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資源和環境如何保護?
一、珠峰資源和環境如何保護?
珠峰資源和環境需要得到切實有效保護。1、近年來旅游業的發展導致珠峰登山量大幅增加,增大了垃圾、人口壓力、生活污水、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2、由于珠峰海拔較高,山頂氣候極端惡劣,不斷變幻的天氣情況可能會造成破壞山區生態平衡的氧氣匱乏和自然災害。1、應制定嚴格的政策,對珠峰的旅游人數進行限制。2、呼吁登山者們愛護環境,提供一些完善的環保設施和生活設施。3、珠峰保護也需要跨區域合作,對保護珠峰所在的生態環境進行考慮和維護,一些多邊機構應該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加強珠峰和羌塘無人區保護。
二、怎樣保護大氣和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我們因該這樣保護水資源:
1,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自覺樹立節水意識:用洗菜、洗衣服的水沖廁所,使用節水龍頭并養成隨手關緊水龍頭的習慣。
2,企業生產要實行節能減排,利用先進技術,循環用水,防止水污染。
3,政府要大力宣傳,積極倡導,建立全民節水意識,建立建全相關法律以及各種賞罰制度。
4,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5,養成好習慣。學會廢水的二次利用,可以將洗菜水用來澆花。
3、使用節水器具。農村澆灌安裝滴水灌溉設備。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許多人把地球想象為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積覆蓋水。其實,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將近70%凍結在南極和格陵蘭水污染資料的冰蓋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層地下水,難以開采供人類使用。
江河、湖泊、水庫及淺層地下水等來源的水較易于開采供人類直接使用,但其數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約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全球每年水資料降落在大陸上的降水量約為110萬億立方米,扣除大氣蒸發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徑流量約為42.7萬億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計算,每人每年可獲得的平均水量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斷增加,這一平均數已較1970年下降了37%。
三、環境保護節約什么資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資源不足以及生態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顯現——電力持續短缺、煤炭供應緊張、石油價格飆升、天然氣出現季節性短缺、環境污染程度加深……巨大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環保壓力迫使我們必須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道路。
第一,政府引導全社會樹立節約資源的觀念 。
我國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不到1/2,森林不到1/7。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資源短缺都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不考慮的一件大事。正因如此,國家把節約資源確定為基本國策。07年夏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內的單位,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個體工商戶”除某些特殊情況外,“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攝氏度,冬季室內空調設置不得高于20攝氏度”。通過空調限溫這一細節希望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效法,再放大為全民節約資源的共同行動,使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深入人心,蔚成風氣。節約資源,各級政府都應該作表率。節約資源的國策是政府定的,落實這個國策也需要政府做大量工作。身教重于言傳。政府機關在每件具體事務中注意節約,利于引導全社會樹立節約資源的觀念,培育人人節約資源的社會風尚。
第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世界環境日07年新主題:冰川消融 后果堪憂 。 地球變暖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有共同的義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根本上扭轉地球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溫室氣體其中危害巨大的是汽車的尾氣排放。 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在1943年發現空氣中有一種微白的薄霧,有時 帶有黃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淚,這種薄霧日趨嚴重,但直到10年后才 找到真正的禍首——汽車。汽車排放的廢氣數量急劇增長,使汽車尾氣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車,提倡乘坐公共汽車、步行和騎自行車。
第三,重視垃圾的回收和處理。
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字,目前全國每年垃圾總量約5億噸,價值250億元,其中32%為生物垃圾,18%為塑料垃圾,8%為紙垃圾,4%為紡織品,3%為金屬,1.5%為玻璃制品,而這些占量2/3以上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一噸廢紙可造紙800公斤;一噸廢塑料可煉汽油700公斤;易拉罐和玻璃瓶再生可節約物質成本的90%以上;一次性木筷可以用來造紙;生物垃圾可制成優質肥料;不能回收的紙屑、布頭等仍可燃燒發電。因此垃圾是害也是寶。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是終將有一天可以使用的原料礦藏。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實現垃圾最少排放和資源最佳循環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為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建立循環型社會形態的一種必然選擇。作為綠色校園的創建者,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行動起來,將垃圾分類存放,用實際行動保護好提供我們學習的綠色家園,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第四:減少塑料污染,提倡綠色購物。
