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什么
一、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怎樣處理?
對于實驗后產生的高危害物質,以及其他對人體和環境可能造成嚴重損害或污染的廢棄物,實驗室首先應對其進行化學處理(滅活處理),然后用包裝物密封包裝,并貼上標簽,注明廢棄物的名稱、劑量單位、數量等,由實驗室暫時存放于安全位置。
2.對于一般實驗廢棄物,實驗室應用塑料袋、紙箱等物包裝,并貼上標簽,注明廢棄物的名稱、單位、數量等,由實驗室暫時存放于安全位置。
3、接到關于統一收集處理實驗廢棄物的通知之后,各實驗室應將須處理的實驗廢棄物歸攏,列好清單(一式兩份),在清單上注明廢棄物的名稱、單位、數量,做好匯總,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實驗廢棄物安全地移送至規定的統一收集點進行移交。
二、和廢棄物的處理方法?
垃圾處理的一般方法可概括為物質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處置三種方法。
三、電子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處理方法如下: 1、把電子垃圾交給由電子產品企業設立并負責無污染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系統(最優方案) 由電子產品企業負責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能讓企業有動力改善產品設計,使用更少的有毒物質,讓產品更容易被升級回收。而且,設計制造了這些電子產品的企業也才是最了解自己的產品構造與物質使用情況,是最適合對它們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的。 2、交給第三方設立的正規電子垃圾回收處理機構(暫時替代方案)有一些政府部門與企業已經意識到電子垃圾的危害性,并設置了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系統。這些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系統雖然能避免電子垃圾因為不當的處理方式造成二次污染,但卻不能激勵電子產品企業改善產品設計,不能從根源上解決電子垃圾污染問題,只是在電子產品企業為產品承擔全部責任與相關法規落實前的過渡之策。 3、交給路邊小販(不建議采用) 正規回收渠道的缺失是電子垃圾污染肆虐的原因之一,而消費者也應該增強環保意識,意識到電子垃圾是含有多種有毒物質的危險廢物,不能隨便處理。 4、暫時存放家中(無奈中建議采用的方案) 在電子產品企業為它們的產品承擔全部責任前,在相關的法規與處理技術完善前,暫時將自己的電子垃圾存放在家中實在是無奈之舉。
四、植物廢棄物處理方法?
植物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植物廢棄物進行發酵處理。
五、對生活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生活廢棄物的處理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焚燒
焚燒的實質是將有機垃圾在高溫及供氧充足的條件下氧化成惰性氣態物和無機不可燃物,以形成穩定的固態殘渣。首先將垃圾放在焚燒爐中進行燃燒,釋放出熱能,然后余熱回收可供熱或發電。煙氣凈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殘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其優點是迅速的減容能力和徹底的高溫無害化,占地面積不大,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且有熱能回收。因此,對MSW實行焚燒處理是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有效處理方式。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和熱能回收等綜合利用技術的提高,世界各國采用焚燒技術處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堆肥法
利用垃圾中存在的微生物,使有機物質發生生物化學反應,生成一種類似腐植質土壤的物質,它既可用作肥料,又可用來改良土壤。
垃圾堆肥在中國農村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也是處理垃圾的主要方法之一。堆肥法按分解作用原理可分為好氧和厭氧兩種,多數采用高溫好氧法;按堆積方法可分為露天堆肥和機械堆肥兩種。好氧堆肥一般在露天進行,其占地面積較大,成肥時間,冬季需一個月,夏季約半個月。工業發達的國家采用機械堆肥作業,成肥時間僅需3~4d,占地面積比常規法縮小五分之四。用機械化裝置堆肥,初期常采用堆垛法,不需預先加工或粉碎,但必須把不能成肥的物質分離出去;目前,則采用固定塔、固定室或滾筒進行垃圾的堆肥處理,其中臥式滾筒使用最多,多層立式發酵塔使用也有一定比例。
在堆肥處理過程中,可養殖蚯蚓,蚯蚓既消化垃圾又可喂魚、養雞。垃圾與污泥一起處理或垃圾與糞便混合堆肥,既可減少環境污染,還能提高肥效。是發展中國家最有前途的生活垃圾處理方法。
填埋法
是一種比較古老而又廣泛被采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從古希臘時代起迄今世界各國仍在用此方法處置垃圾。為防止二次污染和填埋方便,填埋物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 嚴禁含有毒有害物。包括有毒工業制品及其殘物、有毒藥物;有化學反應并產生有害物的物質、有腐蝕性或有放射性的物質、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生物危險品和醫院垃圾及其它污染物。
(2) 填埋物的含水率小于20%~30%,無機成分大于60%,密度大于0. 5t/m3。
(3) 在降雨量大的地區,填埋物的含水率允許適當增大,但以不妨礙碾壓施工為宜。填埋是一種工程處理工藝,場址選擇應符合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要求,并與當地的大氣防護、水資源保護、大自然保護及生態平衡要求相一致。填埋場應設在交通方便、運距較短、征地費用少、施工方便的地方,并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溝、峽谷、廢坑等。為防止對地下水污染,必須進行人工防滲,即場底及四壁用防滲材料作防滲處理。垃圾填埋時,采取層層壓實的方法,壓實后密度大于0. 6t/m,每層垃圾厚度為2.5~3m,一次性填埋處理,垃圾層最大厚度為9m,垃圾壓實后必須覆土20~30cm。
填埋處理可分為衛生填埋、壓縮垃圾填埋和破碎垃圾填埋3種。煤礦區可充分利用塌陷區或廢棄礦井作為垃圾填埋場地,既不占地,對礦區環境影響也較少。
回收有用物質
垃圾中的廢紙、黑色和有色金屬、塑料、織物、玻璃陶瓷、皮革橡膠等有用成分,應回收利用。這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回收方法有重力、浮選、磁力分選、靜電分選等方法。
六、如何處理微生物實驗室的廢棄物?
