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呼吸速率時是否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緩沖液都可以?
一、測定呼吸速率時是否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緩沖液都可以?
疑問:高中生物。
在測定植物呼吸速率或者光合速率時,什么時候是用NaoH,什么時候是用NaHCO3,,他們測時需不需要黑暗環(huán)境或者有其他什么條件?請分別分析下,希望能夠有條理點清晰的。。解 在高中生物測定植物呼吸速率或者光合作用速率中,NaOH主要用于暗反應階段。具體反應原理如下: 2NaOH(過量)+CO2=Na2CO3+H2O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釋放CO2,CO2被吸收,所以在有氧和遮光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氧氣的變化量來測量呼吸作用強度。NaHCO3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為Na2CO3、H2O和CO2。反應原理如下: 2NaHCO3==Na2CO3+H2O+CO2↑ 光合作用消耗CO2,生成O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NaHCO3可以穩(wěn)定CO2濃度,且NaHCO3濃度越高緩沖CO2能力越強,通過測量O2的濃度變化,即可得到光照下測得光合作用的總強度。減去在黑暗下測得呼吸作用強度,相加所得數(shù)據(jù)即為該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強度。
二、測定果蔬呼吸強度方法有哪些?
果品蔬菜呼吸強度的測定方法有氣流法和靜置法兩種。采用靜置法的儀器和用具都很簡單,但是測量精度一般;而氣流法雖然儀器復雜要求高,但是測量精度很高,是常用的方法。
氣流法就是讓不含CO2的新鮮氣流流過果蔬的呼吸室,把果蔬呼吸的CO2帶走,然后通過石灰水,形成碳酸鈣后,濾除沉淀,用酸滴定,根據(jù)用酸量測出CO2的量,進而得到呼吸強度的量值。
植物體呼吸強度是植物體新陳代謝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單位面積或單位重量的植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吸收的氧或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或損失的干重。
如:每小時每克干重(或鮮重)吸收氧氣的毫升數(shù);或每小時每克干重(或鮮重)放出二氧化碳的毫升數(shù)。
三、為什么可以用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直接表示呼吸作用
準確地講是用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表示呼吸作用的強度,因為呼吸作用釋放出二氧化碳,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的多少可直觀反映呼吸作用的強弱
四、設計一實驗測定植物的呼吸強度,并說明實驗原理。
簡單點說吧,控制變量,密閉容器內(nèi)放一綠色植物和一個裝有氫氧化鈉的小燒杯,容器口連一導氣管,上有刻度,導管內(nèi)密封一段有色液體〔水加紅墨水〕,導管另一端與大氣相連。記錄裝置開始導管內(nèi)刻度,將裝置置于黑暗中,一段時間后記錄導管沒液體移動刻度。 原理:黑暗中植物只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大氣壓使導管內(nèi)液體向容器段移動
五、請問CO2濃度與呼吸強度的關系是怎樣?
一定的低濃度的二氧化碳能促進呼吸作用,所以醫(yī)院供氧中摻有少量二氧化碳;
濃度過高會抑制呼吸作用,應該看過推理劇中用干冰殺人于無形吧。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