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的兩條主線是什么?
生態文明建設的兩條主線是什么?
在決策層力推生態文明建設之下,各部委將打出一套“組合拳”。5月7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發布會,就《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包括發改委、財政部、環保部、國土部、林業局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悉數到場。
業內認為,各部委分工落實,將打開綠色環保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相關上市公司將從中獲益。
部委表態: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
作為我國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意見》列出了明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據悉,目前國家多個部門根據分工,正在制定落實方案或出臺政策,或出臺相應的量化目標,使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
“《意見》有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梳理了一百多項工作任務,下一步把這些任務分解到相關部門,認真地抓好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說。
“‘十二五’期間預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積1000萬公頃,‘十三五’期間再治理1000萬公頃。到2020年,將完成我國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積一半以上。”國家林業局計財司副司長張艷紅說。
財政部經建司副司長孫志稱,近年來財政部一直在加大對生態環境投入。同時,積極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實施了煤炭資源稅的從價計征改革,調整了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和稅率,更好地發揮稅收杠桿的調節作用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下一步財政部將突出財政資金支持重點。重點加大對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他表示,財政部將繼續強化對節能減排新能源發展的引導,和發改委等部門一起推進節能減排的綜合示范。
財政部還將推進環境保護的費改稅,同時在實施好煤炭、天然氣、石油資源稅從價計征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的范圍。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中國是什么時候開始的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簡稱EMC)是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基于市場的全新節能項目投資機制,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登陸中國,在北京、遼寧、山東成立的三個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經幾年運行,其內部收益率都在30%以上,且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運作的節能改造項目非常受實施企業的歡迎,所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99%以上獲得了成功,取得了很好的節能效果。眼下,基于簡能(SECOING)高壓HID氙氣燈為載體的照明節能改造最流行的模式便是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也被稱作是最佳、最完整的城市節能減排解決方案。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