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攻堅方案有哪些(大氣污染攻堅方案有哪些內容)
一、科技創新攻堅行動方案?
以企業為主體,以增強企業的科技開發能?、市場競爭?、抵御風險能?,把產品創名牌、服務創?流、崗位創能?、企業創效益作為主攻?向。在?標上,要以推動技術進步,提?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在領域上,要與企業的產品、質量、?藝、經營、流通、信息、管理等??的?作緊密結合;在內容上,要突出創新,注重?產經營中實?技術的開發和轉化;在形式上,要以職?歡迎、企業需要、效果明顯為標準,從本單位的實際出發,開展富有時代?息的經濟技術活動!
二、中國脫貧攻堅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有哪些國家借鑒?
中國發展為世界提供了共性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包括我們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以及在文化方面,比如說孔子學院在全球各地開花。
非洲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巴西
三、大氣污染現象有哪些?
環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噪聲污染。其污染現象主要有:
1、大氣污染的現象:出現霧霾、空氣有異味(臭味、辣味、腥味、酸味等)、煙塵, ... ...
2、水污染:水體有顏色(變黑、變綠、變灰等)、水體有臭味、水體有熱氣、水體冒泡;
3、廢渣污染:白色污染、垃圾堆放滲漏廢水臭味、垃圾焚燒冒黑煙、垃圾違法排放占地污染;危險廢物以及放射性廢污染事故性污染危害;
4、噪聲污染: 工業農業等機械運作轟鳴聲、鞭炮燃放聲、建筑施工聲、陸??战煌ㄔ肼?、爆破爆炸聲;
四、三年大氣污染攻堅戰時間?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中國政府部署的一項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是中國政府部署的一項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旨在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為群眾留住更多藍天。
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提出者
李克強
實施時間
2018年6月13日
行動背景
2013年,中國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十條”。到2017年,“大氣十條”確定的目標如期實現,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改善明顯,也有力推動了產業、能源和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結構優化,大氣污染防治的新機制基本形成。
但大氣污染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個別地區污染仍然較重。京津冀地區仍然是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最差的地區,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東5省市優良天氣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近年來大氣污染不降反升,反彈比較厲害。[1]
行動部署
2018年6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
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缎袆佑媱潯诽岢?,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3][4]
2019年1月,劉炳江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說,2019年將組織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考核評估,督促各地落實重點任務,對空氣質量惡化、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實的地區及責任人將進行問責。[3]
工作重點
打贏藍天保衛戰,要緊緊扭住“四個重點”,即重點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點區域是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和汾渭平原,重點時段是秋冬季和初春,重點行業和領域是鋼鐵、火電、建材等行業以及“散亂污”企業、散煤、柴油貨車、揚塵治理等領域。[2]
計劃方案
會議指出,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順應群眾期盼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大氣十條”目標如期實現、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的基礎上,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通過3年努力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
1、源頭防控、重點防治。在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等產能,提高過剩產能淘汰標準。集中力量推進散煤治理。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鼓勵淘汰使用20年以上內河航運船舶。2019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開發推廣節能高效技術和產品,培育發展節能綠色環保產業。
2、科學合理、循序漸進有效治理污染。在重點區域繼續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有力有序淘汰不達標的燃煤機組和燃煤小鍋爐。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堅決依法整治。加強揚塵、露天礦山整治,完善秸稈禁燒措施。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確保北方地區群眾安全取暖過冬。
3、創新環境監管方式。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鼓勵群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嚴格環境執法督察,開展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柴油貨車污染、工業爐窯治理和揮發性有機物整治等重大攻堅。完善法規標準和環境監測網絡,強化信息公開和考核問責,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保衛藍天。[5]
五、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有哪些?
