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中voc和vocs的區別(廢氣中的voc是什么)
一、TVOC,VOC和VOCs的區別?
1、什么是VOC
VOC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普通意義上的VOC就是指揮發性有機物,只說明什么是揮發性有機物,或者是在什么條件下是揮發性有機物;但是環保意義上的定義是指活潑的一類揮發性有機物,即會產生危害的那一類揮發性有機物。環保意義上說,揮發和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這兩點是十分重要的,不揮發或不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就不構成危害。VOC指標存在一定的不足,VOC種類繁多,但在監測和評價過程中不可能將所有揮發性有機物均囊括。因此,國內衍生出諸如VOCs、TVOC等指標。
2、什么是VOCs
VOCs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其定義有好幾種,美國ASTM D3960-98標準將其定義為任何能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美國聯邦環保署(EPA)這樣定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屬碳化物、金屬碳酸鹽和碳酸銨外,任何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
在我國,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于70.91 Pa、標準大氣壓101.3kPa下沸點在50~260℃以下且初餾點等于250攝氏度的有機化合物,或在常溫常壓下任何能揮發的有機固體或液體。目前,我國VOCs的環境質量標準暫未頒布,VOCs的排放標準暫時沒有國家標準,但各重點監測區域相繼頒布了地方排放標準或行業標準。國標對于VOCs的監測,使用的是《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59-2015)。該方法可對直鏈烴、環烷烴、芳香烴、含氧化合物、苯系物、鹵代烴等大多數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分析,檢測組分多達67種,是目前VOC檢測組分最齊全的方法。同時,該方法與美國環保署(EPA)TO-14/15標準較為一致,基本上包含了TO-14/15重點監測組分,是我國各級環境監測站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的重要指導文件。
從環境監測的角度來講,VOCs是以氫火焰離子檢測器檢出的非甲烷總烴類檢出物的總稱,主要包括烷烴類、芳烴類、烯烴類、鹵烴類、酯類、醛類、酮類和其他有機化合物。
綜上所述,VOC和VOCs其實是同一類物質,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由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般成分不止一種,因此VOCs更精準。
VOCs主要來源于:
(1)石油化工廠排出的工藝尾氣,如石油煉制工藝,石油化工氧化工藝,石油化工儲罐生產工藝;
(2)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的開采和儲運過程;
(3)煤、石油、石油制品、天然氣、木材、煙草燃燒時的不完全燃燒產物,廢棄物焚燒時產生的煙氣,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的未完全燃燒的烴類物質;
(4)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如油漆、噴漆及其溶劑、木材防腐劑、涂料、膠合板等常溫下可釋放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酚類等多種揮發性有機物質;
(5)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妝品,有機農藥、除臭劑、消毒劑、防腐劑、各種洗滌劑的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可產生酚類、醚類、多環芳烴等揮發性有機物質;
(6)各種合成材料、有機粘合劑及其他有機制品遇到高溫時氧化和裂解,可產生部分低分子有機污染物;
(7)淀粉、脂肪、蛋白質、纖維素、糖類等氧化與分解時產生部分有機污染物。
3、什么是TVOC
TVOC是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縮寫,即總揮發性有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1989)對TVOC的定義是熔點低于室溫,沸點范圍在50~260℃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我國《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控制排放控制標準》中對于TVOC則這樣表述:“采用規定的監測方法,對廢氣中的單項VOCs物質進行測量,加和得到VOCs物質的總量,以單項VOCs物質的質量濃度之和計。實際工作中,應按預期分析結果,對占總量90%以上的單項VOCs物質進行測量,加和得出。”
二、voc是什么vocs?
