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降低100米大氣壓升高多少?
一、每降低100米大氣壓升高多少?
自然環境中,大氣壓和氧分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溫度、濕度、風速和海拔等方面的改變,都將導致大氣壓和氧分壓發生相應的變化。
其中以海拔的影響最為顯著,它與大氣壓及氧分壓是反比關系。海拔每升高100米,大氣壓就下降5毫米汞柱(0 67千帕),氧分壓亦隨之下降1毫米汞柱左右(0.14千帕)。我區平均海拔高度達4,000米以上,享有世界屋脊之稱。
二、海拔每升高多少大氣壓下降多少?
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在數值上等于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所受到的重力。由此看來,海拔高的地區氣壓低于海拔低的地區。
溫度影響的是空氣密度,單位面積上,空氣柱體積相同的情況下,溫度高,密度小,質量輕,氣壓就低。反之亦然。不同海拔空氣密度差距是很大的,海拔變化雖會產生溫度變化,但溫度對空氣密度的影響很小。附上三張表格綜上,海拔高的地區,空氣密度小,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短。氣壓低也就正常了。溫度起到的作用很小,并不會產生多大影響。
三、大氣層每升高1000米降多少度?
6度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度,自地面向上,地球大氣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層和熱層等。在對流層和平流層之間,是被稱為對流層頂的過渡層。隨緯度和季節的不同,對流層頂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公里到16公里之間。
地球對流層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集中了約75%的大氣的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對流層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灘、山嶺等不同地形的影響,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氣溫的變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風,即空氣發生大量的對流現象,故稱為對流層。
四、海拔3000以內,大約每升高10米大氣壓減少多少?
3000米以內海拔每升高10米,大氣壓增加100帕 標準大氣壓有關拓展 標準大氣壓,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瘜W中曾一度將標準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準壓力”重新定義為100kPa。 1標準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標準大氣壓=101325N/㎡。(在計算中通常為1標準大氣壓=1.01×10^5N/㎡)。
五、一個標準大氣壓是多少,每升高1米降低多少大氣?
1標準大氣壓=101.325kPa=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
標準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定義:
一個標準大氣壓是這樣規定的:把溫度為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水銀氣壓表上的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相當于1013.25百帕)。
向左轉|向右轉
擴展資料
影響條件:
1、從微觀角度看,決定氣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氣體的密度n;二是氣體的熱力學溫度T。在地球表面隨地勢的升高,地球對大氣層氣體分子的引力逐漸減小,空氣分子的密度減?。煌瑫r大氣的溫度也降低。所以在地球表面,隨地勢高度的增加,大氣壓的數值是逐漸減小的。
六、海拔每升高1米?
海拔每升高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度,。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網絡上,海拔一詞也經常被用為一個人身高的代指。1500-3500米為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適應;中國海拔基準點。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個體的差異決定能否適應;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在這個高度,人體機能會嚴重下降,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沒有人能在這個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爾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區域。
七、海拔每升高100米?
樓主你好已知:重慶的海拔為260m,峨眉山的海拔高度為3099m,重慶的氣溫為28℃時
求:峨眉山山頂的氣溫為多少?
解:根據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計算式如下:
3099m-260m=2839m(重慶與峨眉山的相對高度)
溫度下降:2839除以100等于28.39
28.39乘以0.6等于17.034
峨眉山頂氣溫:28-17.034=10.966
八、海拔每升高多少米?
海拔每升高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度,。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網絡上,海拔一詞也經常被用為一個人身高的代指。1500-3500米為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適應;中國海拔基準點。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個體的差異決定能否適應;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在這個高度,人體機能會嚴重下降,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
九、大氣壓升高的原因?
氣壓隨著大氣高度而變化,這是因為空氣本身是具有重量的,而地球對物質又具有引力作用,且中心距離越近,引力也越大。
所以大氣愈接近場面愈密集,愈向高空愈稀薄,氣壓也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因為氣體具有熱脹冷縮作用,氣溫低,氣體收縮,密度增加,氣壓增大,相反,氣溫高,氣體膨脹,密度減小,所以氣壓也減小。通常情況下,地面不斷地向大氣中進行長波有效輻射,同時大氣也在不斷地向地面進行逆輻射。晴天,地面的熱量可以較為通暢地通過有效輻射和對流氣層的向上輻散運動向外輸運。陰天時,云層減少了對流層大氣向外的輻散運動。云層這種保存地表和對液層熱量的作用稱為“溫室效應”。這樣,陰天地區的大氣膨脹就比較厲害,從而導致陰天地區的大氣橫向向外擴散,使空氣的密度減小,同時陰天地區大氣的濕度比較大,也使大氣的密度減小。因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陰天的大氣壓比晴天的大氣壓低。同一地區,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時間其大氣壓的值也有所不同。這叫大氣壓的年變化。大氣壓的年變化,具體又分為三種類型,即大陸型、海洋型和高山型。其中海洋型大氣壓的年變化剛好與大陸型的相反。通常所說的“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指的就是大陸型大氣壓的年變化規律。下面對此略做分析(另外兩種情況不做討論)。由于大氣處于地球周圍一個開放沒有具體疆界的空間之內,這就使它與密閉容器中的氣體有著很多區別。夏天,大陸中的氣溫比海洋上高,大氣的濕度也比較大(相對冬天而言),這樣大陸上的空氣不斷向海洋上擴散,導致其壓強減小。到了冬天,大陸上氣溫比海洋上低,大陸上的空氣濕度也較夏天小,這樣海洋上的空氣就向大陸上擴散,使大陸上的氣壓升高。這就是大陸上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的原因(大氣溫度也是影響大氣壓的一個因素,但在這里決定大氣壓變化的因素不是氣溫,而是大氣的流動及大氣的密度)。
十、每升高幾米氣溫上升幾度?
海拔高度每上升1千米溫度升高6度。
在對流層內,海拔高度每上升1千米,溫度上升6度。在海洋中,隨著深度的增加,最初溫度下降,然后不變。全球范圍內,低緯度地區溫度高,高緯度地區溫度低。從季節角度來說,冬季是陸地溫度低,海洋溫度高,等溫線偏向低緯度(夏季相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