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和臭氧層哪個高?
一、大氣層和臭氧層哪個高?
臭氧層大多分布在離地20—50千米的高空。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距離地面沒有明確的高度。
1、大氣層(atmosphere),地質學專業術語,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占78.1%;氧氣占20.9%;氬氣占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2、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大氣層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線打擊雙原子的氧氣,把它分為兩個原子,然后每個原子和沒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穩定,紫外線照射之后又分為氧氣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個繼續的過程臭氧氧氣循環,如此產生臭氧層。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大多分布在離地20—50千米的高空。臭氧層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線制造。
二、大氣層和臭氧層哪個更靠近地球?
臭氧層是大氣層的一部分。是比較靠外的部分。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
大氣層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線打擊雙原子的氧氣,把它分為兩個原子,然后每個原子和沒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
臭氧分子不穩定,紫外線照射之后又分為氧氣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個繼續的過程臭氧氧氣循環,如此產生臭氧層。
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大多分布在離地20—50千米的高空。臭氧層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線制造。
三、臭氧層在大氣層的哪個位置?
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濃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處。若把臭氧層的臭氧校訂到標準情況,則其厚度平均僅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隨緯度、季節和天氣等變化而不同。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對大氣有增溫作用,同時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遠紫外輻射的傷害,透過的少量紫外輻射,有殺菌作用,對生物大有裨益。
四、大氣層變化是因為臭氧層破壞嗎?
關于臭氧層變化及破壞的原因,一般認為太陽活動引起的太陽輻射強度變化,大氣運動引起的大氣溫度場和壓力場的變化以及與臭氧生成有關的化學成分的移動、輸送都將對臭氧的光化學平衡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臭氧的濃度和分布。而化學反應物的引入,則將直接地參與反應而對臭氧濃度產生更大的影響。人類活動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消費和排放方面。
大氣中的臭氧可以與許多物質起反應而被消耗和破壞。在所有與臭氧起反應的物質中,最簡單而又最活潑的是含碳、氫、氯和氮幾種元素的化學物質,如氧化亞氮(N2O)、水蒸氣(H2O)、四氯化碳(CCl4)、甲烷(CH4)和現在最受重視的氯氟烴(CFC)等。這些物質在低層大氣層正常情況下是穩定的,但在平流層受紫外線照射活化后就變成了臭氧消耗物質。這種反應消耗掉平流層中的臭氧,打破了臭氧的平衡,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的增加,從而給地球生態和人類帶來一系列問題。
五、大氣層中的臭氧層的作用是吸收?
臭氧層主要吸收短波紫外線。
臭氧是淺藍色的氣體,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腥臭味的,聞起來讓人很難接受, 一開始人們覺得臭氧除了臭之外并沒有什么作用,后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驚奇的發現臭氧其實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氣體,正是因為有了臭氧層的存在,地球才免受短波紫外線的輻射,地球上的生物才可以健康的繁衍生息。
太空中有大量的短波紫外線會輻射向地球,如果沒有臭氧層的保護,短波紫外線就會到達地球,地球表面的生物都將無法生存,人類就不能安全的在地球上生存和繁殖, 沒有臭氧,就沒有今天的美麗家園。
研究發現,隨著臭氧濃度的降低,會大大減弱臭氧層對地球的保護能力,導致地面的短波紫外線的增多,這將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后果。自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各種化學物質和污染物的排放破壞了生態平衡,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加重了溫室效應。
隨著科學家發現了南極的臭氧層空洞,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國際社會也制定了關于保護臭氧層的規定,人類逐漸開始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減少使用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家用電器,比如冰箱、空調等,要教育孩子從小樹立保護臭氧層的意識,讓每個人都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
六、大氣層的臭氧層是干什么用的?
臭氧層可以吸收來自太陽及外太空的紫外線和高能宇宙射線,阻止它們對地球表面的生物造成傷害。
七、臭氧與臭氧層的區別?
臭氧是一種化學物質,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化學式是O3,式量47.998,有魚腥氣味的淡藍色氣體。臭氧有強氧化性,是比氧氣更強的氧化劑。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濃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處。
八、白云與大氣層哪個更高?
大氣層更高。
大氣層分為平流層,對流層,臭氧層和高空大氣層。藍天白云風雨交加等天氣現象發生在大氣層的對流層,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約為10至20千米,對流層的大氣受地球影響較大。這一層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000米,溫度下降5~6℃。動、植物的生存,人類的絕大部分活動,也在這一層內。因為這一層的空氣對流很明顯,故稱對流層。
九、大氣層溫度與海拔關系?
任意地的近地面大氣(對流層),氣溫均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為氣溫的熱源是地面。 一般都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 以潮州鳳凰山主峰為例,海拔大約有1500米,在市區平原地帶的溫度如果是30℃,那么到主峰就會下降 1500÷100×0.6=9 ℃,大約只有21℃。 所以在爬高山的時候,要準備好衣物,避免因為降溫導致身體不適。
十、臭氧層,為什么叫臭氧層?
臭氧層很臭,有魚腥氣味。臭氧層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線制造出來的。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分為長波和短波兩種,當大氣中(含有21%)的氧氣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線照射時,氧分子會分解成原子狀態。氧原子的不穩定性極強,極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濃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處。若把臭氧層的臭氧校訂到標準情況,則其厚度平均僅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隨緯度、季節和天氣等變化而不同。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對大氣有增溫作用,同時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遠紫外輻射的傷害,透過的少量紫外輻射,有殺菌作用,對生物大有裨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