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2數據簡介
? ? ? 高分二號(GF-2)衛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顆空間分辨率優于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搭載有兩臺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譜相機,具有亞米級空間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等特點,有效地提升了衛星綜合觀測效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高分二號衛星于2014年8月19日成功發射,8月21日首次開機成像并下傳數據。這是我國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陸地觀測衛星,星下點空間分辨率可達0.8米,標志著我國遙感衛星進入了亞米級“高分時代”。主要用戶為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同時還將為其他用戶部門和有關區域提供示范應用服務。
其技術特點如下:
亞米級、大幅寬成像技術
高分二號衛星配置的兩臺相機,采用長焦距、大F數、輕小型化光學系統設計,焦距達到7.8m, F數15,均為我國在軌遙感衛星中最大值;采用全色和多光譜五譜合一的TDI CCD器件,以推掃的方式實現對地面景物成像,以器件拼接方式實現單臺相機2.1°的視場角,通過兩臺相機拼幅,進一步擴大視場,使星下點地面像元分辨族核率達到全色0. 81m、多光譜3 . 24m,觀測幅寬達到45.3km,在亞米級高分辨率衛星中幅寬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寬覆蓋、高重訪率軌道優化設計
通過運行軌道、側擺機動等參數優化設計,高分二號衛星的傾角為97.9°、回歸周期為69天的運行軌道,可以保證對地球南北緯80°之間廣大區域的觀測覆蓋,一個回歸周期內運行1021圈,可完成全球無縫覆蓋。在衛星側擺±23°的情況下,即可實現全球任意地區重訪周期不大于5天,在衛星側擺±35°的情況下,重訪周期還將進一步縮小。衛星寬覆蓋特性及重訪率均達到我國遙感衛星領先水平。?
高穩定度快速姿態側擺機動控制技術
高分二號衛星為國內首顆配置全國產化高精度APS星敏感器的衛星,執行機構采用控制力矩陀螺CMG和動量輪的混合配置方式,實現衛星的快速姿態側擺機動和穩定控制。通過星敏感器單兆稿掘機級算法改進、系統級姿態確定算法和控制算法的優化設計,首次依靠全國產化部件實現了高精度、高穩定度的姿態控制。在軌實測數據表明,衛星姿態穩定度可以達到1.5e-4°/s,姿態確定精度達到0.0025°。通過設計精確的操控律,采用“盡量避免激勵撓性振動”這一約束下的姿態快速機動、快速穩定控制方法,高分二號衛星在軌實現了150s之內側擺機動35°并穩定,為目前國內遙感衛星的最高水平。
圖像高定位精度設計
為滿足用戶定量化應用的要求,高分二號衛星采用了多項提高圖像定位精度的措施,其中整星高精度時統方案確保了時間同步精度誤差不超過50μs,使成像時相機、控制和測控GPS等工作在統一的時間基準下;國產高精度星敏感器直接定姿和星敏感器+陀螺聯合定姿等多種高精度姿態測量方案,以及星敏和相機一體化安裝和高精度溫控,使得能精確獲得衛星成像指向;專門的微振動減隔振裝置抑制微振動影響,確保成像指向穩定性。多種措施使軌道測量、姿態測量等多項與圖像定位精度相關的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軌道測量精度達到在軌實時10m、事后0.5m,姿態測量精度達到0.003°。在軌圖像測試初步評定表明,無控制點定位精度達到20-35m,優于50m設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圖像高輻射質量設計
高分二號衛星針對圖像輻射質量提升采取了多項保證措施,相機光學系統和成像電路進行調制傳遞函數MTF優化設計,在小相對口徑情況下實現了高的MTF數,奈奎斯特頻率處,靜態MTF全色譜段不低于0.12、多光譜不低于0.2,在軌動態MTF不低于0.1。在圖像采樣10bit量化的基礎上,首次采用內遮光罩進一步改進雜散光抑制,采用高精度低溫焦面電路和CCD控制等措施降低電子學噪聲,采用格雷碼編碼降低系統噪聲,確保圖像信號噪聲盡可能小,信噪比在各種太陽高角度、地面反照條件下,全色達到23-43dB、多光譜達到25-43dB,敬缺均為國內衛星領先水平。