大氣污染控制可以分為大氣除塵,除雜,除臭,消毒等 除塵有布袋除塵、靜電除塵、噴淋等 除雜為廢氣處理,如脫硫,有濕法、半干法、干法 除臭有生物除臭、生物濾塔除臭、活性炭除臭等
六、大氣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大氣是各種氣體的混合物,大氣污染是飄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碳氫化物、氧化物以及砷、鉛、鎘等各種重金屬。人為造成的大氣污染對人體影響最大,clarkson空氣空氣凈化器將大氣污染的危害分為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和急性中毒三種。慢性中毒: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濃度一般比較低,對人體主要產生慢性毒害作用??茖W研究表明,城市大氣的化學性污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誘因。
拓展:
大氣污染的損害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危害人體康,又影響動物、植物的生長,破壞經濟資源,嚴重時改變大氣的性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成年人平均每天需十幾公斤氣,比食物和水的需要量多幾倍。受污染的大氣進入體,可導致呼吸、心血管、神經等系統疾病或其他疾病。
七、有哪些大氣污染及類型?
大氣主要污染物
1、二氧化硫 3、氮氧化物 5、光化學氧化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大氣主要污染物
分類 室外和室內大氣污染物
主要包括 粉塵/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
危害
人體健康
基本內容
室外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塵(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氟利昂,廚房油煙[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苯并(a)芘等]、煙草燃燒的煙霧[一氧化碳、尼古丁、醛類、苯并(a)芘等]以及放射性物質等。
主要大氣污染物有以下幾種:
1、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硫是一種常見的和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氣體。二氧化硫主要來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燒;含硫礦石(特別是含硫較多的有色金屬礦石)的冶煉;化工、煉油和硫酸廠等的生產過程。
2、懸浮顆粒物 TSP(如:粉塵、煙霧、PM10)
3、氮氧化物 NOx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質,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響和危害人體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氣中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汽車廢氣以及煤和石油燃燒的廢氣。
4、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如:苯、碳氫化合物、甲醛)
5、光化學氧化物(如:臭氧 O3)
6、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烴)
八、大氣污染防治途徑有哪些?
1、減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1)、改革能源結構,采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水力)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沼氣、酒精)。(2)、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燃料脫硫、煤的液化和氣化),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3)、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如改革爐灶、采用沸騰爐燃燒等)以提高燃燒效率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量。(4)、采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工業生產工藝(如不用和少用易引起污染的原料,采用閉路循環工藝等)。(5)、節約能源和開展資源綜合利用。(6)、加強企業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7)、及時清理和妥善處置工業、生活和建筑廢渣,減少地面揚塵。
2、發展植物凈化。植物具有美化環境、調節氣候、截留粉塵、吸收大氣中有害氣體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積的范圍內,長時間地、連續地凈化大氣。尤其是大氣中污染物影響范圍廣、濃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植物凈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和工業區有計劃地、有選擇地擴大綠地面積是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具有長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
3、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大氣環境的自凈有物理、化學作用(擴散、稀釋、氧化、還原、降水洗滌等)和生物作用。在排出的污染物總量恒定的情況下,污染物濃度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同氣象條件有關,認識和掌握氣象變化規律,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可以降低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避免或減少大氣污染危害。例如,以不同地區、不同高度的大氣層的空氣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變化規律為依據,可以合理地確定不同地區的煙囪高度,使經煙囪排放的大氣污染物能在大氣中迅速地擴散稀釋。
九、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措施,有以下8個方面:
1、全面規則,合理布局(環境規劃);
2、選擇有利排放方式(合理排放);
3、區域集中供暖、供熱;
4、改變燃料構成;
5、限制汽車擁有量——這一點,交通部門完全可以平衡的;
6、綠化造林——這一點可以大量的集中每個人的力量!
7、擴大水域和濕地面積;
8、發展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大氣污染物由人為源或者天然源進入大氣(輸入),參與大氣的循環過程,經過一定的滯留時間之后,又通過大氣中的化學反應、生物活動和物理沉降從大氣中去除(輸出)。 如果輸出的速率小于輸入的速率,就會在大氣中相對集聚,造成大氣中某種物質的濃度升高。當濃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氣就被污染了。
十、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域有哪些?
邊疆地區
B
革命老區
C
民族地區
D
貧困地區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