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的由來?
一、什么是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舊稱絕對溫度(absolutetemperature)。 單位是“開爾文”,英文是“Kelvin”簡稱“開”,國際代號“K”,但不加“°”來表示溫度。開爾文是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LordKelvin而命名的。 以絕對零度(0K)為最低溫度,規定水的三相點的溫度為273.16K,開定義為水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 攝氏度為表示攝氏溫度時代替開的一個專門名稱。而水的三相點溫度為0.01攝氏度。因此熱力學溫度T與人們慣用的攝氏溫度t的關系是:T(K)=273.15+t(℃)。 規定熱力學溫度的單位開(K)與攝氏溫度的單位攝氏度(℃)的平均值完全相同。所以△TK=△T℃
二、熱力學溫度的由來?
熱力學溫度,又叫熱力學標溫,符號T,單位K(開爾文,簡稱開)。 早在1787年法國物理學家查理(J.Charles)就發現,在壓力一定時,溫度每升高1℃,一定量氣體的體積的增加值(膨脹率)是一個定值,體積膨脹率與溫度呈線性關系。
國際實用溫標是以國際上所通過的一系列純物質的固定點(如平衡氫三相點、平衡氫沸點、氧三相點、水三相點、錫凝固點等)作為基準用于標定規定的基準溫度計(如鉑電阻溫度計和鉑-10%銠/鉑熱電偶等)并給出相應的內插公式用于測定溫度。
三、熱力學溫度是怎么確定的?
熱力學溫度,又叫熱力學標溫,符號T,單位K(開爾文,簡稱開)。 早在1787年法國物理學家查理(J.Charles)就發現,在壓力一定時,溫度每升高1℃,一定量氣體的體積的增加值(膨脹率)是一個定值,體積膨脹率與溫度呈線性關系。國際實用溫標是以國際上所通過的一系列純物質的固定點(如平衡氫三相點、平衡氫沸點、氧三相點、水三相點、錫凝固點等)作為基準用于標定規定的基準溫度計(如鉑電阻溫度計和鉑-10%銠/鉑熱電偶等)并給出相應的內插公式用于測定溫度。 低溫下超導體產生的磁浮現象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熱的時候,就意味著它的原子在快速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冷的時候,則意味著其內部的原子運動速度較慢。我們的身體是通過熱或冷來感覺這種運動的,而物理學家則是絕對溫標或稱開爾文溫標來測量溫度的。 按照這種溫標測量溫度,絕對溫度零度(0K)相當于攝氏零下273.15度(-273.15℃)被稱為“絕對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溫度。在絕對零度下,原子的運動完全停止了,那么就意味著我們能夠精確地測量出粒子的速度(0)。然而189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引入的了普朗克常數表明這樣一個事實:粒子的速度的不確定性、位置的不確定性與質量的乘積一定不能小于普朗克常數,這是我們生活著的宇宙所具有的一個基本物理定律。(海森堡不確定關系)那么當粒子處于絕對零度之下,運動速度為零時,與這個定律相悖,因而我們可以在理論上得出結論,絕對零度是不可以達到的。
四、為什么熱力學溫度更科學?
熱力學溫度,又稱開爾文溫標、絕對溫標,簡稱開氏溫標,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經典熱力學中的溫度沒有極限高溫度的概念,只有理論最低溫度“絕對零度”。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絕對零度”是無法通過有限次步驟達到的。在統計熱力學中,溫度被賦予了新的物理概念——描述體系內能隨體系混亂度(即熵)變化率的強度性質熱力學量。由此開創了“熱力學負溫度區”的全新理論領域。
通常我們生存的環境和研究的體系都是擁有無限量子態的體系,在這類體系中,內能總是隨混亂度的增加而增加,因而是不存在負熱力學溫度的。而少數擁有有限量子態的體系,如激光發生晶體,當持續提高體系內能,直到體系混亂度已經不隨內能變化而變化的時候,就達到了無窮大溫度。
用熱力學表達物體實際溫度恰好能表達出物體內能的表現,比攝氏度要精準。
五、為什么要定義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又稱開爾文溫標、絕對溫標,簡稱開氏溫標,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單位為開爾文,簡稱開,(符號為K),其描述的是客觀世界真實的溫度,同時也是制定國際協議溫標的基礎,是一種標定、量化溫度的方法。
熱力學溫度又被稱為絕對溫度,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中的重要參數之一。一般所說的絕對零度指的便是0K,對應零下273.15攝氏度。
六、熱力學溫度計算方法?
熱力學溫度公式
[描述]t為攝氏溫度,T為熱力學溫度
七、37度等于多少熱力學溫度?
310K(開爾文)
科學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著溫度的下限:-273℃,以這個下限為起點的溫度叫做熱力學溫度,用T表示,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
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是:T=t+273
T=t+273.根據此式得,37度合熱力學溫度是T=(37+273)=310K(開爾文)
八、熱力學溫度和攝氏度換算?
攝氏溫度27攝氏度換算成熱力學溫度是300.15K
T=t+273.15
=27+273.15
=300.15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度換算表達式為:T=t+273.15
T是熱力學溫標,t是攝氏溫標。
由來:
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 增加(或減少)的壓強值等于它在0℃時壓強的1/273。用公式表示為p=p0(1+t/273),其中p0是0℃時氣體的壓強。
后來開爾文引入了“絕對零度”的概念。即溫度到達0K即-273℃氣體便停止了一切的運動。
后來它被推廣到了T=t+273.15℃。
九、熱力學溫度與攝氏度換算?
不是室溫 而是攝氏溫度
273是沒有單位的
表達式為:T=t+273
T是熱力學溫標 t是攝氏溫標
它的由來是這樣的:
一定質量的氣體 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 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 增加(或減少)的壓強值等于它在0℃時壓強的1/273 用公式表示為
p=p0(1+t/273)
其中p0是0℃時氣體的壓強
后來開爾文引入了“絕對零度”的概念 即溫度到達0K 即-273℃ 氣體便停止了一切的運動
后來它被推廣到了T=t+273
十、一度等于多少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度換算
表達式為:T=t+273.15℃
T是熱力學溫標 t是攝氏溫標
它的由來是這樣的:
一定質量的氣體 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 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 增加(或減少)的壓強值等于它在0℃時壓強的1/273 用公式表示為
p=p0(1+t/273)
其中p0是0℃時氣體的壓強
后來開爾文引入了“絕對零度”的概念 即溫度到達0K 即-273℃ 氣體便停止了一切的運動
后來它被推廣到了T=t+273.15℃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