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十四怎么測年代?
碳14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即穩(wěn)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14C由美國科學家馬丁·卡門與同事塞繆爾·魯賓于1940年發(fā)現(xiàn)。
2.14C的半衰期為5730年,14C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考古學中測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測年法;二是以14C標記化合物為示蹤劑,探索化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微觀運動。
3.利用宇宙射線產(chǎn)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來測定含碳物質的年齡,就叫碳—14測年。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對碳—14測定考古年代的作用,給了極高的評價:“由于碳—14測定年代法的采用,使不同地區(qū)的各種新石器文化有了時間關系的框架,使中國的新石器考古學因為有了確切的年代序列而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4.碳—14測年法是如何測定古代遺存的年齡呢?
原來,宇宙射線在大氣中能夠產(chǎn)生放射性碳—14,并能與氧結合成二氧化碳形后進入所有活組織,先為植物吸收,后為動物納入。只要植物或動物生存著,它們就會持續(xù)不斷地吸收碳—14,在機體內保持一定的水平。而當有機體死亡后,即會停止呼吸碳—14,其組織內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開始衰變并逐漸消失。對于任何含碳物質,只要測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斷其年代。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