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的重要性? 大氣氣溶膠是什么呢?
一、氣溶膠的重要性?
環境效應
影響大氣成分
氣溶膠粒子具有分布不均勻、變化尺度小、復雜性的特點,多集中于大氣的底層,對云的凝結核、雨滴、冰晶形成,進而對降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氣溶膠甚至可以改變云的存在時間,能夠在云的表面產生化學反應,決定降雨量的多少,影響大氣成分。
破壞臭氧層
通過對密封裝置的加壓,可從各種各樣的物質中產生氣溶膠,其中包括殺蟲劑、油漆、噴發定型劑等。這些物質與另一種易于液化的氣體混合(往往是加入微量氟化物或氯化物的碳氫化合物),一旦釋壓,后者會產生推進作用。人們普遍擔心,由于加入氟化物的碳氫化合物比空氣輕,因而會在大氣層中引起一系列反應,從而破壞臭氧層。因臭氧層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的輻射,因此制定了一些措施,禁止在氣溶膠中使用加入氟化物的碳氫化合物。
環境污染
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這里的干塵粒指的是干氣溶膠粒子。一般情況下,當能見度在1~10公里時可能既有干氣溶膠的影響(即霾的影響),也可能有水滴的貢獻(即輕霧的貢獻),且不易區分,所以就被稱為“霧-霾”現象。由于在實際的大氣中沒有氣溶膠粒子作為云霧的凝結核(或冰核),無法形成霧,所以霧和霾的背后都與氣溶膠粒子有關。
造成大氣污染的空氣
氣溶膠有煙霧、硫酸霧及光化學煙霧等。微粒物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加工過程、各種鍋爐或爐灶排出的煙塵以及汽車排出的污染物及由它轉化成的二次污染物。因此,應該通過改進燃燒方式,采用無污染或少污染能源,提高除塵器效率以及植樹造林等措施,加強對微粒的控制。
二、大氣氣溶膠是什么呢?
大氣氣溶膠又稱顆粒物,是液態或固態微粒在空氣中的懸浮體系,能作為水滴和冰晶的凝結核(見大氣凝結核、大氣冰核)、太陽輻射的吸收體和散射體,并參與各種化學循環,是大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霧、煙、霾、輕霧、微塵和煙霧等,都是天然的或人為的原因造成的大氣氣溶膠。
三、激光雷達探測大氣氣溶膠的優勢?
1、方向性好
激光的準直性(mrad--urad)決定激光雷達測量方向的性;
2、測量精度高
激光的短脈寬(ns),單譜線(nm)和高亮度(MW)決定激光雷達測量空間分辨率(m),時間分辨率(s)和探測精度(ppb)高;
3、自動連續觀測
四、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意義?
1、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藍天白云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最質樸的理解。天空沒有藍天白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無從談起。必須通過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這個突破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是解決民生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
不損害群眾健康的、優美宜居的環境質量是各級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基本服務。扎實推進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大幅減少重污染天氣,逐步改善空氣質量,讓人們看到希望,才能取信于民。
3、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有力抓手。
我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這是造成大氣污染嚴重的根本原因。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是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在要求,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舉措。
4、《大氣十條》是樹立負責任國家形象的有效途徑。
深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可以協同控制和減少多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好地彰顯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也有利于我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占據主動。
擴展資料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嚴控渣土車撒漏揚塵
為了進一步加強渣土車的管理力度,下一步交管部門將加強運前審批管理,組織運輸源頭屬地支隊對參與運輸的車輛、駕駛人進行運前檢查,杜絕帶病車上路。同時,圍繞施工項目周邊道路及渣土運輸較為集中的道路、時段,每周開展一次區域性集中治理行動,對存在渣土撒漏、違規運輸等行為的,詳細記錄,制作筆錄,形成臺賬。
2、嚴控機動車尾氣排放
辦理各類車務手續時,進一步強化車輛查驗環節,嚴格比對車輛環保標準信息,對不符合環保標準的車輛,一律不予辦理注冊、轉入業務;配合環保部門開展老舊機動車淘汰相關工作;對無定期排放檢驗合格的機動車,一律不予核發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識。
3、嚴格落實重污染車輛限行措施
繼續實施外環線(含)以內區域道路禁止未加裝顆粒物捕集器DPF裝置的國Ⅲ中型重型柴油貨車通行、禁止中型重型載貨汽車(持有通行證的車輛除外)通行,以及禁止高排放(原國Ⅰ、國Ⅱ標準)輕型汽油車工作日通行等限行措施。
五、氣溶膠的克星?
