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問題(大氣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問題呢)
一、合同管理存在問題主要有哪些?
傳統的合同管理方式采用的是手工管理合同,即專人進行專柜管理或使用Word、Excel進行合同管理。但由于合同涉及的部門眾多,需要管理的合同要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存在管理效率低,費時費力等問題,具體如下:
1.文檔管理難、不便查閱
傳統的合同管理中,紙質版合同與電子版合同共存,當企業需要查閱以往合同進行決策參考時,查找非常不便且較耗時巨大。
2.格式不統一,信息匯總難
采用手工或EXCEL管理時,由于不同部門的數據格式不統一,匯總工作耗時太大,且存在人為統計誤差的風險。
3.保管過程中易遭篡改、損壞
合同涉及企業核心商業機密,應小心謹慎保管。但傳統的手工管理易存在被人篡改、偷盜及損壞的安全隱患,給企業帶來經濟風險。
4.缺少關鍵節點的預警機制
手工管理合同缺少對合同進度、結款等關鍵節點的預警,不能提示管理者及時的簽署,不能準確地預測近期可能發生的收支項目。
與手工合同管理相對的則是合同管理系統。合同管理系統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績效評估的全方位、系統化的合同管理平臺。
二、工業革命以來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
主要的問題有:
①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排放大量的溫室效應氣體如二氧化碳等所致,氣候變暖除造成冰川積雪融化,海平面升高(每年約2.6mm)等生態環境破壞外。
②臭氧層破壞,其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使用氯氟烴造成的,其對健康的危害在于大氣中的臭氧對太陽紫外線的阻擋作用減弱,而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可使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的發生率增加。
③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氣中的成酸物質如硫氧化物等遇水而形成的,酸雨除對水生和陸生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危害外,也可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④生物多樣性銳減,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存在的生態綜合體。它由生物的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部分組成。
三、螺絲質量問題主要有哪些?
過年的時候回了趟父母在自貢的家,在抽屜里發現了自己大一時買的第一個收音機,德生R9710,在自貢家的這段時間,這個收音機就伴隨我從早到晚的聽新聞或是音樂。 有天玩的正高興,我發現收音機天線跟外殼連接處螺絲有點松動,本來我是隨車帶有工具的,又不想為此跑一趟去取,就用隨包帶瑞士軍刀上的一字改刀去擰這顆螺絲。哪曾想到,這顆螺絲本身鋼材質量不好,我稍一用勁就把螺帽里的十字擰的有點圓了,最終我很小心翼翼的,把螺絲擰緊固定上了。 回成都的時候,我把這個收音機也帶了回來,但每次看到這顆十字都快消失的螺絲釘,我就有換掉的沖動,最終我不能再忍這顆螺絲了,我開始準備把這顆螺絲拆下來。結果就杯具了,這顆螺絲上的十字被我徹底的旋轉成圓形,這顆螺絲不管用什么辦法也拆不下來。 然后我每個星期出差回來,都會跟這顆螺絲帽較勁,什么辦法,什么工具都試過,完全無解。 終于我發現了這個神器,
wd-40
,據說不管是什么螺絲因為什么原因(比如銹蝕、滑絲等)不能拆卸,只要噴上一點點的WD-40,等個幾分鐘,就能輕松拆下來。 然后我在京東搞了一瓶,收到后我對著螺絲釘噴了一點,然后就玩電腦,等我想起的時候,回來用我的馬牌剪線鉗夾在螺絲釘頭上,輕輕一旋,奇跡出現了,螺絲轉動了,鼓掌。 新換好的螺絲帽與那顆折騰我大半年的螺絲帽。用ME525手機自帶500w像素攝像頭拍的,微距不給力哈。 又給我的X201i筆記本電腦的散熱風扇噴了點,現在不仔細根本聽不到風扇轉動的聲音,潤滑效果太好了。 據說WD-40還有很多神奇的用處:比如鼠標微動單擊變雙擊,噴噴WD-40就好;手機OK(方向)鍵失靈,噴噴就好;愛瘋的Home鍵失靈,噴噴就好;機械的音量調整電位器,用久了有沙沙聲,噴噴就好;刮胡刀、剃頭刀不好使,噴噴就好;開鎖,這個自己研究吧……還有很多,大家自己發揮吧,建議居家必備,行車必備啊。四、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中的三個典型問題是?
