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中臭氧的來源? 大氣中臭氧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一、大氣中臭氧的來源?
臭氧是一種無色而有特殊臭味的氣體。在近地層中,汽車尾氣、森林火災、火山爆發、自然閃電、人工放電以及核爆炸等,均會產生臭氧。
但大氣中臭氧的主要來源還是太陽紫外線輻射的作用。
在高層大氣中,氧分子經太陽紫外線輻射的作用而離解為氧原子,這種氧原子在第三種分子的介入下與氧分子碰撞而結合成臭氧分子。
由于太陽紫外輻射離地面越高處越強,大氣密度離地面越高處越小,因此,就形成了20~25公里高度上的臭氧含量出現極大值,這就是臭氧層。一般臭氧層的界限可取為15~50公里高度。臭氧在大氣中的含量很少。
形象些說,如果把單位面積上的大氣柱變換到約8000米的高度,那么臭氧層則僅占3毫米厚。盡管臭氧層如此薄,但它的作用卻不容忽視。
臭氧能夠強烈吸收太陽紫外輻射,使得波長短于0.3微米的紫外輻射幾乎不能到達地面。
這種太陽紫外輻射對生物有很大的影響,它的數量過多,會危害人和動物的生命,妨礙植物生長,所以,如果大氣中一旦失去了臭氧層,則一切生物都將被太陽紫外輻射所傷害。
如前所述,近年來超音速飛機的頻繁飛行、農業肥料和工業氟利昂冷凍劑的大量使用都將使臭氧減少,從而破壞大氣臭氧層,這種自毀家園的行為已受到廣泛的重視。
另一方面,一種氣象戰的想法也由此產生,即用人工方法使臭氧層暫時產生一個空隙,讓太陽紫外輻射穿過空隙投射到敵方進行殺傷。
這種想法不幸被言中,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南極地區上空存在“臭氧洞”。
在南極大陸上,自70年代中期起每年春季(9~10月前后)高空大氣中的臭氧含量急劇減少,減少量甚至達臭氧正常含量的50%以上。
從空間分布看,形成一個類似于低谷的大洞,“臭氧洞”由此而得名。
人類不能自毀家園,所以世界各國行動起來,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經過一系列努力和磋商,最終在1997年12月達成協議,通過了《京都議定書》,確定發達國家必須減排溫室氣體,到2010年要比1990年減少5.2%,這是人類保護地球環境的良好開端。
二、大氣中臭氧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臭氧可以抵御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類皮膚的傷害。
三、水在大氣中的作用?
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呈現出汽態、液態和固態三種, 重要是改變減小空氣環境的污染和天與地之間的水分協調,既下雨下雪或是霧等一系列自然因素
四、大氣層中的臭氧層的作用是吸收?
臭氧層主要吸收短波紫外線。
臭氧是淺藍色的氣體,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腥臭味的,聞起來讓人很難接受, 一開始人們覺得臭氧除了臭之外并沒有什么作用,后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驚奇的發現臭氧其實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氣體,正是因為有了臭氧層的存在,地球才免受短波紫外線的輻射,地球上的生物才可以健康的繁衍生息。
太空中有大量的短波紫外線會輻射向地球,如果沒有臭氧層的保護,短波紫外線就會到達地球,地球表面的生物都將無法生存,人類就不能安全的在地球上生存和繁殖, 沒有臭氧,就沒有今天的美麗家園。
研究發現,隨著臭氧濃度的降低,會大大減弱臭氧層對地球的保護能力,導致地面的短波紫外線的增多,這將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后果。自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各種化學物質和污染物的排放破壞了生態平衡,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加重了溫室效應。
隨著科學家發現了南極的臭氧層空洞,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國際社會也制定了關于保護臭氧層的規定,人類逐漸開始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減少使用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家用電器,比如冰箱、空調等,要教育孩子從小樹立保護臭氧層的意識,讓每個人都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
五、臭氧分布在大氣層中的什么位置?