是空氣消殺抑菌噴霧。
氣溶膠,英文名為 aerosol,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些固態或液態顆粒的密度與氣體介質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懸殊很大。氣溶膠顆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間,但因為來源和形成原因范圍很大,例如:花粉等植物氣溶膠的粒徑在5-100μm之間、木材及煙草燃燒產生的氣溶膠,其粒徑通常為0.01-1000μm,所以顆粒的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是近乎球形,諸如液態霧珠,也可以是片狀、針狀及其它不規則形狀。從流體力學角度,氣溶膠實質上是氣態為連續相,固、液態為分散相的多相流體。
天空中的云、霧、塵埃,工業上和運輸業上用的鍋爐和各種發動機里未燃盡的燃料所形成的煙,采礦過程、采石場采掘與石料加工過程和糧食加工時所形成的固體粉塵,人造的掩蔽煙幕和毒煙等都是氣溶膠的具體實例。
六、氣溶膠的判斷?
氣溶膠,英文名為 aerosol,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些固態或液態顆粒的密度與氣體介質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懸殊很大。氣溶膠顆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間,但因為來源和形成原因范圍很大,例如:花粉等植物氣溶膠的粒徑在5-100μm之間、木材及煙草燃燒產生的氣溶膠,其粒徑通常為0.01-1000μm,所以顆粒的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是近乎球形,諸如液態霧珠,也可以是片狀、針狀及其它不規則形狀。從流體力學角度,氣溶膠實質上是氣態為連續相,固、液態為分散相的多相流體。
天空中的云、霧、塵埃,工業上和運輸業上用的鍋爐和各種發動機里未燃盡的燃料所形成的煙,采礦過程、采石場采掘與石料加工過程和糧食加工時所形成的固體粉塵,人造的掩蔽煙幕和毒煙等都是氣溶膠的具體實例。
七、氣溶膠的硬度?
關于硬度:氣溶膠貌似“弱不禁風”,其實非常堅固耐用。它可以承受相當于自身質量幾千倍的壓力,在溫度達到1200攝氏度時才會熔化。此外它的導熱性和折射率也很低,絕緣能力比最好的玻璃纖維還要強39倍。由于具備這些特性,氣凝膠便成為航天探測中不可替代的材料,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和美國“火星探路者”探測器都用它來進行熱絕緣。
八、為什么大氣中的氣溶膠粒子夜間多于白天,冬季多于夏季?
這是一個氣象學的概念,因為出現了逆溫層。就是說溫度本來應該隨高度變化而降低,由于地面輻射降溫的不均勻,導致出現了隨高度上升溫度增高的現象,稱為逆溫層。這些逆溫層導致懸浮粒子的集結……
空氣溫度低,流動小。夜間和冬季是一個道理,可以用熱力學來解釋的。
九、什么是大氣氣溶膠影響氣候變化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
氣溶膠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成分,通過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影響氣候。
直接效應指氣溶膠通過吸收和散射太陽輻射而直接影響地氣系統的輻射平衡。間接效應指氣溶膠可作為云凝結核(CCN)或冰核(IN)影響云含水量、云光學特性、云量和云壽命等進而間接影響氣候,又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間接效應(Twomey 效應):氣溶膠數濃度增加導致云粒子的數濃度增加而半徑減小,增加云體反照率(云中液態水含量不變時,與氣溶膠的吸收特性和光學厚度有關)。第二類間接效應(Albrecht 效應或云生命期效應):人為氣溶膠增加導致云粒子半徑減小,進而抑制降水,改變云生命周期。此外氣溶膠對云還有半直接效應,諸如煙塵、黑碳一類的氣溶膠具有較強的吸收太陽輻射并重新向外釋放熱輻射的能力,可以加熱大氣和云團使云滴蒸發,起到減少云量,縮短云生命期,減小云體平均反照率的作用。反過來云可以通過降水清除大氣中的氣溶膠,進而影響氣溶膠對云的作用。
十、生物氣溶膠的特性?
生物氣溶膠中病毒、細菌濃度較霧化前母液的濃度高。氣溶膠中病毒、細菌的死亡速度通常有2個階段,氣溶膠形成最初幾秒鐘內死亡較快,約有半個數量級的微生物遭到滅活。此后的死亡速度較慢并受微生物種類、性質和氣候條件(相對濕度、日照、溫度等)影響。生物性氣溶膠還可因風向、風速、而飄離其它原發地區。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