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覆蓋的行業范圍包括
全國碳市場覆蓋的行業范圍包括
全國碳市場覆蓋的行業范圍包括: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森廳和國內民用航空。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慧輪力、航空八大重點行業被納入到碳排放權交易的范圍,全國大力推廣碳交易,碳交易市場將逐步啟動。國家發改手喚委稱,未來的碳市場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體系,將循序漸進式發展,從八大行業配額分配預估來看,排放量差不多將達50億噸,是全國全口徑排放的50%,這已經是全球第一市場規模。
碳排放的后果:
1、碳排放會導致全告薯談球氣候變暖,產生溫室效應。
2、還會造成極端惡劣天氣,譬如臺風、高溫、暴雨、泥石流、襪碰干旱等自然災害。
3、加快南、北兩極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前春信逐年上升。
4、碳排放增加將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5、碳排放導致氣溫升高,部分地區出現蟲災,全球糧食生產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產量逐漸下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五條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
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已經和即將納入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耗能行業有幾個
已經和即將納入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耗能行業如下:
結合全國碳市場下一步擴大覆蓋范圍的需要,生態環境部已組織開展了相關行業企業的碳排放數據報告與核查工作,除發電行業以外,還涵蓋了建材、有色、鋼鐵、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
全國碳市場總體設計專家組負責人張希良估算,全國碳交易市場上線后,碳價應不低于減排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2020年至2030年應為7美元到15美元,2035年時大概上升至25美元,2050年應為115美元。
對于直接參與碳排放交易的企業皮段,以5%的抵消配額上限測算,目前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項目年減排量的缺口在1.5億噸左右,參與開發的新能源企業及碳資產開發管理企業將獲利。
更低成本實現減排目標:
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進程中,中國石化共州乎有21家單位被納冊握悉入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湖北、重慶6省市的碳排放權試點交易。截至2020年底,試點企業累計碳交易量1752萬噸、交易額4.4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交易量、交易額的4%左右。
中國石化能源管理與環境保護部副總經理陳廣衛介紹,通過參與試點碳交易工作,尤其是隨著碳交易履約成本的進一步增加,企業更加關注和重視碳排放管理工作,例如,在新建或改擴建項目時,會主動考慮因碳排放產生的影響,推動了碳排放管理在企業內多部門之間的互動與協作,促進了企業碳排放管理及碳減排責任的落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