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生物處理廢水的COD 通常比好氧生物處理廢水的COD
一、厭氧生物處理廢水的COD 通常比好氧生物處理廢水的COD
高濃度的可生化廢水,好養生物處理困難的物質 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法 通常好氧法的有機容積負荷為2~4kgBOD/m3.d,而厭氧法為2 10kg COD/m3
二、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五章 污水的厭氧生物處理?
第十五章 污水的厭氧生物處理
一、填空題
1.污泥的厭氧處理面對的是固態有機物,所以稱之為消化。
2.產甲烷菌適宜的PH應在6.8-7.2之間。
3.消化池的水力停留時間等于污泥泥齡。
4.UASB的中文名是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
5.攪拌的方法一般有水射器攪拌法、消化器循環攪拌法和混合攪拌法。
二、名詞解釋
兩相發酵:把產酸和產甲烷兩個階段的反應分別在兩個獨立的反應器內進行,以創造各自最佳的環境條件,并將這兩個反應器串聯起來,形成兩相厭氧發酵系統。
三、簡答題
1.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在無氧的條件下,由兼性厭氧細菌及專性厭氧細菌降解有機物使污泥得到穩定,其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氣(或稱污泥氣、消化氣)等。
2.厭氧發酵分為哪個階段?為什么厭氧生物處理有中溫消化和高溫消化之分?污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有什么優勢,又有哪些不足之處?
答案:
對批量污泥靜置考察,可以見到污泥的消化過程明顯分為兩個階段。固態有機物先是液化,稱液化階段;接著降解產生氣化,稱氣化階段。
三階段理論:水解發酵階段、產氫產乙酸階段、產甲烷階段。
從液溫看,消化可在中溫(35-38℃)進行(中溫消化),也可在高溫(52-55)進行(高溫消化)。因中溫消化的溫度與人體溫度接近,固對寄生蟲卵及大腸菌的殺滅率較低,高溫消化殺滅率可達99%,但高溫消化需要的熱量比中溫消化要高很多。
由于傳統的厭氧法存在水力停留時間長,有機負荷低等缺點,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僅限于處理污水廠的污泥、糞便等。新的厭氧處理工藝克服了傳統工藝的缺點,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經濟效益。
3.影響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厭氧處理的效能主要從哪些方面考慮?
答案:
主要影響因素:PH、溫度、生物固體停留時間(污泥泥齡)、攪拌和混合、營養與C/N比、有毒物質。
4.試比較現有幾種厭氧處理方法和構筑物的優缺點和適用條件。
答案:
常見厭氧處理設施:化糞池、厭氧生物濾池、厭氧接觸法、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分段厭氧處理法、厭氧膨脹床和厭氧流化床、厭氧生物轉盤、兩相厭氧法。
5.某地區設計人口為80000人,人均日污水量為100L,污泥含水率為95%,試估算完全混合污泥消化池的有效容積。
6.兩相厭氧法有哪些特點?
答案:
1)、為產酸菌、產甲烷菌分別提供各自最佳的生長繁殖條件,在各自反應器能夠得到最高的反應速率;
2)、酸化反應器有一定的緩沖作用,緩解沖擊負荷對后續的產甲烷反應器的影響;
3)、酸化反應器反應進程快,水力停留時間短,COD濃度可去除20%-25%,能夠大大減輕產甲烷反應器的負荷;
4)、負荷高,反應器容積小基建費用低。
三、污水厭氧處理的主要工藝有哪些?其各自特點和適用條件是什么?
厭氧工藝,厭氧濾器(AF)、厭氧流化床反應器(AF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反應器(EGSB)、厭氧內循環反應器(IC)、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等
四、厭氧好氧生物處理適合的水質
樓上的回答可能有一些問題。
好氧池也能處理高負荷有機物的污水,只是通常是生活污水,因為生活污水多為生物易降解有機物,容易被世代時間短的好氧微生物利用;
而厭氧池一般處理高負荷的工業有機廢水,因為工業廢水中很多有機物都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機物,好氧微生物無法分解,必須用世代時間長的厭氧微生物先降解為短鏈的易降解有機物,然后再進入好氧池進行處理,工程上常用厭氧池作為水解酸化池降解高分子有機物然后再用好氧池進行進一步處理。
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五、工業廢水中厭氧生物處理工藝類型有哪些
UASB
egsb
UBF
IC
一般情況下都是以上的幾種工藝
六、為什么高濃度有機廢水更適合用厭氧生物處理法
我們假設采用需氧型的生物進行處理,那么在其處理過程中呼吸將耗氧,而我們知道水中含氧量很少那么需氧型將因缺氧而死亡也就起不到處理廢水的作用,而厭氧型的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