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大氣層有多厚? 地球有多厚?
一、地球的大氣層有多厚?
大氣層又稱大氣圈,是因重力關(guān)系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
在離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巖石中也會有少量氣體,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一個組成部分。
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為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這些混合氣體被稱為空氣,地球大氣圈氣體的總質(zhì)量約為5.136×10^21克,相當于地球總質(zhì)量的百萬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圍內(nèi)。
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對流層范圍內(nèi),根據(jù)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和運動特征,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氣層、增溫層等。
二、地球有多厚?
01
赤道半徑是6378千米,南北極半徑是6357千米。也就是說,從地球表面赤道上的一點,穿透地心到地球另一面對應(yīng)的一點,有12756千米;從北極點穿過地心到南極點,有12714千米。
地球由三個同心球?qū)咏M成:地核、地幔和地殼。
地殼
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有機生命)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chǎn)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xiàn)出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因而地殼的厚度并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我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地幔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巖物質(zhì)構(gòu)成,這是地球內(nèi)部體積最大、質(zhì)量最大的一層。
地核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nèi)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zhì)大致成液態(tài),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nèi)地核是一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zhì)大概是固態(tài)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gòu)成。
三、地球大氣層密度多少?有多么厚?
空氣摸不著、看不見、聞不到,只有當風吹過的時候我們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這虛無縹緲的空氣對于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刻也離不開。
地球上的空氣圍繞在地球的上空,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大氣層。科學家稱地球大氣層是“細細的藍線”。它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地球大氣層密度多少?它有多厚呢?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圖示:地球大氣層“細細的藍線”
地球大氣層密度
密度的概念我們在物理課中都學習過,就是單位體積內(nèi)的物體的質(zhì)量。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也是有質(zhì)量的。那么一立方米的空氣有多重呢?空氣的密度是隨著溫度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我們就給一個標準條件下的地球大氣的密度,那就是在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空氣的密度是1.29千克/立方米。
我們把空氣密度和地球上一些常見的物質(zhì)密度比較一下。水在4℃的情況下密度最大是1000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是空氣密度的775倍!金屬鐵的密度是7.8噸/立方米,更是空氣密度的6046倍!看來空氣的密度真的是非常的小啊!
圖示:地球大氣層
這是地球大氣層最底部的密度。隨著地球大氣層高度的不斷上升,空氣密度也會越來越低。到了地球大氣層的外層,那里的空氣密度只有地球表面海平面處的一億億分之一。
地球大氣層厚度
地球大氣層密度數(shù)值這么小,可是地球大氣層算是非常厚的了,因此地球大氣層又有非常驚人的質(zhì)量。地球大氣層的質(zhì)量大約是6000萬億噸!
地球大氣層有多厚?換句話說,天有多高?。地球大氣層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顯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因此從下往上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其中最外面的一層就是散逸層。這里是地球大氣層向外太空過渡的地方,大氣已經(jīng)極其稀薄。通常認為從地球表面往上1000公里處就是大氣層的最外邊緣了。因此大氣層的厚度被定義為1000公里。
圖示:地球大氣層分層結(jié)構(gòu)
其實地球大氣層和外太空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距離地球63萬公里的地方仍然后空氣分子的存在。不可思議吧,原來月球?qū)嵲诘厍虼髿鈱又羞\行著呢?但這里雖然后空氣分子的存在,但是已經(jīng)和真空沒有多大區(qū)別了。當然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氣層厚度了。
總結(jié)一下,地球大氣層密度是1.29千克/立方米,地球大氣層的總質(zhì)量大約有6000萬億噸,厚度有1000公里。
四、金星大氣層有多厚?
約68千米。
金星大氣層結(jié)構(gòu)是指金星的一個探測器測出有四層云層:上.云層為布丁狀云層,高度為68-58千米; 中間云層,高58~52千米;下部濃云層,高52-48千米; 下部薄霧層,高48-31千米。31千米以下的大氣層特別晴朗。此外,在其他地方還發(fā)現(xiàn)一個上部薄霧層。
金星大氣層是由俄羅斯科學家于1761年在圣彼得堡觀測金星凌日時發(fā)現(xiàn)的。它比地球大氣層更為厚重與濃密,其表面溫度,而氣壓則為93大氣壓,主要為二氧化碳所構(gòu)成。金星的大氣層中有硫酸形成的不透明云,因此在地球或金星環(huán)繞探測器上不可能以可見光觀測金星表面。金星表面的地形是以雷達成像的方式探測得知。金星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組成,以及少許痕量氣體。
五、聚苯板保護層多厚?
聚苯板是用作防水層的保護層,全稱 聚苯乙烯 泡沫板,又名泡沫板或 EPS板 。是由含有揮發(fā)性液體發(fā)泡劑的可發(fā)性聚苯乙烯珠粒,經(jīng)加熱預(yù)發(fā)后在模具中加熱成型的具有微細閉孔結(jié)構(gòu)的白色固體。
地下室外墻防水保護層采用厚50mm的聚苯板,容重不小于20kg/m3,聚合物粘結(jié)砂漿粘貼。
六、屋頂保護層多厚?
