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最嚴重的鉛污染?
一、全球范圍內最嚴重的鉛污染?
對環境的污染,一是由冶煉、制造和使用鉛制品的工礦企業,尤其是來自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所排出的含鉛廢水、廢氣和廢渣造成的。
二是由汽車排出的含鉛廢氣造成的,汽油中用四乙基鉛作為抗爆劑(每公斤汽油用1~3克),在汽油燃燒過程中,鉛便隨汽車排出的廢氣進入大氣。世界上已有兩億多輛汽車,每年排出的總鉛量達40萬噸,成為大氣的主要鉛污染源。
二、高低速電動車有什么區別?
1、對駕駛證要求不一樣駕駛低速電動車,一般不需要駕駛證,有部分地區管理嚴格的需要C3駕駛證;駕駛高速電動汽車必須持C1以上駕駛證。
2、充電模式不一樣低速電動車一般只支持慢充模式;高速電動汽車除了支持慢充模式外,還支持快充和快換,更加便捷。
3、電池不一樣目前,大約95%以上的低速電動車都是使用鉛酸電池,其在生產和回收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鉛煙、鉛塵及含鉛廢水等污染物,對環境已經造成較大的危害,同時給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高速電動汽車100%都是用的鋰電池,其安全性好、能量密度相對高、體積也相對小。
4、安全性能不一樣高速電動汽車都要經過嚴格的碰撞試驗,一般配備有安全氣囊、ABS+EBD,鋼板厚度在1.1mm以上(用手敲打的聲音聽起來比較沉),主被動安全性都較強;低速電動車不會做碰撞試驗,不會配備氣囊、ABS+EBD,鋼板厚度都在1mm以內(用手敲打的聲音聽起來比較脆),安全性能較差。
5、身份地位不一樣高速電動汽車可以上正規的汽車牌照,有行駛證,可以上交強險和各種商業險,也可以上高速公路;低速電動車在部分地區能上地方牌照,但不能上正規的汽車牌照,上車險有限制,不能上高速。
三、高低速電動車有什么區別?
1、對駕駛證要求不一樣駕駛低速電動車,一般不需要駕駛證,有部分地區管理嚴格的需要C3駕駛證;駕駛高速電動汽車必須持C1以上駕駛證。
2、充電模式不一樣低速電動車一般只支持慢充模式;高速電動汽車除了支持慢充模式外,還支持快充和快換,更加便捷。
3、電池不一樣目前,大約95%以上的低速電動車都是使用鉛酸電池,其在生產和回收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鉛煙、鉛塵及含鉛廢水等污染物,對環境已經造成較大的危害,同時給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高速電動汽車100%都是用的鋰電池,其安全性好、能量密度相對高、體積也相對小。
4、安全性能不一樣高速電動汽車都要經過嚴格的碰撞試驗,一般配備有安全氣囊、ABS+EBD,鋼板厚度在1.1mm以上(用手敲打的聲音聽起來比較沉),主被動安全性都較強;低速電動車不會做碰撞試驗,不會配備氣囊、ABS+EBD,鋼板厚度都在1mm以內(用手敲打的聲音聽起來比較脆),安全性能較差。
5、身份地位不一樣高速電動汽車可以上正規的汽車牌照,有行駛證,可以上交強險和各種商業險,也可以上高速公路;低速電動車在部分地區能上地方牌照,但不能上正規的汽車牌照,上車險有限制,不能上高速。
四、污水處理中微生物活性時好時壞,是何原因?
影響微生物活性的關鍵因素
1、營養物質的比例B:N:P。另外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鐵、鋅、錳等。
2、溫度50~70;-5~0;是微生物無法適應,直接死亡的危險溫度。處理污水的各類微生物適宜在20~35。
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微生物的活性越強,處理效果也越好;反之則相反。
3、pH水解酸化微生物可在PH3.5―10范圍內生存,最佳為:5.5--6.5。硝化微生物在PH8―9范圍內最強,小于6.5要加堿;
反硝化微生物在PH8―9范圍內能進行正常反應,最佳是在6.5―8的范圍內,小于6.5時要加堿;
除磷微生物在6.5―8內能正常進行,如小于6.5時要加堿。一般應將PH控制在6.5―8或6.5―9的范圍內。
4、有毒有害物質
毒 物 抑制濃度 毒 物 抑制濃度 鋁 15--26 鉛 0.1 氨 480 錳 10 砷 0.1 鎂
硼(硼酸鹽) 0.05--100 汞 0.1―5 鎘 10--100 鎳 1―2.5 鈣 25 00 銀 5 三價鉻 1--10 硫酸鹽 3000 銅 1 鋅 0.08--10 鐵 1000 酚 200