VOCs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其定義有好幾種,例如,美國ASTM D3960-98標準將VOC定義為任何能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美國聯邦環保署(EPA)的定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屬碳化物、金屬碳酸鹽和碳酸銨外,任何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世界衛生組織(WHO,1989)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定義為,熔點低于室溫而沸點在50~260℃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有關色漆和清漆通用術語的國際標準ISO 4618/1-1998和德國DIN 55649-2000標準對VOC的定義是,原則上,在常溫常壓下,任何能自發揮發的有機液體和/或固體。同時,德國DIN 55649-2000標準在測定VOC含量時,又做了一個限定,即在通常壓力條件下,沸點或初餾點低于或等于250℃的任何有機化合物。巴斯夫公司則認為,最方便和最常見的方法是根據沸點來界定哪些物質屬于VOC,而最普遍的共識認為VOC是指那些沸點等于或低于250℃的化學物質。所以沸點超過250℃的那些物質不歸入VOC的范疇,往往被稱為增塑劑。 這些定義有相同之處,但也各有側重。如美國的定義,對沸點初餾點不作限定,強調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不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就叫作豁免溶劑,如丙酮、四氯乙烷等。而世界衛生組織和巴斯夫則對沸點或初餾點作限定,不管其是否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國際標準ISO 4618/1-1998和德國DIN 55649-2000標準對沸點初餾點不作限定,也不管是否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只強調在常溫常壓下能自發揮發 可將這些VOC的定義分為二類,一類是普通意義上的VOC定義,只說明什么是揮發性有機物,或者是在什么條件下是揮發性有機物;另一類是環保意義上的定義,也就是說,是活潑的那一類揮發性有機物,即會產生危害的那一類揮發性有機物。非常明顯,從環保意義上說,揮發和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這兩點是十分重要的。不揮發或不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就不構成危害。這也就是歐洲將溶劑按光化臭氧產生潛力來分類的原因。 根據WHO定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是指在常溫下,沸點50℃—260℃的各種有機化合物。VOC按其化學結構,可以進一步分為:烷類、芳烴類、酯類、醛類和其他等。目前已鑒定出的有300多種。最常見的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二異氰酸酯(TDI)、二異氰甲苯酯等。 甲醛也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但甲醛易溶于水,與其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有所不同,室內來源廣泛,釋放濃度也高。因此,常把甲醛與其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分別闡述。除甲醛以外,絕大多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般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機溶劑。在室內它們各自的濃度往往不是很高,但是若干個VOC共同存在于室內空氣中時,其聯合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由于它們種類多,單個組分的濃度低,常用于TVOC表示室內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總量的。TVOC是衡量建筑物內裝飾裝修和家具等室內用品。對室內空氣質量影響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
室內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室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來源與室內甲醛類似,且更為廣泛,主要來源有:1、建筑材料、室內裝飾材料和生活及辦公用品。例如:有機溶劑、油漆、及含水涂料;2、家用燃料和煙葉的不完全燃燒,人體排泄物;3、室外的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等;影響室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的主要因數影響室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與室內溫度、相對濕度、材料的裝載度、換氣次數(室內空氣流通量)等因數有關。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室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過高時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輕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咳嗽、惡心、嘔吐、或呈酩醉狀;重者會出現肝中毒甚至很快昏迷,有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長期居住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的室內,可引起慢性中毒,損害肝臟和神經系統、引起全身無力、瞌睡、皮膚瘙癢等。有的還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影響性功能;苯和二甲苯還能損害系統,以至引發白血病。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兒童健康的影響 經國外醫學研究在證實,生活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環境中的妊婦,造成胎兒畸形的幾率遠遠高于常人,并且有可能對孩子今后的智力發育造成影響。同時,室內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造成兒童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兒童后天疾患的重要原因。三、vocs廢氣是什么廢氣?
VOC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普通意義上的VOC就是指揮發性有機物;但是環保意義上的定義是指活潑的一類揮發性有機物,即會產生危害的那一類揮發性有機物。
VOC廢氣處理有多種方式,催化燃燒,UV光氧活性炭一體機處理VOCs有機廢氣。
四、vocs廢氣處理標準?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一類常見的大氣污染物,產生于油漆生產、化纖行業、金屬涂裝、化學涂料、制鞋制革、膠合板制造、輪胎制造等行業。有害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主要包括丙酮、甲苯、苯酚、二甲基苯胺、甲醛、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等。
國家VOCS廢氣排放執行標準 目前,并沒有針對vocs廢氣排放標準的法規,皆遵循《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涂料、油墨及膠粘劑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4-2019)和《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7823-2019)三項強制性國標。
五、vocs與總vocs的區別?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于133.32 Pa、標準大氣壓101.3kPa下沸點在50~260℃以下且初餾點等于250攝氏度的有機化合物,或在常溫常壓下任何能揮發的有機固體或液體。
總VOCS是指一個固定的容積里、在某一個固定場地、或者某一個環境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全部量,就像就像TOC什么的!
