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的工業減排
一、節能減排的工業減排
根據調查,各行業的余熱總資源約占其燃料消耗總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熱資源約為余熱總資源的6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
政府已將“余熱余壓”利用工程列為“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節能減排已成為整個社會的共同任務。余熱余壓利用工程包括在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改造和建設純低溫余熱發電、壓差發電、副產可燃氣體和低熱值氣體回收利用等余熱余壓余能利用裝置和設備。
隨著工業企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作的推進和技改項目的相繼啟動,并隨之興起一批像山東耀通節能公司,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必將會在節電、節水、節氣、余熱利用等領域中發揮出更多、更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1年底,鋼鐵行業共建成燒結機煙氣脫硫裝置317臺套,占全部燒結機臺數的25.6%;脫硫燒結機總面積達到47295.8平方米,占全部燒結機總面積的36.3%;鋼鐵行業燒結機煙氣脫硫裝置總投資約120億元。在當前全國燒結單機平均面積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加強燒結煙氣高水平脫硫專項技術裝備的研究開發,盡快解決燒結機脫硫問題,已成為鋼鐵行業實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目前燒結脫硫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成熟燒結脫硫技術;多種污染物綜合防治未引起重視;副產物利用難度大,存在二次污染隱患;脫硫裝置投資大,占燒結機總投資的20%~50%;噸燒結礦脫硫運營成本高,等等。
“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減排將成為重點。我國現有燒結機1200余臺,而我國已建設脫硫裝置的燒結機只占到總量的25%左右,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硫工作仍亟待進一步推廣。
工業燃氣的使用要想做到真正的節能減排,最好是使用天然氣,而天然氣的使用以神麒增效天然氣切割效果最好,節能減排貫徹落實的比較到位。 “十一五”以來,水泥行業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總體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推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2009年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重達到70%;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余熱發電技術等一批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水泥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噸水泥綜合能耗明顯降低,顆粒物排放總量不斷減少,年消納、利用各類工業廢棄物超過4億噸。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水泥行業作為我國主要的高能耗、高排放產業,是工業領域節能減排的重點和難點,其節能減排效果對完成我國能源消耗目標、工業可持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已成為水泥行業面臨的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
二、國家政策新建項目五低兩高是指什么?
一要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2010年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2500萬噸、煉鋼600萬噸、水泥5000萬噸、電解鋁33萬噸、平板玻璃600萬重箱、造紙53萬噸。對未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暫停項目環評、供地、核準和審批;對未完成任務的企業,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投資項目,不予批準新增用地,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二要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不再審批、核準、備案擴大產能項目,未通過環評、節能審查和土地預審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落實限制“兩高”產品出口各項政策,控制“兩高”產品出口。 三要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中央安排833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以及污染治理等建設。各地區節能減排專項資金要向能直接形成節能減排能力的項目傾斜。 四要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加強用能管理。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壓縮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用電。取消一些地方對高耗能企業實行的電價優惠政策,嚴格執行高差別電價。 五要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突出抓好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確保形成2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加強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管。 六要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2010年底,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達到95%以上,對客車實載率低于70%的線路不得投放新的運力,2010年公共機構能耗指標比去年降低5%。七要大力推廣高效節能產品。繼續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全面推廣高效節能空調、節能汽車、節能電機,推廣節能燈1.5億只以上,東中部地區和有條件的西部地區城市道路、公共場所、公共機構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八要堅決查處違規亂上項目、嚴重浪費能源資源和污染環境等行為。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
三、公共機構節能最早是在哪年十大節能工程
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于2005年啟動,通過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十一五”期間,預計可實現節能2.4億噸標準煤(未含替代石油),對實現“十一五”單位GDP能耗降低目標的貢獻率近40%,對實現“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將發揮重要作用。
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所需資金主要靠企業自籌、金融機構貸款和社會資金投入解決。為調動企業、金融機構和社會資金對節能項目投入的積極性,加速推進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加快高效節能產品的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盡快形成穩定的節能能力,“十一五”期間,國家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中的重點項目和示范項目及高效節能產品的推廣。國家除了安排引導資金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外,還將通過價格機制、稅收等政策引導投資。
鏈接
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包括: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工程;區域熱電聯產工程;余熱余壓利用工程;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能量系統優化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綠色照明工程;政府機構節能工程;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