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等離子體+催化劑凈化技術用于VOC治理,凈化原理是什么?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污染物的原理為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量高能電子轟擊污染物分子,使其電離、解離和激發;然后引發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安全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成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物質,從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對大氣量、低濃度的污染氣體有較高的處理效率,是性價比非常高的有效處理技術。該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設備適應性強、占地面積小、便于操作控制、開停方便、與噴漆工藝同步、可根據污染物源強和排放要求進行升級等優點。
單一等離子體處理有機廢氣效率較高且副產物較少,不會造成二次污染,但其較高的能耗和較低的能量效率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難題,等離子復合光催化可以彌補其缺點。等離子體催化劑選用TiO2,其為寬禁帶(Eg=3.2eV)半導體化合物,只有波長較短的太陽光才能被吸收,激發其活性,所以設計反應裝置的時候需要添加紫外光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