我們去商店或農貿市場購物,幾乎每樣物品都會隨贈一個塑料袋, 回到家后,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進垃圾箱。作為垃圾,塑料袋離開了我們的家,但是它們并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隨處可見塑料袋在空中飛舞,降落在樹枝上、河流中,影響衛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數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為嚴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進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如果使用更加環保的菜籃子和布袋子購物買菜,那么不但減少了塑料制品對環境的污染,而且節約了資源。德國年輕人正以挎 布袋購物為榮,讓我們也來追隨這種 “綠色時尚”吧。
第五: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環境的保護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很多事情我們能夠做到,如:必須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者容器內,特別是不要亂扔廢電池,因為一節廢電池中所含的重金屬,如果流到清潔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厲害的。節約用水,在刷牙時,請關閉水龍頭。 在學習中,要盡量節省文具用品,杜絕浪費,比如,鉛筆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費了鉛筆就等于毀滅了森林。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泡沫飯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紙飯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來替代,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產生。
同學們,我們是地球的小主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通過我們的努力,使祖國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也無論是家庭、國家,還是世界,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四、如何保護資源?
資源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和寶貝。它屬于國家資源部依法依規統一管理,資源按照用途可分為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我國制定了許多具體的法律和法律來保護資源,如《土地法》《礦產資源保護法》《水利資源法》《草原保護法》等。我們要堅持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并進的原則。在發展經濟時,首先得要保護有限的資源,不能以破壞資源為代價,來發展一方經濟。必須做到保護資源優先,科學論證,保護式,節約式,盡可能不破壞資源,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又快又好地發展經濟。
五、農業環境其主要組成要素有大氣環境,水體環境土地資源環境和聚落環境?
農業環境是指影響農業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農業用地、用水、大氣、生物等。
農業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中國法定環境范疇。
農業環境由氣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為因子所組成。每種環境要素在不同時間、空間都有質量問題。
當前中國農業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是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六、作為高中生如何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
1.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樹立愛自然、愛環境、講衛生的良好環境道德,并處處去影響他人,帶動他人共同愛護環境、保護環境。
2.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努力促進環境改善。-種是直接參與的方式,另--種則是以間接接的方式來推動環境保護。
3.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在我國,有許多中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承擔起了監督污染、保護環境的責任。
4.做好宣傳工作,喚起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作為中學生,既要做保護環境的衛士,又要做宣傳環保的使者。》
七、人力資源環境保護包括?
1、防止污染:防止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化學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破壞: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3、自然保護: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于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
八、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原則?
綠色原則,又稱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原則,也稱為綠色原則,要求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的時候,要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實現人與資源關系的平衡,促進人與環境和諧相處。
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原則是民法典六個基本原則里的最后一個原則,也是新創立的一個原則。它的確立,在民法典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回應當前我們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質環境的迫切需求,實踐綠色民展理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代際公平。
九、關于保護資源環境的作文提綱?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中心:號召大家關注生存環境,引起重視,改變觀念和自身行為,努力維護和更新生存環境.
第一段:為什么要保護環境?從近年來環境惡化形勢分析,從環境惡化現狀分析,從環境未來預計分析.
第二段:怎么保護環境?分為水、電、油等等方面說,倡導低碳、綠色生活.
第三段:為什么要從我做起?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實際作用,不這樣,是空話.
第四段:怎樣從我做起?時時處處事事分開說.結尾來句鼓勵的話.
十、政治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義?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節約資源有利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子孫后代對資源的需求。保護環境,可以使人民呼吸新鮮的空氣、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飲用干凈的水,努力使我們的天更藍、水更綠、人民生活更美好!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