全球性大氣污染,是指由來源于眾多國家的大氣污染物造成的危害全球環境的大氣污染。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主要有:
1、溫室效應:大氣中的CO2和其他微量氣體如甲烷、一氧化碳、臭氧、氟氯碳(CFCS)、水蒸氣等可以使太陽短波輻射幾乎無衰減的通過,但卻可以吸收地表的長波輻射,由此引起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稱為“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
2、臭氧層破壞:O3層具有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的功能,從而保護地球上各種生命的存在、繁衍和發展。
氟氯碳、NOX等物質是導致其破壞的主要原因。
五、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
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我國在經濟發展中也遇到了環境惡化這個棘手的難題。目前,我國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不斷加劇,并正向農村蔓延。在一些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環境污染尤為突出。森林減少、沙漠擴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種滅絕等生態破壞問題也日趨嚴重。環境惡化目前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危害公眾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而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長又給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沖擊。
大氣污染十分嚴重。全國城市大氣總懸浮微粒濃度年日均值為320微克/立方米,污染嚴重的城市超過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近10倍。參加全球大氣監測的北京、沈陽、西安、上海、廣州5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監測的50多座城市里污染最嚴重的10名之中。全國酸雨覆蓋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29%,而且酸雨嚴重區已越過長江,向黃河流域蔓延,青島也監測到酸雨,全國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40億元。以長沙、贛州、懷化、南昌等地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成為全國最嚴重的酸雨區,其中心區域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頻率高于90%。
水污染非常突出。全國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監測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超標。據對15個省市29條河流的監測,有2800千米河段魚類基本絕跡。淮河流域191條支流中,80%的水呈黑綠色,一半以上的河段完全喪失使用價值,沿岸不少工廠被迫停產,一些地區農作物絕收。1994年7月,淮河發生特大污染事故,兩億噸污水排入干流,形成70千米長的污染帶,使蘇皖兩省150多萬人無水可飲。各地由于水污染導致的停工、停產及糾紛事件頻頻發生。
噪聲和固體廢物加劇。全國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標的噪聲環境中。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積70多億噸,每年仍以六七億噸的速度增加,垃圾“圍城”現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達1.5億畝以上。危險廢物大多未得到有效處置,隨意堆放形成重大環境隱患。
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一些地區盲目發展污染嚴重的企業和不合理地開發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了植被破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一些生態環境脆弱地區,陷于人畜無飲水、草木難生長的境地。
環境污染嚴重威脅著人民的身體健康。貴州省務川縣從事土法煉汞的農民中,有97%的人有汞中毒癥狀;安徽省奎河污染嚴重的地區,人群癌癥發病率高達1024/10萬,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0多倍。各地污染糾紛和群眾來信來訪逐年增加,由此釀成的械斗等流血沖突和人員傷亡時有發生,已開始影響社會穩定。
我國的環境問題引起社會各界乃至國際社會的關注。許多專家學者提出,在環境問題上如果不及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僅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重蹈20世紀50年代人口問題的覆轍,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六、新興領域的安全問題主要有哪些?
新型領域安全主要包含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
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制高點,太空安全是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保障。著眼和平利用太空,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太空合作,加快發展相應技術和力量,統籌管理天基信息資源,跟蹤掌握太空態勢,保衛太空資產安全,提高安全進出、開放利用太空能力。
深海安全主要指國際海底安全,國際海底是指國家管轄海域范圍(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國際海底的戰略地位根植于其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資源,它為人類提供了巨大的利益前景。
在地球的南北兩極,深藏著關乎地球氣候與環境變遷的自然密碼,維系著全球能量循環、水循環和物質輸送,是全球環境變化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同時也是全球治理以及國際合作的重要領域。作為南極條約協商國和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國,我國踴躍參與國際極地事務,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為人類和平利用極地做出新貢獻。
七、全球范圍內四個大氣環境問題?
