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總烴廢氣如何去除 非甲烷總烴廢氣如何去除的
一、非甲烷總烴去除率?
非甲烷總烴去除效率是吸附后的氣體總烴濃度除以吸附前的總烴濃度,乘以100%,就可以。
二、非甲烷總烴如何過濾?
1、非甲烷總烴處理—光催化法。
環保除臭裝備光解催化氧化裝備特制的高能高臭氧紫外線(UV)光束照耀惡臭氣體,轉變惡臭氣體的份子鏈布局,使有機或有機高份子惡臭化合物份子鏈,在高能紫外線光束照耀下,降解轉釀成低份子化合物或完整礦化生成CO2和H2O。
2、非甲烷總烴處理—活性碳吸附法
活性炭應該算是最為簡略常用的廢氣處置方法了。
有機廢氣經由過程集氣罩收集后,經由過程牢固吸附床內的活性炭層的過流斷面,在一定的停留時間內,因為活性炭外面與有機廢氣份子間互相引力的感化發生物理吸附(又稱范德華吸附),從而將廢氣中的有機成分吸附在活性炭的閑暇外面,從而使廢氣獲得污染,污染后的干凈氣體經由過程主風機抽引送往煙囪達標排放。
3、非甲烷總烴處理—高溫等離子法。
高溫等離子體降解污染物是應用這些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廢氣中的污染物感化,使污染物份子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分化,并發生后續的各類反應以到達分化污染物的目標。
三、總烴和非甲烷總烴區別?
非甲烷總烴是指從總烴測定結果中扣除甲烷后剩余值。而總烴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上產生響應的氣態有機物總和。按通常理解,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但這種理解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不能作為NMHC的定義。
四、非甲烷總烴縮寫?
按現行國標(HJ604-2017),非甲烷總烴(NMHC)定義為從總烴測定結果中扣除甲烷后剩余值,而總烴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上產生響應的氣態有機物總和。按通常理解,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但這種理解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不能作為NMHC的定義。
五、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和等于總烴嗎?
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和不等于總烴
非甲烷總烴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大氣中的NMHC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六、非甲烷總烴轉換公式?
把乙烷,乙烯,乙炔的ppm值挨個轉化為mg/m3然后加起來就是最后非甲烷總烴。
七、非甲烷總烴的計算?
把乙烷,乙烯,乙炔的ppm值挨個轉化為mg/m3然后加起來就是最后非甲烷總烴。
八、非甲烷總烴有毒嗎?
非甲烷烴(NMHC)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稱非甲烷總烴。大氣中的NMHC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九、非甲烷總烴檢測標準?
中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沒有非甲烷總烴的標準。
目前大家一致采用2mg/m3。
數據來源出處是 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的《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具體第244頁。
原文如下: 由于我國目前沒有“非甲烷總烴”的環境質量標準,美國的同類標準已廢除,故我國石化部門和若干地區通常采用以色列同類標準的短期平均值,為5mg/m3。
但考慮到我國多數地區的實測值,“非甲烷總烴”的環境濃度一般不超過1.0mg/m3,因此在制定本標準時選用2mg/m3作為計算依據。
十、非甲烷總烴排放標準?
根據網上資料和與資深環評師商量,擬采用以下質量標準:
我國目前沒有制定非甲烷總烴的環境質量標準,以色利的非甲烷總烴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短期為5.0mg/m3,長期2.0mg/m3,我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的非甲烷總烴的廠界濃度標準為4 mg/m3,一般情況下,質量標準要小于廠界標準,因此采用2mg/m3作為小時標準,1.2 mg/m3作為日均標準,0.2mg/m3作為年均標準。
補充下美國的大氣環境標準碳氫化合物三小時初級和次級標準均為 0.16mg/m3。
引用:
以色利的非甲烷總烴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短期為5.0mg/m3,長期2.0mg/m3,
這個短期不一定是1小時,長期不一定是一年。所以,對應作為小時值不一定對。
引用:
我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的非甲烷總烴的廠界濃度標準為4mg/m3,一般情況下,質量標準要小于廠界標準,因此采用2mg/m3作為小時標準,1.2 mg/m3作為日均標準,0.2mg/m3作為年均標準。
一般情況下,質量標準要小于廠界標準,應該對于一套標準是一定的,不同體系的標準就不一定。而且按照這個說法,質量標準應該小于4mg/m3才對。這種情況,建議做到廠界就行了,環境質量標準沒有,說明不是控制污染物。過猶不及。
嚴重同意~有些專家要求按照廠界標準的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進行評價,個人認為無理,《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的詳解中也說,國外的標準都非常不一致,甚至非甲烷總烴被廢除。國內的監測結果完全不能參考,環境本底值都不知道有幾個監測站能夠監測,哪能參考,
以色列標準中5.0mg/m3是30min標準,2.0mg/m3是24h標準。我做我幾個項目的本底監測中發現,好多地區的非甲烷總烴本底值日均值都介于2~3mg/m3,但周圍其無排放非甲烷總烴的工業企業,不知如何說明污染來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