其他有重金屬毒物質的毒性影響及排放企業
氰化物(CN):氰化物是劇毒物質,急性中毒時抑制細胞呼吸,造成人體組織嚴重缺氧,對人的經口致死量為0.05-0.12g。
排放含氰廢水的工業主要有電鍍、焦爐和高爐的煤氣洗滌,金、銀選礦和某些化工企業等,含氰濃度約為20―79mg/L之間。
氰化物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有無機氰(如氰氫酸HCN、氰酸鹽CN―)及有機氰化物(稱為腈,如丙烯腈C2H3CN)。我國飲用水標準規定,氰化物含量不得超過0.05mg/L,農業灌溉水質標準規定為不大于0.5mg/L。
砷(As):砷是對人體毒性作用比較嚴重的有毒物質之一。砷化物在污水中存在形式有無機砷化物(如亞砷酸鹽As02,砷酸鹽As03―4)以及有機砷(如三甲基砷)。
三價砷的毒性遠高于五價砷,對人體來說,亞砷酸鹽的毒性作用比砷酸鹽大60倍,因為亞砷酸鹽能夠和蛋白質中的硫反應,而三甲基砷的毒性比亞砷酸鹽更大。
砷也是累積性中毒的毒物,當飲水中砷含量大于0.05mg/L時就會導致累積。近年來發現砷還是致癌元素(主要是皮膚癌)。
工業中排放含砷廢水的有:化工、有色冶金、煉焦、火電、造紙、皮革、等行業。其中以冶金、化工排放砷含量較高。我國飲用水標準規定,砷含量不應大于0.04mg/L,農田灌溉標準是不高于0.05mg/L,漁業用水不超過0.1mg/L。
重金屬:重金屬指原子序數在21-83之間的金屬或相對密度大于4的金屬,其中汞(Hg)、鎘(Cd)、鉻(Cr)、鉛(Pd)毒性最大,危害也最大。
汞(Hg):汞是重的污染物質,也是對人體毒害作用比較嚴重的物質。汞是累積性毒物,無機汞進入人體后隨血液分布全身組織,在血液中遇氯化鈉生成二價汞鹽累積在肝、腎和腦中,在達到一定濃度后毒性發作,其毒理主要是汞離子與酶蛋白的硫結合,抑制多種酶的活性,使細胞的正常代謝發生障礙。
甲基汞是無機汞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而成的。甲基汞在體內約有15%的累積在腦內,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破壞神經系統功能。
我國飲用水、農田灌溉水都要求汞的含量不得超過0.001mg/L,漁業用水要求更為嚴格,不得超過0.0005mg/L。
排放含汞廢水的主要有:含汞廢水排放量較大的是氯堿工業,因其在工藝上以金屬汞作流動陰電極,以制成氯氣和苛性鈉,有大量的汞殘留在廢水鹽水中。
聚氯乙烯、乙醛、醋酸乙烯的合成工業均以汞作催化劑,因此上述工業廢水中含有一定數量的汞。此外,在儀表和電氣工業中也常使用金屬汞,因此也排放含汞廢水。
鎘(Cd):鎘也是一種比較廣泛的污染物質。鎘是一種典型的累積富集型毒物,主要累積在腎臟和骨骼中,引起腎功能失調。骨質中鈣被鎘所取代,使骨質軟化,造成自然骨折,疼痛難忍。這種病潛伏期長,短則10年,長則30年,發病后很難治療。
每人每日允許攝入的鎘量為0.057-0.071 mg。我國飲用水標準規定:鎘的含量不得大于0.01 mg/L,農業用水下漁業用水標準則規定要小于0.005 mg/L。鎘主要來自采礦、冶金、電鍍、玻璃、陶瓷、塑料等生產部門的廢水。
鉻(Cr):鉻也是一種較普遍的污染物。鉻在水中以六價和三價二種形態存在,三價鉻的毒性低,作為污染物質所指的是六價鉻。人體大量攝入能夠引起急性中毒,長期少量攝入也能引起慢性中毒。
六價鉻是衛生標準中的重要指標,飲用水中的濃度不得超過0.05 mg/L,農業灌溉用水與漁業用水應小于0.1 mg/L。
排放含鉻廢水的工業企業主要有:電鍍、制革、鉻酸鹽生產以及鉻礦石開采等。電鍍車間是產生六價鉻的主要來源,電鍍廢水中鉻的濃度一般在50-100 mg/L。
生產鉻酸鹽的工廠,其廢水中六價鉻的含量一般在100-200 mg/L之間。皮革鞣制工業排放的廢水中六價鉻的含量約為40 mg/L。
鉛(Pd):鉛對人體也是累積性毒物。據美國資料報道,成年人每日攝取鉛低于0.32 mg時,人體可將其排除而不產生積累作用;攝取0.5-0.6mg,可能有少量的累積,但尚不至于危及健康。
如每日攝取量超過1 mg,即將在體內產生明顯的累積作用,長期攝入會引起慢性中毒。其毒理是鉛離子與人體多種酶結合,從而擾亂了機體方面的生理功能,可危及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
我國飲用水、漁業用水及農田灌溉用水都要求鉛的含量小于0.1 mg/L。含鉛廢水主要來源于:采礦、治煉、化學、蓄電池、顏料工業等。
水質波動,回流比,溫度,酸堿性很重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