六、voc廢氣包含哪些?
當前我國VOC廢氣排放涉及的行業非常廣,而且各個行業排放的VOC廢氣污染物成份復雜、種類繁多,主要包括碳烴化合物、苯及苯系物、醇類、酮類、酚類、醛類、酯類、胺類、腈、氰等有機化合物。
這些物質來自于食品、化工、塑膠、發電廠、汽車噴涂、印刷、醫藥、家具、電子、太陽能、焊接打磨等行業之中。
七、深圳vocs廢氣處理哪家強?
VOCs是空氣污染物,針對空氣整治,好一點的有深圳維拓環境。
八、湖北voc廢氣排放標準?
湖北大氣污染排放標準:二氧化硫小于50ml/Nm3,氮氧化物小于30ml/Nm3,灰塵含量小于10g/Nm3
九、有機廢氣VOCs處理有哪些工藝?
1燃燒法
燃燒法是指VOCs氣體在高溫和充足空氣下進行完全燃燒,分解成CO2和H2O。在處理石化、印刷、油漆生產和制藥等生產工藝產生的高濃度VOCs氣體時具有很高的效率。但如果廢氣中還有氯、硫和氮等元素,燃燒后會產生有害氣體,造成二次污染。燃燒法包括直接燃燒法、催化燃燒法、熱力燃燒法。熱力燃燒法指在處理低濃度廢氣時,還需加入助燃氣體來提升溫度,達到去除目的。催化燃燒法是使用催化劑來降低VOCs氣體燃燒所需要的溫度,且能重復利用燃燒產生的熱量,如Yang等研制的CuO/CeO2-ZrO2/TiO2催化劑,溫度達到270℃時可完全去除乙酸乙酯。催化燃燒法廣泛應用于煉焦、化工和金屬印刷等行業,具有較高的積極效益。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不斷開發新的催化劑,以達到節能和經濟的雙重效益。
2吸收法
吸收法是利用液體溶劑吸收廢氣中的VOCs,以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目前多以水、輕柴油作為吸收溶劑,該方法設備簡單,對低濃度VOCs廢氣的處理具有很好的效果。但要做好對吸收劑的處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岑超平等以檸檬酸鈉溶液為吸收液進行脫除甲苯廢氣的試驗研究,去除率達93%,并從飽和的檸檬酸鈉溶液中蒸餾回收甲苯,蒸餾后的吸收液還可重復使用,仍保持較高的吸收效率。
3冷凝法
冷凝法是最簡單的回收方法,該法的原理:通過將操作溫度控制在VOC的沸點以下而將VOC冷凝下來,從而達到回收VOC的目的。通常使用的冷卻介質主要有冷水、冷凍鹽水和液氨。通常該技術僅用于VOC含量高(百分之幾)、氣體量較小的有機廢氣的回收處理。其回收率與有機物的沸點有關,沸點較高時,回收率高;沸點較低時,回收效果不好。
由于大部分VOCs系易燃、易爆氣體,受到爆炸極限的限制,氣體中的VOC含量不會太高,所以,要達到較高的回收率,需采用較很低溫度的冷凝介質或采用高壓措施,這些都勢必會增加設備投資和提高處理成本,而且在通常的操作條件下,由于相平衡的制約,有機物蒸汽壓較高,故離開冷凝器的排氣中的VOC含量仍不能達到排放標準,該法一般不單獨使用,常與其它方法(如吸附、吸收、膜分離法等)聯合使用,這里不作詳細介紹。
4吸附法
吸附法早已用于VOCs的回收處理。尤其是活性炭吸附法已經廣泛應用于苯系物、鹵代烴的吸附處理。商業化的吸附劑有粒狀活性炭和活性炭纖維兩種,它們的吸附原理和工藝流程完全相同。其它的吸附劑,如沸石、分子篩等,也已在工業上得到應用,但因費用較高而限制了它們的廣泛使用。吸附法又分為固定床吸附法、流動床吸附法和濃縮輪吸附法。
十、VOCs廢氣處理工藝有哪些?
