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保護法的重點
主要是污染防治和資源保護兩方面:
污染防治主要有:大氣、海洋、水、噪聲、固體廢物、放射性污染防治;
資源保護主要有:土地資源(水土流失防治)、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原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礦產資源、風景名勝區的保護;
另外適當看看關于環保的國際法。
理論部分主要是國家的環保基本法律制度,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交納排污費制度等重要制度。
應該從哪些方面治理霧霾天氣?
應該從如下方面治理霧霾:
一、制定相關國家法律
將霧霾的治理提升到國家意志層面上來,表現出國家對霧霾治理的決心以及體現出霧霾問題的嚴重性。加強和完善霧霾防治工作的立法、執法是治理霧霾問題的關鍵。繼續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重點細化法規,加強執法和監督,加大環保機構的立法、執法和處罰權力,賦予環保機構執法手段,環保機構有權進行立法、執法、處罰等,并通過強制執行手段和監控、技術改進等方式開展工作。可參考美國模式,建立區域環境管理機制,對區域內的環境問題進行全盤整合式管理。同時,設立舉報平臺,通過民間組織和民眾力量監督環境執法行為。
二、嚴格控制污染物排量
控制污染物排量是最直接的防止措施,也是最有效的。1.控制重點行業污染和揚塵治理。強化各類煙粉塵污染物治理,推進未淘汰設備除塵設施升級改造,確保顆粒物排放達到新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點企業脫硫、脫硝設施建設。2.發展綠色交通,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大力發展城市公交系統和城際間軌道交通系統,鼓勵綠色出行,積極推廣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大力發展電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汽車,鼓勵燃油車輛加裝壓縮天然氣,促進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作為汽車動力燃料,為汽車安裝凈化裝置,實現汽車尾氣催化凈化。
三、積極發展生態公益
1.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堅決淘汰國家確定的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大力淘汰鋼鐵、建材和紡織等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要求的落后產品、技術和工藝設備。
2.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協調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節能環保產業技術標準和規范,加大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研發扶持力度,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新興支柱產業。
3.政府要發揮主導地位,大力發展的清潔能源,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節約能源,積極推進建筑節能,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綠色建筑發展,推廣使用太陽能光熱、光電建筑一體化和地源熱泵等技術。
四、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加大典型示范活動的建立,增強示范效應,是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意識大大提高,倡導全社會形成文明、節約、綠色環保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方式。建立政務微博新媒體溝通渠道,健全環境信訪輿情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實行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督促企業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學校和其他社會團體作用,通過典型示范、專題活動、展覽展示、崗位創建、合理化建議等多種形式,帶動各行各業關注、支持和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