于這些很有可能使壓實設備受損的固體廢物不適合選用壓實處理,一些很有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固體廢物,如焦油、污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也不適合作壓實處理。
破碎技術為了使進到燃燒爐、處置場、堆肥系統等固體廢物的尺寸減小,事先務必對固體廢物完成破碎處理
九、電化學處理和化學處理的區別?
化學處理:利用化學反應改變水體中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進而從水體中將污染物除去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
(一)采用化學或電化學處理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穩定化合物方法的統稱。單獨或混合使用酸溶液、陽極溶解(電解)等進行除銹,使用磷酸鹽處理、鉻酸鹽處理、發黑、陽極氧化等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保護膜,均屬于此種方法。
(二)將膠接件的表面在室溫或更高溫度下浸入堿液、酸液或某些無機鹽溶液中,除去表面疏松氧化物和其他污物。對于某些較活潑的金屬在處理后還需適當“鈍化”處理,以獲得牢固和穩定的膠接表面。化學處理具有高效、經濟、質量穩定和大面積使用的特點。不同材料需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處理時間、處理溫度不同得到的處理效果也不同。鋁的膠接材料經重鉻酸鉀-硫酸溶液處理后能得到最佳的表面狀態。
2 電化學水處理: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電極上發生直接電化學反應或間接電化學轉化,即直接電解和間接電解。
1.直接電解
直接電解是指污染物在電極上直接被氧化或還原而從廢水中去除。直接電解可分為陽極過程和陰極過程。陽極過程就是污染物在陽極表面氧化而轉化成毒性較小的物質或易生物降解的物質,甚至發生有機物無機化,從而達到削減、去除污染物的目的。陰極過程就是污染物在陰極表面還原而得以去除,主要用于鹵代烴的還原脫鹵和重金屬的回收。
2.間接電解
間接電解是指利用電化學產生的氧化還原物質作為反應劑或催化劑,使污染物轉化成毒性更小的物質。間接電解分為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可逆過程(媒介電化學氧化)是指氧化還原物在電解過程中可電化學再生和循環使用。不可逆過程是指利用不可逆電化學反應產生的物質,如具有強氧化性的氯酸鹽、次氯酸鹽、H2O2和O3等氧化有機物的過程,還可以利用電化學反應產生強氧化性的中間體, 包括溶劑化電子、·HO、·HO2、O2-等自由基。
十、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就業前景?
我國固廢危廢行業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大量危廢并沒有進入正規處理處置市場。“十三五”期間,隨著危險廢物范圍擴大,市場規模提升,監管力度加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增量危廢進入市場,也將促使我國危廢處理行業邁向有序、高速發展。我國危廢處理能力缺口巨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