如地下室外墻防水層的保護層可以是25~50mm厚擠塑型聚苯板,也可以120~240砌體保護墻等等。 如地下室頂板,可能要開車、種植,保護層一般會采用細石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厚度50~300mm都有可能。 不上人屋面防水保護層,如果采用TPO等抗紫外線老化性能較好的材料時,可以不做保護層,一般防水層上面可以用15~25mm水泥砂漿保護。 上人屋面防水保護層,一般采用40厚C20配筋細石混凝土保護。
七、地球的巖石圈有多厚?
地球地殼的厚度約為33千米。
1、地殼是地球表面的一層薄殼,其厚度大致為地球半徑的1/400,但各處厚度不一,大陸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則只有約7km。一般說來,高山、高原部分地殼最厚,如我國青藏高原地殼最厚可達70km。
2、地幔 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 2800 余千米。1914年,B.古登堡根據(jù)地震波走時測定地核和地幔之間的分界面深度為2900千米,這個數(shù)值相當準確,與新近算得的數(shù)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個地震波的低速層,低速層之上為相對堅硬的上地幔的頂部。通常把上地幔頂部與地殼合稱巖石圈。全球的巖石圈板塊組成了地球最外層的構(gòu)造,地球表層的構(gòu)造運動主要在巖石圈的范圍內(nèi)進行。
3、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 、 鎳元素組成 ,半徑為3480千米 。1936 年 ,I.萊曼根據(jù)通過地核的地震縱波走時,提出地核內(nèi)還有一個分界面,將地核分為外地核和內(nèi)地核兩部分。由于外地核不能讓橫波通過,因此推斷外地核的物質(zhì)狀態(tài)為液態(tài)。
八、承重墻保護層有多厚?
答:國家規(guī)定的房屋承重墻的最低厚度是160mm。
無端柱或翼墻的一字形剪力墻的數(shù)據(jù)是,短肢剪力墻的界面厚度不得小于200mm。二級抗震要求:20,不應(yīng)小于層高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2,且不小于200mm:底部加強1/25,一般都是剪力墻。
根據(jù)JGJ3-2002,底部加強部位不應(yīng)小于層高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2。
九、早上的太陽穿過大氣層有多厚?
太陽大氣的溫度在光球500km之上的色球邊緣溫度最底約4500km,然后隨高度增長,在過渡區(qū)溫度迅速增長,在10000km高度的日冕區(qū)底層邊界,溫度已達到10的6次方以上.
一、光球
太陽光球?qū)釉谔枌α鲄^(qū)之上,是太陽大氣的最底層,厚約500km.光球?qū)游镔|(zhì)的平均有效溫度為5780k,可是太陽的溫度隨著高度由內(nèi)向外逐漸降低,在光球與色球交界處,溫度降至4000k~4600k.光球發(fā)出的可見光最強.地球獲得的太陽光和熱的能量基本上是由光球發(fā)出.
(相關(guān))
臨邊昏暗
光球的中心區(qū)域亮于邊緣,這叫做臨邊昏暗現(xiàn)象.
太陽黑子
在光球上看到的暗斑叫太陽黑子.黑子的溫度比周圍光球的溫度底,大約只有4500k.黑子是強磁場區(qū),磁場強度約0.35~0.45T.
光斑與米粒組織
太陽光球上除了黑子以外還有溫度比光球溫度高100k左右的光亮區(qū)域,叫光斑.光斑具有不同形式的纖維狀結(jié)構(gòu).
光球
上有一些像米粒似的氣團叫米粒組織,尺度大的叫超米粒組織,超粒組織的尺度約為30000km左右.
二、色球
光球上面的大氣層為色球?qū)?色球?qū)颖裙馇驅(qū)雍?約為1500km,它的內(nèi)半徑約696500km.色球內(nèi)各種物理參數(shù),包括密度,電離度和各種物理過程,在色球?qū)硬煌叨忍幱诖嬖谥薮笞兓?
三、日冕
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可以延伸到幾個太陽直徑,甚至更遠。它的亮度僅為光球的百萬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時或用特制的日冕儀才能看見。
十、地球的地滿有多厚?
如果用科學的說法來說的話,地的厚度應(yīng)該是地球的直徑,關(guān)于天的高度,現(xiàn)在科學家已經(jīng)用科學的方法觀測到100萬光年的距離,還沒有看到宇宙的邊緣,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觀念應(yīng)該是天有無限高(最起碼是應(yīng)該大于100萬光年)。
地球的厚度約12742千米。
地球并非完美的球體,而是南北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圓體,所以,地球厚度沒有確定的數(shù)值。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直徑約12742千米。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自西向東自轉(zhuǎn),同時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現(xiàn)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統(tǒng)。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nèi)部有核、幔、殼結(jié)構(gòu),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