1、酸雨污染。20世紀50年代隨工業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激增,人類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現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導致大片的森林死亡。
2、溫室效應(或全球變暖)。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其中,美國是第一大國,中國是第二大國。
3、城市大氣污染。我國城市大氣污染非常嚴重。我國現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到 l%。污染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我國以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煤炭為主要能源;二是我國城市越來越多的汽車排放的尾氣對空氣污染嚴重。
4、垃圾成災。目前與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都感到棘手的難題。我國的垃圾因為沒有處理,不僅越積越多,而且占用耕地,污染空氣和地下水。現在我國有2/3的城市都陷入了垃圾重圍。
八、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問題主要有哪些方面?
大學新生面對的心理問題主要如下:
一是環境的變化帶來的不適應,大學和中學的環境有明顯的區別,中學是相對嚴格的環境,而大學是相對自由的環境,如果不能及時轉變觀念,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二是周邊人物的變化帶來的不適應,在中學里面可能你是佼佼者,但是到了大學會發現身邊很多比你優秀的人,自己反倒成了普通人,有的人不能準確的認識這一點,就會越來越懷疑自己,產生心理問題。
當然部分同學還存在生活適應上帶來的心理問題,中學時在家嬌生慣養,到了大學就要自己生活,如果不能自理自律,一樣可能出問題。
九、勤儉節約”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一)餐廳浪費現象最為普遍,紅白喜事鋪張現象突出。?
調研數據顯示,100%的調查對象發現“存在餐廳用餐浪費現象,無論是桌餐還是自助餐”,“光盤行動”很難在行動上得到落實,尤其是年輕人,對經濟概念不敏感,對點單的分量不控制。紅白喜事鋪張現象更加突出,有70%的調查對象認為紅白喜事排場過大,滿滿一桌子菜基本上吃不完,有的使用高檔煙酒,造成嚴重的浪費,同時,紅白喜事的宴請結束后,幾乎沒有打包。?
(二)愛面子,攀比是浪費現象的主要原因,其次餐館點菜提醒義務做的不到位。?
調研數據顯示,74.3%的調查對象認為現在鋪張浪費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愛面子,講排場,請客吃飯一定要請對方吃的好,吃的多,不然無法體現出主人的熱情,還怕被說閑話。32.9%的調查對象認為“盲目攀比”是造成浪費的另一個原因,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你請客了,我也要回請,而且要請的更好,你家兒子結婚在四星級酒店,我家閨女一定要在五星級,不能讓人看扁了,這些攀比心理都助長了鋪張浪費現象。同時,38.6%的調查對象認為,餐館在點單過程中,提醒義務做的不夠到位。顧客無法了解餐館的菜量和人數的匹配性,有的時候完全是根據顧客自己的判斷來點單,很容易造成非主觀的浪費,而僅僅是點多了,買單的時候也會后悔為什么不點少一點。來自柯橋、上虞共5位居民反映,“餐館服務員在點單過程并沒有根據顧客的人數給出菜量的建議和搭配,餐館應該在弘揚勤儉節約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法律法規依據欠缺,執法難度大。?
居民對勤儉節約都有正確的認識,勤儉和浪費都是一個量的把握,而現行法律法規中缺乏對此的明確規定,執法過程中無法可依。另外,執法部門是誰,執法的流程是什么,執法的措施有哪些?均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有關規定,才能做到執法有據。另外,在現實過程中,執法的難度很大,執法要求現場執法,要有明確的證據鏈和執法程序,商家作為法人或組織無法對違法現象進行執法,相關部門到場執法又造成時間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無法很好的做到執法的時效性和有效性。?
營造勤儉節約社會氛圍的三點建議?
(一)認識是行動的先導,要從宣傳上營造勤儉節約的社會氛圍。?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首先要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認識,真正將之作為興國興邦之要。要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力度,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引導廣大群眾培養節約習慣,養成綠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以餐桌新風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形成鼓勵勤儉節約的“軟環境”。把勤儉節約作為社會公德建設的重要方面,采取親身體驗、典型引領等方式,使社會各界、男女老少對節約理念入腦入心。?
(二)機關部門要帶頭,為社會樹立正確導向。?