處理微生物實驗室的廢棄物方法:
1、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潛在危害的廢物時,必須穿戴手套、口罩和防護服。對有多種成份混和的醫學廢料,應按危害等級較高者處理。處理含有銳利物品的感染性廢料時應使用防刺破手套。
2、實驗室產生的感染性廢物必須嚴格區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廢物,一旦分開后,感染性廢物必須加以隔離。
3、感染性廢物應分類丟入垃圾袋,所有收集感染性廢物的容器都應有“生物危害”標志,或使用“紅色”容器。
4、液體性感染性廢料,應確保容器無泄漏,每日加入1:20的84消毒液消毒后倒入下水道。
5、每日的感染性廢物、設備和玻璃器皿均通過壓力蒸汽滅菌去除污染。處理過程應保證在121℃進行(被處理物中心溫度不低于115℃),時間60~90分鐘(不少于20分鐘)。
6、初消毒后的廢物用黃色塑料袋包裝后,轉交洗消員集中送交醫療垃圾處理站。
七、電子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一、化學處理電子廢棄物的化學處理也稱濕法處理,將破碎后的電子廢棄物顆粒投入到酸陛或堿性的液體中,浸出液再經過萃取、沉淀、置換、離子交換、過濾以及蒸餾等一系列的過程最終得到高品位的金屬。但在化學處理的過程中要使用強酸和劇毒的氟化物等,會產生大量的廢液,并排放有毒氣體,對環境產生的危害較大。火法處理 火法處理是將電子廢棄物焚燒、熔煉、燒結、熔融等,去除塑料和其他有機成分富集金屬的方法。火法處理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從資源回收、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來看,這些方法都難以推廣。我國廣東貴嶼鎮等采取的就是這兩種對環境危害較大的處理方法,給當地的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二、機械處理電子廢棄物的機械處理是運用各組分之間物理性質差異進行分選的方法,包括拆卸、破碎、分選等步驟,分選處理后的物質再經過后續處理可分別獲得金屬、塑料、玻璃等再生原料。這種處理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易實現規模化等優勢,是目前各國開發的熱點。
三、微生物處理利用微生物浸取金等貴金屬是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的提取低含量物料中貴金屬的新技術。利用微生物的活動使得金等貴金屬合金中其它非貴金屬氧化成為可溶物而進入溶液,使貴金屬裸露出來以便于回收。生物技術提取金等貴金屬具有工藝簡單、費用低、操作簡單的優點,但浸取時間較長。h.brandl等利用氧化亞鐵硫桿菌對經過粉碎預處理的電子廢棄物碎塊進行浸出試驗,在選定的溫度、ph、投加量下,可以浸出超過90%的cu,zn和ni,pb以pbso4的形式穩定在沉淀物中。
八、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有什么標準規定嗎?
三甲醫院檢驗科喜格-實驗室廢棄物處置有以下幾點要求:
1.任何產生實驗廢棄物的單位,都負有對危險實驗廢棄物作科學、合理地收集、暫存和無害化處理的責任。
2.嚴禁將危險實驗廢棄物隨意排入下水道以及任何水源,嚴禁亂丟亂棄、堆放在走廊、過道以及其他公共區域,生活垃圾和實驗垃圾不得混放。
3.各單位應對產生的危險實驗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妥善貯存,收集容器外加貼標簽,注明廢棄物品名等信息,并確保容器密閉可靠。不破碎,不泄露。對未達到要求的廢棄物收儲點將不予接收和處置。
4.對于化學廢棄物應先進行減害性預處理或回收利用,采取措施減少化學廢棄物的體積、重量和危險程度,以降低后續處理處置的負荷。化學廢棄物回收利用過程應達到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九、關于廢棄口罩不正確的處理方法?
廢棄口罩不正確的是:隨時用完隨時丟棄。
2、普通市民無發熱、咳嗽等癥狀直接投放到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市民用開水(至少56℃以上)浸泡30分鐘,或噴灑75%酒精或噴灑84消毒液消毒,密封丟棄到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
3、之后一定要注意洗手消毒。
十、明礬廢棄物的處理?
一種明礬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渣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明礬 生產過程中的廢水,一部分用于明礬生產過程中的沉降分離工序,作為底渣 的洗滌水,并將底渣和洗滌水的混合液送至下級沉降分離工序;剩余的廢水 加石灰中和至中性后,作為廠區綠化用水;將明礬生產過程中的廢渣,作為 建筑材料的原材料。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