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陽折射角度? 太陽光是經大氣層折射進入地球嗎?詳細介紹?
一、冬天太陽折射角度?
日出時刻,太陽與地面的夾角是0°/180°,正午時刻,太陽與地面的夾角理論是90°,但這叫正午太陽高度角,而正午太陽高度角是由該地的緯度位置和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的。日落時刻,太陽與地面的夾角是0°/180°。 1.具體日期不同同一地點太陽照射在地面的角度不同。
2.具體的緯度位置不同同一時刻太陽照射在地面的角度不同。所以,不是整個冬天任何地點太陽照射在地面的角度都相同。
二、太陽光是經大氣層折射進入地球嗎?詳細介紹?
在地理教材里面,太陽光(確切說是太陽輻射,因為我們平時所說的太陽光只是太陽輻射里面的可見光部分)經過大氣層到達地面,大氣層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這削弱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反射、散射、吸收。
而至于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折射,應該是有的,但是教材并不單獨提。個人認為削弱作用里面的散射已經包括了折射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三、太陽光折射的原理?
大氣層的密度是不均勻的,越到高空越稀薄。太陽光穿過大氣層時要發生折射。因此,早晨我們看到初升的太陽是在它實際位置的上方。傍晩我們看到的西下的落日是在它實際位置的上方。
1什么是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特性: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線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在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折射規律
①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②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③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減?。┒龃螅p小)。
④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質時,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當光從其他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時,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即不論入射角還是折射角,只要該角是在空氣中,這個角都是大的。
⑤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⑥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四、太陽有沒有大氣?
是的,太陽是有大氣的。太陽的大氣被稱為日冕(corona),它是太陽外部的極熱氣體層。日冕主要由氣體和等離子體組成,其中包括氫、氦以及其他元素的離子。與地球的大氣層不同,太陽的大氣層沒有明顯的界限,而是逐漸過渡到太陽的外部空間。
太陽的大氣層包括多個不同的區域,從內向外分別是色球(photosphere)、色球層(chromosphere)和日冕。色球是太陽表面最明亮的一層,它的溫度約為5,500攝氏度。色球層在色球之上,溫度較高,也是太陽耀斑和日食等現象發生的地方。最外層的日冕是最稀薄的,但溫度卻非常高,可以達到數百萬攝氏度。
太陽的大氣層是由太陽的核心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這個能量通過核聚變的過程釋放出來。太陽大氣的研究對于理解太陽的結構和活動非常重要,也有助于研究太陽風、太陽耀斑等與地球環境和天氣的關系。
五、太陽的外部結構即太陽的大氣?
是的。
太陽的外部結構即太陽的大氣層,依厚度、亮度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大致可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等層次。
六、什么東西可以折射太陽光?
在碗中盛滿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從側面斜視水面,會發現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彎折了.
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幣,移動杯子,使眼睛剛剛看不到硬幣,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隨著水面的升高,觀察者看到了硬幣,還會發現硬幣升高了.
上述實驗中,學生能看見水中“彎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幣,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氣的界面上發生了一種光現象,這就是本節要學習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課.
在演示光的折射現象時,需要紅色激光筆,長方體透明玻璃水槽,白色底板,最好是暗室。
將紅色激光射入水面,在白色底板的襯托下,光線應該會比較清晰,暗室下效果應該會更好。
在光的折射中,可用一自制的密閉玻璃箱,里面充入煙,效果明顯。
七、光從太空斜射入大氣層發生折射嗎?
不會,粗略地說,折射有兩個條件,非垂直入射+分界面兩側折射率有躍變.如果假設大氣層和真空之間有個明確的分界面,那么除非垂直于界面入射,光肯定是會折射的,因為無論多么近似于1,空氣的折射率總會比1大些(比如1.0003之類的),而真空的折射率就是1,精確到小數點后100位都是1.但正因為二者相差不大,折射效果肯定不會像光射入水中那么明顯.
事實上,考慮地球大氣,大氣層的密度不是常數,如果假設大氣處在流體力學平衡的話,很容易推出大氣密度會隨著高度呈指數降低,大氣外層的密度比海平面附近大氣密度低得太多,甚至可以認為外層大氣幾乎平穩地過渡為真空,這樣就帶來了大氣折射率隨著高度緩慢變化(而不是像從空氣進入水中那樣的突變),所以光在大氣中傳播時的路徑是一條斜率很復雜的曲線.從這里來說,先不說大氣和真空的分界在什么地方,就算到了那里,光的傳播也幾乎是直線(斜率幾乎沒有變化),有沒有折射。
八、太陽大氣層的溫度?
太陽大氣是太陽外邊的大氣層,從里向外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大氣的溫度在光球500km之上的色球邊緣溫度最低約4500攝氏度,然后隨高度增長,在過渡區溫度迅速增長,在10000km高度的日冕區底層邊界,溫度已達到10的6次方攝氏度以上。
九、太陽大氣層的結構?
太陽大氣是太陽外邊的大氣層,從里向外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大氣的溫度在光球500km之上的色球邊緣溫度最低約4500攝氏度。在太陽大氣分層結構的基礎上,通常研宄太陽活動的時候,把太陽大氣中的區域分為三個大類:寧靜區、晃洞、活動區。
太陽的溫度分布從核心向外直到光球層,都是逐漸下降的,但到了色球層,卻又反常上升,到色球頂部時已達幾萬度。由于色球層發出的可見光總量不及光球的1%,因此人們平常看不到它。
只有在發生日全食時,即食既之前幾秒種或者生光以后幾秒鐘,當光球所發射的明亮光線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暫時間內,在日面邊緣呈現出狹窄的玫瑰紅色的發光圈層,這就是色球層。平時,科學家們要通過單色光色球望遠鏡才能觀測到太陽色球層。
十、太陽大氣層厚度排序?
太陽的里三層應該是反應層,輻射層,對流層。太陽的外三層應該是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太陽的大氣層分
第一:光球層 厚度;500km 溫度:6000K 最亮有黑子活動
第二:色球層太陽活動有耀斑和日珥
第三:日冕層太陽活動太陽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