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千帕是多少大氣壓? 大氣壓106千帕是多少米?
一、180千帕是多少大氣壓?
180千帕是1.7764619 標準大氣壓(atm)
標準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化學中曾一度將標準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準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1標準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標準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準大氣壓=1.01×105 N/㎡)。100kPa=0.1MPa
二、大氣壓106千帕是多少米?
106千帕相當于海拔7960米。
海拔與氣壓負相關,大致每提高12m,大氣壓下降1mmHg(1毫升水銀柱)或者每上升9m,大氣壓降低100Pa.
根據公式:海拔高度(h)=(1013.25-氣壓/100)*9,可得出——氣壓11.6KPA換算海拔是8075米.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因為海拔高的地方空氣稀疏,所以氣壓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大致每提高12m,大氣壓下降1mmHg(1毫升水銀柱)或者每上升9m,大氣壓降低100Pa。
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
高度增加,大氣壓減??;在3000M范圍內,每升高12M,大氣壓減小1mmHg,大約133Pa。
三、一個大氣壓等于多少千帕?
常規大氣壓強是1.013×10^5Pa(帕斯卡)(約等于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準”: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準大氣壓。
四、1700帕是多少大氣壓?
?1700帕是0.017個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是1.013X10?Pα,1700pα=1700÷101300=0.017個大氣壓。托里拆利在長1米,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裝滿水銀,倒置于水銀槽中,形成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經計算得水銀柱壓強是1.013ⅹ10?Pα,這叫標準大氣壓。
五、大氣壓強是多少帕?
大氣壓強其值為133.32kPa。根據液體壓強的公式P=ρgh,P =13.6×10^3千克/立方米×9.8牛頓/千克×0.76米=1.013×10^5帕斯=133.32pa
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六、70千帕等于多少大氣壓?
70kPa=0.691標準大氣壓
大氣壓是指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在數值上等于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所受到的重力。所以,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高度、溫度和大氣密度變化而變化。高海拔地區,空氣稀薄,氣壓低。氣壓的變化還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低氣壓往往意味著壞天氣。
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規定了標準大氣壓為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數值上等于1.01325×10^5 Pa。
化學中也一度將其定義為標準壓力,但1982年起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將“標準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七、7.6千帕大氣壓什么感覺?
要知道是什么感覺,必須知道壓強的物理意義。
壓強是描述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指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小。實際單位是N/m^2。人們為了紀念科學家帕斯卡,規定為1N/m^2=1pa。
7.6千帕等于7600pa,即相當于7600牛頓(760Kg)的壓力作用在1平方米的面積上。
就是這樣的感覺!
八、一個大氣壓是多少兆帕?
1個大氣壓是0.1013MPa。一個標準大氣壓等于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于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經過換算: 一個標準大氣壓=1013百帕(毫巴)。
九、汽車大氣壓95千帕正常嗎?
汽車大氣壓95千帕不正常
一般汽車輪胎氣壓在230-250kpa之間為正常范圍,不過,具體的汽車正常胎壓還要以車廠建議值為準,具體可在汽車車輛用戶手冊、駕駛室車門(B柱附近)旁邊的標簽、車輛駕駛座旁的抽屜、油箱蓋小門上找到車廠建議值。
根據國際GBT2978-2008標準的規定和要求按單位巴(bar)計算:
標準型輪胎氣壓:2.4-2.5bar;
增強型輪胎氣壓:2.8-2.9bar;
最高輪胎氣壓:不應大于3.5bar。
十、800千帕大氣壓屬于高原嗎?
800千帕大氣壓不屬于高原。
青藏高原的大氣壓值在78.9~92千帕,平均海拔高度3000米,按每100米降低5毫米汞柱計算,比標準大氣壓低19.74千帕。
青藏高原的一般氣候特征是:強輻射、多日照、低溫、積溫少,氣溫隨海拔和緯度的增加而降低,晝夜溫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從分子動力學理論可以看出,氣體壓力是由大量分子與容器壁頻繁碰撞而引起的。單個分子對血管壁的沖擊時間很短,且不連續。然而,大量的分子經常與血管壁發生碰撞。容器壁受力連續均勻。壓力與容器壁面積之比即為壓力強度。
擴展資料:
青藏高原年平均氣溫由東南部的20攝氏度下降到西北部的零下6攝氏度以下。由于南大洋暖濕氣流被多山阻擋,年降水量由2000毫米下降到50毫米以下。
喜馬拉雅山北側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而南側為亞熱帶和熱帶北緣的森林氣候。最熱月平均氣溫18-25攝氏度,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昆侖中西山南翼屬高山半沙漠和沙漠氣候,月平均氣溫4-6攝氏度,年降水量20-100毫米。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