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星的衛星叫什么?
去火星的衛星叫什么?
火星探測器。
火星探測器,是一種用來探測火星的人造航天器,包括從火星附近掠過的太空船、環繞火星運行的人造衛星、登陸火星表面的著陸器、可在火星表面自由行動的火星漫游車以及未來的載人火星飛船等。
1960年,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A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1964年,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它是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到達火星的探測器。隨后美、蘇、歐、日等國相繼發射了數十個火星探測器。
2020年7月23日,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北京時間2021年2月19日4點55分,美國 “毅力號”火星車成功在紅色星球登陸。
2021年5月15日,國家航天局消息,科研團隊根據“祝融號”火星車發回遙測信號確認,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
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該衛星有什么作用?
本報北京8月4日電 記者陳海波、通訊員張未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4日11時08分,寬腔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該衛雹猛星將在碳儲量監測、生態資源詳查、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等源巧橋方向提供遙感監測服務。
衛星的成功發射,將對保護我國生態環虛做老境有很大幫助。 提供碳儲量監測、生態資源詳查、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等領域的遙感監差升測服務胡旁。 將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提供重要的遙感支撐,助力我國森林、草原、濕地和荒漠化土地統計監測核算能力建設。
這顆衛星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監測地面上的碳排放量,有利于我們調整計劃進一步實施節能減排。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