有機廢氣處理方法 1、冷凝回收法:把有機廢氣直接導入冷凝器經吸附、吸收、解板、分離,可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物,該法適用于有機廢氣濃度高、溫度低、風量小的工況,需要附屬冷凍設備,主要應用于制藥、化工行業,印刷企業較少采用。 2、吸收法:一般采用物理吸收,即將廢氣引入吸收液進凈化,待吸收液飽和后經加熱、解析、冷凝回收;本法適用于大氣量、低溫度、低濃度的廢氣,但需配備加熱解析回收裝置,設備體積大、投資較高。 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通過活性炭吸附廢氣,當吸附飽和后,活性炭脫附再生,將廢氣吹 脫后催化燃燒,轉化為無害物質,再生后的活性炭繼續使用。當活性炭再生到一定次數后,吸附容量明顯下降,則需要再生或更新活性炭。 活性炭是目前處理有機廢氣使用最多的方法,對苯類廢氣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對烴類廢氣吸附性較差。主要缺點是運行成本較高,不適合于濕度大的環境,但就目前市場應用來說,采用活性炭吸附最為常用。活性炭采用最多為:活性炭顆粒及活性炭纖維,采用活性炭顆粒價格比較便宜,但效果差些,相比來說采用活性炭纖維價格相對高些,效果好些。有機氣體專用活性炭 A.比表面積大,有效吸附量高。由于同樣重量的鑫森活性炭的表面積是煤質活性炭顆粒的近十倍,所以需要填充的活性炭的重量非常小,然而吸附效率卻非常高,根據所處理廢氣的有機氣體含量和其它物理特性的不同,吸附效率在85%至98%之間,多級吸附工藝可以達到99.99%,遠遠高于普通活性碳顆粒吸附法的最高吸附率88%,而且體積及總重量也都很小。 B.吸附﹑脫附行程短,速度快;脫附﹑再生耗能低。活性炭對有機氣體吸附量比普通顆粒狀活性炭(GAC)大幾倍至幾十倍,對無機氣體也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并能保持較高的吸附脫附速度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如用 水蒸氣加熱10-30分鐘,即可完全脫附,耐熱性能好,在惰性氣體中耐高溫1000℃以上,在空氣中著火點達450℃以上。 C.形狀可變,使用方便。有柱狀,球形顆粒,更換方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 D.可根據需要生產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專用活性炭;強度好,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3、直接燃燒法:利用燃氣或燃油等輔助燃料燃燒,將混合氣體加熱,使有害物質在高溫作用下分解為無害物質;本法工藝簡單、投資小,適用于高濃度、小風量的廢氣,但對安全技術、操作要求較高。 4、催化燃燒法:把廢氣加熱經催化燃燒轉化成無害無臭的二氧化碳和水;本法起燃溫度低、節能、凈化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積少、投資投資較大,適用于高溫或高濃度的有機廢氣。 5、吸附法: (1)直接吸附法:有機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可達95%以上的凈化率,設備簡單、投資小,但活性炭更換頻繁,增加了裝卸、運輸、更換等工作程序,導致運行費用增加。 (2)吸附-回收法:利用纖維活性炭吸附有機廢氣,在接近飽和后用過熱水蒸汽反吹,進行脫附再生;本法要求提供必要的蒸汽量。 (3)新型吸附-催化燃燒法:此法綜合了吸附法及催化燃燒法的優點,采用新型吸附材料(蜂窩狀活性炭)吸附,在接近飲和后引入熱空氣進行脫附、解析,脫附后廢氣引入催化燃燒床無焰燃燒,將其徹底凈化,熱氣體在系統中循環使用,大大降低能耗。本法具有運行穩定可靠、投資省、運行成本低、維修方便等特點,適用于大風量、低濃度的廢氣治理,是目前國內治理有機廢氣較成熟、實用的方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