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候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溫帶季風氣候:出現在北緯35°~55°左右的亞歐大陸東岸,包括我國華北和東北、朝鮮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蘇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冬季受來自高緯度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這樣的氣候稱為溫帶季風氣候。萊垍頭條
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如西歐、北美和南美西岸狹長地帶,以西歐為典型。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海洋氣流吹向大陸,受海洋調節作用明顯。這樣稱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萊垍頭條
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緯度40°~60°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由于遠離海洋,濕潤氣候難以到達,因而干燥少雨,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較大。而且,越趨向大陸中心,就越干旱,氣溫的年、日較差也越大。多形成沙漠等。這樣的氣候被稱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萊垍頭條
熱帶雨林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全年在赤道氣團控制下,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這樣的氣候被稱為熱帶雨林氣候。萊垍頭條
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活動頻繁,氣候溫和,最冷月均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氣候炎熱干燥,云量稀少,陽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約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在眾多氣候當中是最特殊的,沒有固定的位置,集中在地中海沿岸。這樣的氣候被稱作地中海氣候。頭條萊垍
熱帶草原性氣候:分布于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熱帶雨林氣候的兩側。這一帶受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盛行赤道氣團,形成悶熱多雨的濕季;當信風控制時,盛行熱帶大陸氣團,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這樣的氣候被成為熱帶草原性氣候。頭條萊垍
熱帶沙漠性氣候:出現在副熱帶高壓帶及信風帶的大陸西岸和大陸內部。這里終年受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控制,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有的地方幾年無雨,可能蒸散量比降水量大20倍以上。年平均氣溫高于18℃,夏季十分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都在30°—35℃,個別地點絕對最高氣溫高達58℃,地面最高溫度可達80℃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于10℃。氣溫日較差可達35°—40℃,夜間最低氣溫可降至0℃左右。這樣的氣候被稱為熱帶沙漠性氣候。萊垍頭條
苔原性氣候:準確講應該是叫極地氣候,這里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與北極氣團的支配。年平均溫度低于0℃,多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北部。全年氣候寒冷,最熱月氣溫在0~10℃之間,全年都是冬季。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這種氣候條件下只能生長低等植物的苔原群落,故又叫做苔原氣候。萊垍頭條
不是復制的啊,你一次性說那么多氣候,不多不行?。?!呵呵萊垍頭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