為適應地表不同區域復雜成像光照條件,設計了動態范圍寬、線性度好,成像級數和增益均多檔可調方案,具有5檔調整功能,且各譜段可單獨進行增益調整,積分級數可1-96級調整,使系統動態范圍達到20-800DN值,線性度優于3%。經在軌測試直方圖統計,灰度分層值分布廣、圖像信息豐富,目視效果優異,達到國際同類衛星先進水平。
輕小型相機設計技術
高分二號衛星相機光學系統設計首次采用小相對孔徑(F數15)三反同軸方案,相機口徑較大減小,通過主次鏡間距及折鏡角度的優化設計,獲得了更大的焦長比(焦距與光學系統長度之比);首次采用析架支撐+阻尼隔振的主支撐結構設計,確保相機更高的穩定性和火箭主動段抗力學環境能力,使得相機結構更緊湊、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相機主反射鏡、鏡筒等采用新型陶瓷基碳纖維復合材料,在獲得極低膨脹率保證相機機構穩定的同時,進一步減輕了相機重量;與傳統設計相比,相機體積和重量減小約1/20相機采用三鏡調焦方式以及五譜合一TDI CCD器件的方案,與國外同類相機相比,還使焦面組件、三鏡組件及調焦機構的尺寸及重量較大減小,輕小型狀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高集成度、高動態低噪聲成像電路設計
為適應相機輕小型設計,相機成像電路采用了先進的高動態低噪聲高集成度設計技術。針對相機電子學焦平面多色CCD器件拼接而成、像元數多、行速率高、CCD工作頻率達到10MHz,圖像原始數據率達到2Gbps、信噪比和時統精度要求高、器件功耗大等特點,同時需要適應多模式的工作狀態,相機成像電路采用了定制的高度集成的五譜合一TDI CCD器件,提高了器件光電轉換效率和MTF指標。衛星上首次使用TLK2711高速串行數據接口技術,實現圖像數據高速傳輸,并采用了高效圖像壓縮算法;降噪設計主要采用了低噪聲焦面CCD及讀出電路設計技術、焦面CCD時序控制及驅動設計技術、變速率時序信號產生與控制技術、高動態信號處理技術和自適應圖像處理及傳輸設計技術;為解決CCD器件暗電流變化對圖像像質的影響,同時可以增加系統的動態范圍,提高圖像質量,將CCD工作溫度設置在-5~10度之間,在軌實際溫度在-2~5度之間,使CCD信號中的暗信號部分得到有效的抑制。上述措施實現了成像電路的高集成度、高動態低噪聲設計,大大降低了信號噪聲水平,有效保證了相機成像信號質量。
載荷多種靈活工作模式設計
為滿足用戶使用要求,高分二號衛星設計了成像傳輸、成像記錄和數據回放等多種靈活載荷工作模式。在相機成像且衛星可與地面數據接收站進行數據傳輸作業時,衛星進行成像傳輸。成像傳輸模式又可分為準實傳、全色圖像實傳和多光譜圖像實傳三種模式。其中,準實傳模式為高分二號衛星在軌常規成像模式,全色圖像實傳模式和多光譜圖像實傳模式為特殊成像模式,主要用于試驗或存儲系統故障的應急情況。
在數傳無法與地面站進行數據傳輸作業時,衛星可工作在成像記錄模式,將相機成像的圖像數據、輔助數據以及服務系統數據等實時記錄在固態存儲器中。在衛星可與地面數據接收站進行數據傳輸作業時,衛星可將存儲在固態存儲器中的數據回放至地面站。此時衛星工作在數據回放模式,根據回放數據類型的不同,數據回放模式又可分為圖像數據回放模式和服務系統數據回放模式。
對于成像傳輸和數據回放模式,高分二號衛星和地面數據接收站進行數據傳輸作業時,依據地面站情況不同,可以單站接力傳輸、雙站接力傳輸和移動站接收。多種靈活的載荷工作模式方便用戶使用衛星和接收數據,進一步提高了衛星使用效能。
智能化的在軌健康檢測和故障處理能力
高分二號衛星具有智能化的星上自主管理能力,包括蓄電池充電自主控制、蓄電池放電深度安全控制、載荷強制關機、衛星姿態異常應急控制等多種在軌安全控制策略。同時,針對一般、緊急、致命三種不同程度故障分別建立了故障自主處理機制,提高了衛星在軌生存能力和可靠性。高分二號衛星還具備中繼衛星測控能力,天地配合擴大測控覆蓋率近一倍,提高了對衛星的監控能力,有效保證了衛星運行。另外,在軌工作策略的優化設計,也使蓄電池、控制系統動量輪、CMG、太陽翼驅動機構、數傳天線等工作強度和應力環境得到合理平衡,避免早期失效問題的發生,確保壽命滿足設計指標要求,使得我國低軌遙感衛星長壽命設計技術首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摘自百度百科)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