社會文化深刻影響個人行為,要多方著手,崇尚以勤儉為榮、浪費為恥的社會文化。根治浪費頑疾,政府機關必須帶頭。要深化財政預算管理改革,完善正常公用經費定額標準體系,全面清理規范專項公用經費項目。在預算執行環節,要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把出差和會議定點管理、公務卡使用規范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落到實處。同時要加強財政監管,對每一筆資金都實施全程監控,為群眾作出勤儉節約的表率。?
(三)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節約機制。?
調研數據顯示,51.4%的調查對象認為要從國家立法和地方政府規范的層面來推動“勤儉節約,浪費可恥”。一是要對明確的浪費現象做出定義,對浪費行為做出相應的處罰。二是要明確執法的主體,確保體系完整。三是對勤儉節約的現象出臺激勵政策。政府和經營者更應該對“光盤”者提供優惠券、消費券、折扣券等獎勵措施,同時也可以制定積分體系,效仿垃圾分類積分制度,形成有效的獎勵激勵機制,促進全市營造勤儉節約、浪費可恥社會氛圍。?
十、我國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
1、水土流失嚴重。建國初期,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16萬平方公里。據1992年衛星遙感測算,中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79.4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8.7%。中國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的地區(從北到南)主要有:西遼河上游,黃土高原地區,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橫斷山脈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區。
2、沙漠化迅速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國家之一。北方地區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過149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15.5%。近25年共喪失土地3.9萬平方公里。目前約有5900萬畝農田,7400萬畝草場,2000多公里鐵路以及許多城鎮、工礦、鄉村受到沙漠化威脅。
3、草原退化加劇。70年代,草場面積退化率為15%,80年代中期已達30%以上。全國草原退化面積達10億畝,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萬畝退化速度在擴大。由于草原的嚴重退化,從而導致牧草產量持續下降。
4、森林資源銳減。中國許多主要林區,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昔日郁郁蔥蔥的林海已一去不復返。全國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遠遠超過林木生長量。
5、生物物種加速滅絕。據估計,中國的植物物種中約15-20%處于瀕危狀態,僅高等植物中瀕危植物就高達4000-5000種。近30多年來的資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鰭豚、野象、熊貓、東北虎等珍貴野生動物分布區顯著縮小,種群數量銳減。
6、地下水位下降。多年來,由于過分開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區形成8個總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的超產區,導致華北地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來,中國湖泊減少了500多個,面積縮小約1.86萬平方公里,占現有面積的26.3%,湖泊蓄水量減少513億立方米,其中淡水量減少340億立方米。
7、水體污染明顯加重。據1987年典型城市監測調查,有42%的城市飲用水源地受到嚴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調查的532條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約有7億人口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約有1.7億人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水。
8、大氣污染嚴重。中國大氣污染屬于煤煙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勢頭甚于大城市;產煤區重于非產煤區;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目前中國能源消耗以煤為主,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三。
煤是一種骯臟能源,燃燒產生大量的粉塵、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國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廢渣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中國廢渣年產生量已超過5億噸,處理能力趕不上排放量。1988年全國積存量為66億噸,人均6噸廢渣。
據統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為6000萬噸/年,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在380個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處在垃圾包圍之中。僅北京三環、四環路之間就有50米以上的垃圾山4500多座,占地超過7000畝。
9、環境污染向農村蔓延。鄉鎮企業迅速發展成為農村工業化的重要方向,以及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變的中介。與此同時,也給農村帶來生態環境更大范圍的污染,對農業資源、礦產資源造成更為嚴重的浪費。1978年以前,農村環境污染主要是化肥、農藥等,1978年以后鄉鎮企業成為農村主要污染源。
擴展資料:
報告展示了2018年生態環境狀況的多組數據。
從大氣環境來看,空氣質量繼續改善,污染程度有所減輕。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121個城市達標,同比增加22個。
全年優良天數比率為79.3%,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同比下降0.3%;PM2.5濃度同比下降9.3%。重污染天氣過程的峰值濃度、污染強度、持續時間和影響范圍均明顯降低。
在水環境狀況方面,報告顯示,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體比例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
長江、黃河、珠江等10大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重點湖庫水質有所好轉,水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總磷仍是重點湖庫的首要污染物。
在土壤環境狀況方面,全國土壤環境風險管控進一步強化,部分地區耕地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