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其中有哪些看點?
一、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其中有哪些看點?
據媒體報道,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這讓許多人感到好奇,其中有哪些看點呢?據了解,其看點也是十分多的,該顆衛星名叫“句芒號”,配置也是十分高端的,不僅配置有多波束激光雷達、超光譜探測儀等載荷,同時還有利于提高我國碳匯的計量效率和精度。
對此,許多網友議論紛紛。有些網友認為,前一段時間我國發射多顆衛星助力我國空間站的發展,而現在,我國的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這無不代表著我國目前的航天實力已經十分強大;同時,還有一些網友認為,盡管此顆衛星成功發射,有利于監測有關碳含量方面的數據,但是我國的生態環境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光靠科技支撐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各地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中央的政策,嚴格監測各地的碳含量,達到建設美麗中國的目的;此外,還有一些網友認為,需要以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這一事件。盡管目前我國的航天力量十分強大,但是在很多方面并不精湛,仍需要繼續完善。希望我國的相關部門能夠發揚航天精神,助力航天工作的發展。
據相關知情人士表示,“句芒號” 這個名字來自于我國的神話,句芒是古代神話中的木神春神,象征著人類對于自然環境的敬畏,而此次該顆衛星的成功發射,也代表著我國對于資源、環境的利用也會更進一步。
據此,筆者認為對于這一事件也是可喜可賀的,這代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長足發展,也代表著我國對環境生態的控制,而這些,我們也需要感謝一直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希望我國的航天事業能夠更進一步,為我國的環境保護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撐。
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發射成功。“句芒號”配置多波束激光雷達、多角度多光譜相機、超光譜探測儀等載荷,支持獲取植被高度、植被面積、大氣PM2.5含量等數據,有助于提高碳匯計量的效率和精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遙感衛星總體部“句芒號”衛星總設計師曹海翊介紹,“句芒號”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科研衛星,運行于高度為506公里、傾角97.4度的太陽同步軌道。通過激光、多角度、多光譜、超光譜、偏振等綜合遙感手段,能實現植被生物量、大氣氣溶膠、植被葉綠素熒光等要素的探測和測量。
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其中有哪些看點?作為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它的數值怎么樣?
二、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對于生態系統的保護有哪些作用?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發射成功,該衛星可以幫助我國相關人員獲取森林碳匯數據,在碳儲量監測,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等方向有著很大的幫助。有助于國家對森林、草原、濕地、沙化土地的統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家對相關地區的生態保護。有助于國家根據不同地方的不同情況開展相應的生態恢復措施,提高了生態保護的效率。
最忙號衛星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對森林進行觀測,評估我國碳吸收的能力。在此前我國探會測量主要依靠人工抽樣檢測,費時費力。“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該衛星的發射幫助了我國提高碳匯率計量的效率和精度,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同時該衛星還將廣泛應用于陸地生態系統碳檢測,落地生態和資源調查檢測等,這對于地區生態的恢復有著重要的助力。
我國始終奉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口號,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總體主任設計師告訴媒體:“有了這顆衛星之后,我們就可以通過遙感手段將衛星下面的森林的高度,面積,漲勢信息全部獲取,可以省去大量林業工人去現場勘測的工作量。”我國一直以來走的是可持續發展政策,在對林區進行開發的同時,也相當注重對于當地生態系統的保護。
在環境方面,我們應該采用科學的生態保護手段。“句芒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實現了植被生物量,大氣氣溶膠,植被葉綠素,熒光等要素的勘測和測量。對于國家了解森林生長狀況有著相當大的助力,顯著提高中國陸地遙感定量化水平,同時也幫助了國家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下一步的生態保護措施。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是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航天行動。衛星獲取的全國以及全球森林碳匯數據,將轉變傳統的人工碳匯計量手段,提高碳匯計量的效率和精度,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重要的遙感支撐,并將提高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主要用于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陸地生態和資源調查監測、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并為環保、測繪、氣象、農業、減災等領域做出貢獻。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是我國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的遙感衛星,能夠實現對森林植被生物量、氣溶膠分布、葉綠素熒光的高精度定量遙感測量。“句芒號”的升空,標志著我國碳匯監測進入遙感時代。
三、1975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什么衛星
1975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中國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了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這也是東方紅人造衛星系列的首顆衛星。其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并且其技術和質量超過了前四個國家的首顆衛星。該衛星重173千克,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送入預定軌道。它測量了衛星工程參數和空間環境,并進行了軌道測控和《東方紅》樂曲的播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