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在大氣層里的還是在大氣層外的?
一、云是在大氣層里的還是在大氣層外的?
大氣層分為3層,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一般云住要分布在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空氣稀薄受地球引力小
二、白云在大氣層里面還是外面?
白云是在大氣層的里面,在大氣層的外面的宇宙里白云是不存在的,正因為有大氣層的保護,白云就可以任意的在大氣層內展現自己的風姿。大氣層保護著地球這個大自然中的魂寶,動物植物和大自然自身的鳳姿才能展現出萬紫千紅,龍鳳呈祥,郁郁蔥蔥,風和日麗的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
三、人工降雨在大氣層哪里?
一般情況下雨水是發生在對流層的,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層,空氣的移動是以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為主的對流運動,叫做“對流層”
云是由水汽凝結而成;而云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結核的數量、云內的溫度所決定。一般來說,云中的水汽膠性狀態比較穩定,不易產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壞這種膠性穩定狀態。通常的人工降雨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云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云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雨目的。一是增加云中的凝結核數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并增大;二是改變云中的溫度,有利擾動并產生對流。而云中的擾動及對流的產生,將更加有利于水汽的碰并增大,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飄浮時,便產生了降雨
四、飛機在大氣層上還是下飛?
飛機一般在萬米以下的對流層中飛行。最貼近地球表面的一層是對流層,高度從海平面起一直到大約11000米止,其頂界是隨緯度、季節等情況而變化的。
對流層的主要特點是,空氣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又稱為變溫層,平均而言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約下降6.5℃。與此同時,氣壓也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幾乎所有的水蒸氣都集中在這一層大氣內,再加上大量的微粒,因而,這里也是風云變幻最為劇烈的一層。
從大約11000米的高度起,直到30500米左右為同溫層,又稱為平流層,其大氣溫度基本不變,平均保持在-56.5℃上下。
該層大氣幾乎不存在水蒸氣,基本上沒有云、霧、雨、雹等氣象變化的現象,這對飛行器的平穩飛行是非常有利的。不過,由于空氣密度很小,飛機在這一高度層上又不適宜機動飛行
五、火箭在大氣層里消耗的燃料?
目前發射運載火箭時的燃料和氧化劑,主要有:
液氫液氧。由于控制液氫燃燒的難度很高,所以,為避免低空發射的事故它一般不作為第一、二級火箭的燃料。液氫液氧多用作末端火箭推進劑。
有一種叫作“肼”的燃料劑用得也比較普遍,不過它既有毒,又有腐蝕性。早期火箭多數采用肼與其他化學物質的混合物作為燃料,但它對人體損害太大,并嚴重污染環境,非常危險。
現在火箭采用的新型燃料是煤油。煤油安全性好而且價格便宜,對環境的污染小,產生的推力也大,目前使用得較為普遍。
六、火箭可以在大氣層外飛行嗎?
可以的。
火箭火箭在大氣層之外的宇宙中依靠自身攜帶的燃料與氧氣燃燒產生的能量,靠發動機噴出的氣體的反作用力前進的,不需要空氣支撐,相反,沒有了空氣阻力,火箭在真空中還能不斷被加速,比在大氣層內快多了。
當進入預定軌道,在真空重力很小的狀態下,火箭的發動機大多都是出于非工作狀態。一般都是隨慣性飛行,只有在變軌的時候或者是接近行星的時候才啟動發動機。
七、飛機是在大氣層外飛嗎?
不是
飛機之所以可以起飛,空氣才是關鍵因素,高空當中越往上的話,空氣則越稀薄,而當飛機飛到相距海平面50千米-85千米的中間層時,這時候的大氣層空氣密度已經不能提供飛機所需的升力和發動機所需要的空氣流量了
八、臭氧分布在大氣層中的什么位置?
如果沒有大氣的保護,地球早就被那些高速沖來的石塊、金屬塊砸出許多坑坑洼洼來了,地球就會像月球、火星表面那樣堆滿了粉塵和沙礫。
如果沒有大氣保護,地面上的生物還會被太陽輻射來的過多的紫外線所殺死。
紫外線的絕大部分為大氣中的臭氧所吸收,剩下的部分可以殺菌,但不傷人,對我們不僅無害,而且有益。
這些臭氧主要分布在15~50千米高空的大氣層中,這里被稱為臭氧層。地球的大氣中,還含有一些由氣體分子分解出來的帶電粒子。它們的出現,主要由于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氣體分子產生了被稱為電離的分解過程。
在離地面60千米的高度以上、1000千米的高度以下的空間里聚集的帶電微粒較多,所以這個空間層次被稱為電離層。
電離層有擋住無線電波中的短波使它折回地面的作用,假使沒有它,這些無線電波就會逃到太空中去,我們便收聽不到電臺的短波廣播,也無法進行無線電通訊了。地球的大氣,是人類時刻不可缺少的。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在宇宙中航行時,要在飛船的密封艙中裝進足夠的空氣,或者注入適量的純氧,以保持艙中有一個使人能正常呼吸的環境。
宇航員登上月球或在太空中行走時,是靠密封的“宇宙服”得到人體所需要的氣壓和新鮮空氣的。
九、飛機在大氣層中的哪個層飛行?
飛機一般在平流層上部和對流層飛行。
理論上飛機在平流層中飛行最平穩。但是因為天上飛機很多,飛機需要按照規定的高度和線路飛行以免撞機,所以具體飛行高度需要根據當地管制的指示。
從地面到10~12千米以內的這一層空氣,它是大氣層最底下的一層,叫做對流層。主要的天氣現象,如云、雨、雪、雹等都發生在這一層里。
在對流層的上面,直到大約5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平流層。平流層里的空氣比對流層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塵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氣現象了。
從平流層以上到80千米這一層,有人稱它為中間層,這一層內溫度隨高度降低。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這一層的空間,叫做熱層,這一層內溫度很高,晝夜變化很大。
從地面以上大約50千米開始,到大約100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電離層。美麗的極光就出現在電離層中。
在離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氣層,也叫磁力層,它是大氣層的最外層,是大氣層向星際空間過渡的區域,外面沒有什么明顯的邊界。在通常情況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極附近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陽一側,約有9~10個地球半徑高,換句話說,大約有65000千米高。在這里空氣極其稀薄。
十、云在大氣層的哪一層?
云是位于大氣層的對流層。
對流層由于是大氣的最下層,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氣質量幾乎占整個大氣質量的75%。在對流層里空氣可以有上下的流動,雷雨、濃霧、風切變等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
對流層的下界與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隨地理緯度而變化,它的高度因緯度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平均高度為17~18千米,在中緯度地區平均為10~12千米,極地平均為8~9千米。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