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衛星的基本種類
氣象衛星以搜集氣象數據為主要任務的遙感衛星,為氣象預報、臺風形成和運動過程監測、冰雪覆蓋監測和大氣與空間物理研究等提供大量實時數據。氣象衛星按軌道特點可分為太陽同步衛星和地球靜止衛星兩類。①太陽同步衛星繞地球南北極附近和跨越赤道上空運行,美國的“泰羅斯”號(TIROS)“諾阿”號(NOAA)和“雨云”號(Nimbus)衛星都屬于太陽同步氣象衛星。②地球靜止衛星在赤道上空相對于地球處于靜止狀態。80年代美國發射的三顆“地球靜止實用環境衛星”(GOES)(分別處于地球西經 75°、135°和東經75°的赤道上空),歐洲航天局發射的“氣象衛星”(METEOSAT)(位于 0°經度的赤道上空)和日本發射的“地球靜止氣象衛星”(GMS)(位于東經140°的赤道上空)都屬于地球靜止衛星,它們構成全球性的氣象監測網。
“泰羅斯”氣象衛星
有的國家從60年代就開始進行氣象衛星試驗,這類衛星逐步形成運行性系統。美國早在60年代先后發射的TIROS 系列衛星和“艾敏櫻薩”(ESSA)系列衛星中有兩顆衛星能分別提供每天的直播和記錄回放的全球電視圖像。70年代前期發射的“艾托斯”(ITOS)和“諾阿”號衛星是第二代氣象衛星,它們載有直播和記錄回放電視攝像機和輻射計,能提供每晝夜相隔12小時的圖像,并從ITOS-D開始增設了甚高分辨力輻射計、中分辨力輻射計和太陽質子監測器。1978年開始發射的TIROS-N和NOAA衛星是第三代氣象衛星,它們載有先進的甚高分辨力輻射計、高分辨力紅外輻射探測器、同溫層探測器、微波探測器數據采集系統和監測質子、電子和粒子的太陽環境監測器等儀器。美國于60和70年代發射的“雨云”號衛星裝有多波段微波掃描輻射計、同溫層和散逸層探測器、紫外和臭氧檢測器、地表輻射計量儀、海岸帶彩色掃描儀和其他大氣探測儀器,以便進行大氣層的日常監測和進一步發展對行星大氣和地球環境觀測的先進技術。1966年以來發射的一系列“國防氣象衛星”(DMSP)可提供實時的軍用氣象數據。1974年以來發射的GOES衛星主要裝有可見光和紅外旋轉掃描輻射計,在可見伏首光波段可提供二維云圖,在紅外波段既能測出地表和云層頂部的溫度場,又能獲得大氣溫度和水汽分布的三維結構。蘇聯于60年代開始發射的“宇宙”和“流星”系列太陽同步氣象衛星,裝有中分辨力輻射計和廣角照相機,為蘇聯和東歐各國提供氣象數據。 資源一號(ZY-1)地球資源衛星
地球資源衛星以搜集地球資源和環境信息為主??子星座”號載人軌道飛船上拍攝了地面照片,發現其中具有豐富的地球資源和環境信息后就開始發展“地球資源衛星計劃”,1972年發射了第一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后改名為“陸地衛星”1號(LANDSAT-1)。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前期,又相繼發射“陸地衛星”2、3、4、5號。“橋廳叢陸地衛星”能提供周期性相對廉價的遙感數據,因而得到廣泛應用。“陸地衛星”的遙感數據已廣泛用于土地森林和水資源調查、農作物估產、礦產和石油勘探、海岸勘察、地質與測繪、自然災害監視、農業區劃、重大工程建設的前期工作以及對環境的動態監測等。到1984年,中國等許多國家都已經或正在建立陸地衛星地面站,這些地面站幾乎覆蓋了全部陸地面積。 陸地衛星
“陸地衛星”是繞地球南北極附近運行的太陽同步衛星,具有接近圓形的軌道,在上午9時30分左右從913公里(“陸地衛星”1、2、3號)或804公里(陸地衛星“4、5”號)的高空跨越赤道“陸地衛星”1、2、3號每隔18天覆蓋地球一遍;“陸地衛星”4、5號每隔16天覆蓋地球一遍,相鄰條帶相隔的日期為7~9天。衛星裝載的多光譜掃描儀(MSS)、返束視像管攝像機(RBV)和專題制圖儀(TM)等遙感器從北向南每次可掃描 185公里寬的地面條帶。用兩個 RBV相配合來拍攝地面的全色圖像,其分辨率比用MSS提高一倍。TM的圖像數據量為MSS的11倍,由于包含紅外波段,并且幾何精度和輻射精度都比MSS的高,因此TM的信息和圖像質量都比MSS的好得多。裝有寬帶磁帶錄像機的“陸地衛星”,根據航天中心的指令可錄取世界上任
何地方的MSS和RBV圖像數據,當衛星運行到地面接收站上空時便回放收取。衛星還裝載數據采集系統,以收集遙測數據并把它轉發給數據處理中心。衛星也可以不裝載錄像機,在地面接收站接收范圍以外收集到的遙感圖像數據,將通過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系統(TDRSS)傳輸到地面接收處理站進行處理。 海洋衛星以搜集海洋資源及其環境信息為主要任務的遙感衛星。海洋占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并對氣象有重大的影響。因此,通過衛星遙感研究海洋具有重要意義。美國于1978年發射的“海洋衛星”A號(SEASAT-A)裝有高度計、L波段側視雷達、散射計、微波輻射計和可見光與紅外輻射計等遙感器,接收和記錄了相當數量的遙感數據,特別是側視雷達圖像數據。衛星上的合成孔徑側視雷達能晝夜工作。雷達波穿透云層和濃密的植被獲取地表圖像。它能鑒別冰雪和水,在研究海洋浮冰和陸地積雪、地質構造、洪水泛濫淹沒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