如果沒有大氣的保護,地球早就被那些高速沖來的石塊、金屬塊砸出許多坑坑洼洼來了,地球就會像月球、火星表面那樣堆滿了粉塵和沙礫。
如果沒有大氣保護,地面上的生物還會被太陽輻射來的過多的紫外線所殺死。
紫外線的絕大部分為大氣中的臭氧所吸收,剩下的部分可以殺菌,但不傷人,對我們不僅無害,而且有益。
這些臭氧主要分布在15~50千米高空的大氣層中,這里被稱為臭氧層。地球的大氣中,還含有一些由氣體分子分解出來的帶電粒子。它們的出現,主要由于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氣體分子產生了被稱為電離的分解過程。
在離地面60千米的高度以上、1000千米的高度以下的空間里聚集的帶電微粒較多,所以這個空間層次被稱為電離層。
電離層有擋住無線電波中的短波使它折回地面的作用,假使沒有它,這些無線電波就會逃到太空中去,我們便收聽不到電臺的短波廣播,也無法進行無線電通訊了。地球的大氣,是人類時刻不可缺少的。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在宇宙中航行時,要在飛船的密封艙中裝進足夠的空氣,或者注入適量的純氧,以保持艙中有一個使人能正常呼吸的環境。
宇航員登上月球或在太空中行走時,是靠密封的“宇宙服”得到人體所需要的氣壓和新鮮空氣的。
六、大氣中的臭氧主要吸收什么?
大氣臭氧層可以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大氣層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線打擊雙原子的氧氣,把它分為兩個原子,然后每個原子和沒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
臭氧分子不穩定,紫外線照射之后又分為氧氣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個繼續的過程臭氧氧氣循環,如此產生臭氧層。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大多分布在離地20—50千米的高空。臭氧層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線制造。
七、水汽,二氧化碳,臭氧在大氣中起什么作用?
二氧化碳,生物學意義,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還有呼吸作用,當然人類呼吸作用也是一個啦.物質和能量循環的一個重要媒介.氣象學意義,主要就是他是溫室氣體之一,含量也比較多,吸收長波輻射,對地面保溫,增強溫室作用.臭氧,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輻射,生物意義是可以減少生物患皮膚癌的幾率,氣象意義就是使得平流層(臭氧層)氣溫變化與對流層變化規律相反的原因,吸收紫外線增溫,海拔越高溫度越高.水汽,參與物質和能量循環,既是生物意義也是氣象意義.水循環既是物質的循環(不但是水,還包括其他物質,比如沉積物(巖石圈的循環),還有對地形的塑造),也是能量的循環(太陽能轉換成機械能,同時也是調節、平衡全球熱量不均勻的一種方式)
八、臭氧在螃蟹養殖中的作用與含量?
通過現場試驗結果規定為每100-150平方米的空間標準的臭氧發生量為3g/h。
臭氧應用于養殖中的特點: 1、由于臭氧在空氣或水中發生作用后又還原成氧氣,從而提高空氣或水中氧氣的含量。所以對人畜健康細胞沒有任何傷害。 2、臭氧發生器有強大的消毒功能外,還有非常好的除氨、除臭效果。它能產生大量的臭氧氣體,分解圏舍內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和異味,使蚊蠅避而遠之 。這是其他任何消毒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 3、綠色養殖儀對圈舍的空氣和飲水可同時進行消毒這是其他任何消毒方法都無法做到的。4、由于臭氧比空氣重,在空氣中呈彌漫性下沉,不易到處漂浮,所以臭氧設備的使用不受畜禽舍的結構模式影響,無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畜禽舍(夏季,隨著通風換氣頻率的增加,同樣容易將細菌病毒帶入畜禽舍,侵害畜禽。)同樣有效。 5、殺菌能力強,其殺菌能力是紫外線燈的1.5-5倍,比高氯高1倍,在水中的殺菌速度比氯快600-3000倍。 6、殺毒徹底無死角,無殘留,環保高效無二次污染。 7、減低投資成本:使用臭氧技術可大大減少人力投入和化學藥物抗生素的使用。利用少量的電和無償空氣作原料,提高了自動化養殖程度,降低了動物的疾病產生。
九、甲烷在大氣中的重要作用?
跟二氧化碳類似,可以加重溫室效應。
十、臭氧在大氣的哪一層?
臭氧層集中在在離地面10~50km的大氣平流層中,該層集中了大氣中約90%的臭氧,其中離地22~25km臭氧濃度值達到最高。臭氧層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線制造出來的。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分為長波和短波兩種,氧分子會分解成原子狀態。氧原子的不穩定性極強,與氧分子(O2)反應時,就形成了臭氧(O3)。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