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產能下降有什么影響?
一、中國鋼鐵產能下降有什么影響?
中國鋼鐵產能下降會帶動全球鋼鐵價格的上漲!中國鋼鐵產能世界第一,近期由于我國實行了節能減排的綠色環保政策,調控了鋼廠停產減產,穩定了國際鋼鐵的價格,現如今受全球新冦疫情減輕的影響,鋼鐵需求旺盛,必定造成鋼鐵價格上漲
二、股中國中冶的行情?中國中冶股每年股價?中國中冶明天會跌嗎?
最近幾天安永報告指出,在上半年,中國建筑業業績穩步增長,行業集中度更加的高了,中國中冶在建筑行業地位舉足輕重,這只股票怎樣呢,投資價值大不大呢,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解一下。在開始分析中國中冶前,我整理好的建筑裝飾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建筑裝飾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強的冶金建設承包商和冶金企業運營服務商,主要經營工程承包、房地產開發、裝備制造及資源開發業務。中國中冶累計114項工程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230項工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19項工程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獲冶金行業優質工程獎及冶金行業工程質量優秀成果獎718項。
簡單介紹中國中冶后,下面通過亮點分析中國中冶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技術優勢明顯
中國中冶擁有學科最為完善的冶金科學、部分機械科學和建筑科學應用研究體系,科研、設計類企業擁有11家,并且,此外還創建了17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就是以建筑工程、專有裝備制造為主要研究對象,實現單學科及多學科交叉的前瞻性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的水平,解決工程主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的能力具備了,因而持續提升核心技術能力,保持在行業內技術率先的程度。
亮點二:全球最大的主題公園建設承包商
在主題公園領域,中國中冶是全球最知名的主題公園建設承包商,創辦了國內唯一一家主題公園專業設計院,國內擁有主題公園設計施工總承包資格的企業只有它。2019年,成功簽約和中標了沈陽恒大文化旅游城童世界樂園主體及配套建設工程、滄州恒大文化旅游城主題公園工程、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項目-音視頻設計等重大項目。由于篇幅受限,更多關于中國中冶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中國中冶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從冶金工程市場來看:國家正在對冶金行業產能過剩進行調控,以及新環保法政策也在大力推進,國內現在已經跨過了鋼鐵行業大規模、高強度建設期。后期鋼鐵冶金工程將把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產業升級作為工作重點,業主也更喜歡一站式快速與高質量的增值服務及完整的解決方案,并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從非冶金工程承包市場來看:隨著國家深化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規劃的有效實施,國內基礎施設建設和城鎮化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
根據上述分析,建筑行業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需求相當廣闊,中國中冶實力尤為雄厚,技術先進,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如果想更準確地知道中國中冶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中國中冶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中國中冶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準,請點擊查看
三、再生資源回收該如何發展?
再生資源回收重中之重是要找到能夠適合市場發展的回收模式。而這其中又涉及不同的再生資源,因品類特點致使回收模式不盡相同。循環經濟模式就是將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貫徹運用到各個行業生產全流程和物質全生命周期,形成各行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經濟技術范式。
此外,政府在全流程成本核算基礎上要優化回收與處理費用補貼,通過市場牽引和價格倒逼機制提高分列效率,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再生資源回收與垃圾分類處理協同發展。
擴展資料:
再生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再生資源回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也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重要抓手。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等“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總體布局,提出“綠色、循環、低碳”三個發展的統籌和新“四化”建設,為我國低值再生資源產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如今仍面臨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總體效益較低、行業技術含量有待提升、受政策影響較大等難題。下一步,需要完善法規政策,加強標準體系建設,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賦能,提升行業的數字化水平。
國家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調查員李嘉建強調,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三者并不沖突。三個發展的本質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再生金屬優勢明顯
節能減排效益突出
我國要大力發展再生金屬循環利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實行節能減排,降低單位能耗,減少碳排放。再生金屬的節能減排效益十分突出。根據有色金屬協會和再生金屬分會的統計,生產1噸原生銅金屬量的綜合能耗為1444千克標準煤,而生產再生銅的能耗為390千克煤,節約煤炭1054千克。生產1噸原生銅金屬量的水耗為396.5立方米,而生產再生銅的水耗僅為2立方米,節約水資源395立方米。此外,1噸再生銅減少固廢排放380噸,減少SO2排放量0.137噸。
