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體公司排名?
一、中國氣體公司排名?
1、昊華科技
昊天科技的前身是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科股份)。1999年8月5日正式注冊成立,電子特氣業務主要由旗下黎明院和光明院承擔,光明院以氫化物氣體為主,如硫化氫;黎明院以氟化氣體為主,主研氣體六氟化硫、三氟化氮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中,電子級六氟化硫國內占比達七成,三氟化氮占比達三成。
2、中船重工718所
七一八研究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旗下的研究所,1966年成立,目前,電子特氣材料是其主攻方向之一。公司產品三氟化氮、六氟化鎢及三氟甲磺酸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占率排名第一,而且暢銷海外20多個多家和地區。
3、北京綠菱氣體科技有限公司
2001年成立,在北京建造了一個約6000余平方米的特種氣體加工廠,公司全套引進美國氣體制備設備和管理理念,致力于特氣的國產化,已成功開發出純度為99.999%的六氟化硫、四氟化碳、八氟環丁烷、三氟甲烷和一氧化碳,并投入批量生產和銷售。
4、南大光電
創立于2000年底,以LED氣體為立足點,主攻集成電路特氣,旗下產品MO源,在國內外LED氣體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借力公司在LED行業的領先優勢,南大光電的半導體制造電子特氣產品,取得了國內第一的市場份額,并且通過中芯國際部分驗證工作,打破了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5、巨化集團
成立于1998年,2014年正式成立了電子特氣籌備組,并設立子公司博瑞電子用以專門研究電子特氣的生產與銷售,在自身投入巨大的同時也積極展開對外合作,與日本中央硝子一起展開六氟化鎢等系列高純電子氣體的生產和銷售業務;目前,公司已逐步轉型為中國氟化工領先企業。副標題#e#
6、華特氣體
全稱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專業從事氣體及氣體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特種氣體及相關設備供應商之一。
7、金宏氣體
公司全稱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旗下有大宗氣體、電子特種氣體兩大類百余種產品,高純氨氣和氫氣是金宏氣體電子特氣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與其他公司不同,金宏為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所有發展階段提供眾多氣體產品和一站式用氣解決方案。
8、和遠氣體
成立于2003年,家致力于各類氣體產品的生產與服務,以大宗空分氣體為主體,特種氣體主要包括氫氣、氦氣等。
9、凱美特氣
成立于1991年,是中國國內化工尾氣分離行業的龍頭。2017年9月,公司電子特種氣體分公司總投資為30975萬元,已于2020年初目前已完成工程主體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將進入試生產階段。
10、三孚股份
成立于2006年,是國內較大的三氯氫硅生產基地之一。
二、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
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一覽 1、金發科技: 新型材料發展值得期待。公司現有3萬噸可降解塑料已經實現量產,同時耐高溫尼龍以及碳纖維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我們認為公司新材料生產能力已經逐漸成熟,面臨最大的問題將是市場開拓的問題,一旦產品被下游市場接受,或者可降解塑料應用獲得政策大力扶持,公司新型材料業務有望迎來大幅增長。 2、海正藥業: 海正集團控股子公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于2008 年建成國內規模最大,年產 5000噸的聚乳酸(PLA)生產線。目前 CargillDow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 PLA 產能 14 萬噸,但年產量也僅有8萬噸左右的規模,且由于CargillDow 公司利用美國充足的玉米供給,將 PLA的價格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故預計海正生物的盈利能力一般,且目前集團公司沒有將海正生物放入上市公司的動作。 3、齊翔騰達: 目前公司的生產裝臵均是以碳四烯烴為原料,僅占公司采購碳四原料總量的40%左右,而剩余的烷烴部分沒有進行深加工,每年大約有超過45萬噸的低碳烷烴“下腳料”(異丁烷和丙烷)作為燃料氣出售,產品附加值低。為了充分利用碳四原料,完善碳四深加工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公司將推進產業鏈的進一步擴展和延伸以及產品的升級和結構優化。2013年將會有年產5萬噸丁二烯改擴建項目、年產5萬噸稀土順丁橡膠項目、年產10萬噸順丁烯丁二酸酐項目等圍繞碳四產業鏈的項目相繼投產。 4、彩虹精化: 降解材料、再生塑料、空氣凈化業務快速推進。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行業中擁有自主開發的淀粉基、PLA、PBS生物降解塑料技術,目前已批量生產。空氣凈化業務已投放市場的項目有:室內空氣凈化達標保證方案,汽車室內空氣凈化達標保證方案,家用、車用、商用、醫用等專業凈化器,汽車尾氣凈化系統方案等。再生塑料也是新增業務,公司擁有多項自主開發的改性技術,去年實現營業利潤450萬元。 5、揚農化工: 如東基地項目奠定長期增長如東基地現有的5個產品(賁亭酸甲酯、聯苯菊酯、麥草畏等三個產品為現有產能擴張,氟啶胺、抗倒酯等兩個新產品盈利水平高)順利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億元。如東基地作為公司未來戰略重點,目前占地僅200畝,公司未來有可能如東基地繼續拿地,進一步擴張。 6、ST鑫富: 2009 年通過公開增發募集資金投資了包括年產 20000噸全生物降解新材料(PBS)的項目等兩個募投項目。07年建成 3000噸中試產能,一直在改進和優化。目前在新建萬噸級產能,建成后穩定性和均勻性應有進步。公司市場主要是出口,如果目前建成的 1萬噸產能產銷率達到 100%,理論上可以有 4 億收入,1.2億利潤,但能否達成收入還要取決于公司的銷售能力、國際認證及專利情況等諸多方面。 7、大東南: 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龍頭企業。發行人的主營業務系國家發改委重點扶持項目——可降解再利用新型塑料包裝材料和塑料包裝制品的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為BOPP薄膜、BOPET 薄膜及CPP 薄膜,其中BOPP 薄膜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及毛利比率分別為55%、54%。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