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射首顆衛星的時間?
我國發射首顆衛星的時間?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成功,名字是: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于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
擴展資料: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制:
1965年9月,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取得一定進展的情況下,中國科學院開始組建了由趙九章任院長、代號叫“651”的衛星設計院(公開名稱為“科學儀器設計院”),并把中國第1顆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從此,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研制工作正式開始。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召開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總體方案論證會,最后確定東方紅一號衛星屬于科學探測性質。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時間定在1970年,成功的標志,即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總體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
所謂“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證衛星飛上天;“抓得住”就是衛星上天以后地面設備能對衛星實施測控;“聽得到”就是衛星要播送音樂,且可被地面接收和聽到;“看得見”就是衛星在軌飛行時能讓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見,以便鼓舞人心。
1967年初,中央正式確定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東方紅》樂曲,以便讓全世界人民都能聽到中國衛星的聲音。
1967年底,中央最后審定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方案,規定該衛星不小于150千克(最終確定為173千克),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并正式命名為東方紅一號。該衛星上天后要“上得去、抓得住、測得準、看得見、聽得到”。為此,后來想了不少辦法,攻克了不少技術難關。
發射成功:
1970年4月1日,裝載著2顆東方紅一號衛星和1枚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專列抵達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場。4月2日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聽取即將發射的中國第1顆人造衛星及其運載火箭情況的匯報。4月24日凌晨,毛澤東主席批準實施發射。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
遨游太空:
因為化學電池壽命有限,所以東方紅一號設計的工作壽命只有20天,但它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至同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在運行期間,衛星把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傳回地面。
由于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觀測表明,到2009年2月,東方紅一號還運行在近地點430千米、遠地點2075千米的軌道上。
我國發射首顆衛星的時間
我國發射首顆衛星的時間是1970年4月24日。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搜芹紅”1號。
“東磨虧方紅世游畢”1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標志著我國在宇航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成功,名字是:東方紅一號衛星。
中國卜困滑第尺絕一顆人造衛星在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成功發射,這型臘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值得我們所有人驕傲和自豪,但是決定用《東方紅》這首樂曲的時候,科研人員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