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二次利用生活用水
一、日本人如何二次利用生活用水
在東京,許多公寓的健身房或圖書館里的衛生間都很小,面積也就1.5平方米。衛生間的寬度比門寬不了多少,我發現里面的洗手池很袖珍,心想:這么小的洗手池怎么洗手啊?我試著把手伸到洗手池的龍頭下,不敢大動作的洗手,水流也自然不敢大開,否則水會濺出來。我突然領悟到:這小小的洗手池,就是讓人們既能入廁后潔手,又不浪費水,因為水開大了就會濺濕衣服,人們自然要小心翼翼地用小水流完成清潔工作。
日本是個多雨的國家,尤其到了梅雨季節,幾乎隔三差五有雨,有時還連下數天,就是這樣雨水充沛的國家,不但國家出資沿街道、路邊鋪設了下水道,通過收集、處理,再變成可利用的中水,國民的節水意識也是處處體現著。當我走在東京的大街小巷里,看到居民們在下雨時把大盆小盆一溜排在屋檐下,把雨水積存起來,等晴天時再用來澆花。
日本人很愛清潔,好像一天到晚都看到他們在洗涮。但是,他們也有一套特殊的方式。比如吃完飯,他們會把炊具、餐具先用紙巾擦拭一遍,把炊具、餐具里的殘汁和油漬擦干凈再用水洗。他們認為這樣做既省了水,又免得炊具、餐具上的油流進下水道(油流進下水道比糞便流進下水道對水的污染更嚴重)。
在日本,大中城市居住密集的地區,都有集中的污水凈化處理廠,大的公司和工廠也有自己獨立的污水凈化處理設施,把水資源利用得非常充分。日本一家一戶獨門獨院住宅很多,特別是小城市及鄉村,一家三五口人,日本為此在10多年前就研究開發出了高性能合并凈化槽,這種凈化槽的處理污水能力是5至7人的,所以成為“小型合并凈化槽”。一般是安裝在住家房后的地下,靠近廚房、廁所處。民居家流出的污水一定要經過這個凈化槽,將污水進行處理凈化后,才能流入公共下水道,否則屬于違法。
望采納
二、日本排放核污水對世界的影響有哪些?
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這一問題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污水一旦排放,將會影響整個太平洋,全球將面臨新的危機,人類也將面臨新的災難。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這一問題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相關研究人員預測, 在核廢料排放入大海 140 天后,核廢料將進入到我國的南海和東海領域 ,并在 2 年內污染我國的沿海區域,會對我國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對我國的海洋養殖及捕撈業將是毀滅性的打擊。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 從排放之日起 57 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 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10 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指出,日核廢水所含碳 14 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并可能造成基因損害。屆時,沒有人可以從這場災害中抽身。
此外,放射性物質會對基因產生影響。福島核電站泄漏后排放到環境中的放射性氚、銫、鍶、钚、碳等原子核半衰期非常長,因此會誰也無法擔保含有大量和多種放射性核素的水會對人類健康和生命,以及生物演化有何影響,但至少可以判斷,核污染水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并且還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有負面影響,并且影響可長達數千年。屆時,人類通過食用海產品,間接地攝取海水中的各種放射性同位素。 實驗證明,如果長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產品,有可能使體內放射性物質積累超過允許量,引起慢性射線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損傷。
三、如何實現家用廢水的二次利用
家庭廢水來源挺多的 雨水 洗菜水 洗澡水
1,因為廢水利用很難利用到實時的廢水 而且廢水要達到一定的量才好被二次利用 所以要利用廢水的話 一個基礎功能就是要能蓄水 ,所以一個合適大小的蓄水池是根本。對于一個城市公寓樓里應該很難騰出這樣的位置建造這樣基礎設施吧 農村的話就沒問題了。
2,利用廢水的話就用選擇簡單方便的方法對廢水進行凈化處理和引流,利用紗網過濾再利用水往低處流的特性,所以廢水的產生地點和蓄水地點以及二次利用地點一定是從高往下的。
3,家庭廢水也不是每個用水地點都能二次利用的 一定是從用水質量要求高的地方往低的地方利用,不同的廢水根據水的干凈程度雜質濃度選擇不同的二次利用地點。
不過個人認為在一個一層的房子內很難找足夠的高度差來引流廢水 為了引流廢水而在房子里做出高低層也不實用不太現實 所以能簡單二次利用的估計只有雨水了 因為高度差只在于蓄水池的高度 用管道直接往低處引流即可。當然洗菜用的水有足夠的高度差引流進衛生間沖馬桶用但是會夾雜菜葉神馬的進蹲便器實在難看 還得在利用少量凈水沖凈不太方便 也很難收集儲存足夠的洗菜水沖馬桶,而且由于廢水產生地和利用地都在房子里面,那蓄水裝置勢必也會出現在房子內部占面積。
所以想簡單的廢水利用就選則在屋外做一個足夠高足夠大的蓄水池在利用管道引流即可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