與生產原生金屬相比,生產1噸再生鋁相當于節能3443千克標準煤;生產1噸原生鉛節能659千克標準煤。與使用鐵礦石相比,使用廢鋼鐵直接煉鋼可節約能源60%,其中每用1噸廢鋼可少用1噸生鐵,可節約0.4噸焦炭或1噸左右的原煤,可減少1.7噸精礦粉的消耗,減少4.3噸原礦的開采,減少2.6噸鋼鐵尾礦渣的排出。
生產成本較低
從生產成本看,再生金屬的生產成本同樣是大幅低于原生金屬的。據統計,再生銅(廢銅-電解銅)生產加工成本約為1000元/噸,再生鋁(廢鋁-鋁合金)生產加工成本約為400元/噸,再生鉛(廢鉛-鉛合金)生產加工成本約為2000元/噸。原生銅(礦山-電解銅)生產加工成本約為4000元/噸,原鋁(鋁土礦-電解鋁)生產加工成本約為14000元/噸,原生鉛(礦山-精鉛)生產加工成本約為3000元/噸。再生銅、鋁、鉛的生產加工成本分別僅為原生金屬的25%、2.86%和66.7%。
再生金屬產量逐年增加
根據商務部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9》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為1410萬噸,同比增長2.6%。其中再生銅產量325萬噸,同比增長1.6%;再生鋁產量695萬噸,同比增長0.7%;再生鉛產量225萬噸,同比增長9.8%;再生鋅產量165萬噸,同比增長3.0%。目前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已經連續8年超過1000萬噸,2019年達到1437萬噸。據再生金屬分會初步測算,2019年,國內再生銅和再生鋁原料回收量分別達到215萬噸和607萬噸(金屬量),分別占再生銅和再生鋁原料供應量65.2%和83.7%。由此可知,國內再生有色金屬原料不是絕對短缺而是相對短缺。受疫情影響,加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汽車銷量銳減,再生鋁和再生鉛產業也會受到較大沖擊。
廢鋼鐵
根據國際回收局的統計數據,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廢鋼消費國,2019年中國廢鋼消費量飆升15%至2.16億噸,而2018年的廢鋼消費量為1.88億噸。2019年,中國鋼鐵業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國鋼鐵生產中使用的廢鋼比例攀升至21.7%,大多數轉爐鋼廠都積極增加廢鋼的使用量,廢鋼/粗鋼比目前為20.2%。
再生銅
中國再生銅行業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中國銅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產量規模來看,2013-2019年中國再生銅行業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9年,中國再生銅供應量為330萬噸,所占銅供應量的比重為23.3%。其中,國內回收再生銅約為213.5萬噸,占再生銅供應量的約為67%。
再生鋁
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循環經濟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形式,我國再生鋁產量持續上升,2019年我國再生鋁產量達到了715萬噸,再生鋁已經成為中國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近年來我國再生鋁行業發展較快,但整體上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19年我國再生鋁產量僅占鋁產量的16.95%,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我國再生鋁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較為廣闊。
再生鉛
根據商務部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9)》,我國再生鉛產量225萬噸,同比增長9.8%。一方面因為近年國內鉛酸蓄電池產量連續穩步增長,對于再生鉛生產而言,原料供應有所保障。另一方面,在國家環保力度加強的壓力下,不少再生鉛企業也進行了技術改革,為再生鉛的穩定生產奠定了基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再生鉛產量237萬噸,同比增長5.3%。我國汽車和電動車保有量不斷上升,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廢鉛蓄電池回收和再生鉛行業具有重要作用。發展到現在,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市場仍處于混亂的狀態,再生鉛行業的政策、標準、管理細則尚不完善,行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再生鋅
再生鋅是由鍍鋅生產過程中鋅渣和廢鋅合金材料或含鋅的廢料,經重新熔化提煉而得到的鋅合金或鋅金屬,也是金屬鋅的一個重要來源。2019年8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9年第29號文件,批準了436項行業標準,編號為YS/T1343-2019的《鋅冶煉用氧化鋅富集物》標準位列其中,將于2020年1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的制定對于氧化鋅富集物的資源化利用和以氧化鋅為原料的再生鋅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再生鋅市場發展還較為落后,與再生銅、再生鋁等差距較大。2019年,我國再生鋅產量145萬噸,同比下降12%。再生鋅市場發展滯后一方面是由于鋅用途分散;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對再生鋅產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隨著環保常態化,鋅資源再生量增加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需求。
金屬再生產業機遇、挑戰并存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也是一場始料不及的考驗,不僅給我國再生金屬產業帶來了短期的巨大沖擊,也暴露了產業長期以來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如產品結構單一、產品利潤率低等。
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巨大的前進勢能。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終將過去,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的節點,未來,我國金屬再生產業仍擁有較大發展機遇。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