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師是如何品酒的?
作為品酒師,無論是葡萄酒或白酒(烈酒范疇),品酒的標準流程和判斷分析更要有條理和脈絡。四標準:視覺看、嗅覺聞、口感嘗、腦判斷。
首先是環境的設定:空間清潔光線好、溫度適宜無異味、專業酒具要齊全,自己也要口腔清爽、頭腦明晰哦!
一.視覺看:外包裝有無瑕疵、瓶塞帽有無發霉變質、酒液有無外溢等現象,開瓶后瞧瞧塞子干濕度和顏色,輕聞塞子有沒有臭雞蛋味,初判有無氧化情況,接下倒葡萄酒入高腳杯,開始看外觀有無缺陷:這里有幾個要素:澄清度,這個酒是清澈還是渾濁的,當然多數以澄清干凈為主;顏色方面,是不是符合此品種、此年份應當有的正常顏色,是否失光。比方說開瓶赤霞珠新酒應當是紫紅色,若看起來是紅茶色,那么就有氧化變質情況,因為酒變質涉及生產、包裝、運輸、存放等許多環節,每環節處理不當,都有可能出問題。
二.嗅覺聞:味道是純凈還是不純;香味對還是異常,如果更專業些或判斷它的濃度、特征、復雜度等。如前面所提,聞到臭雞蛋味或令人不舒服的味道,酒質就有問題。
三.口感嘗:入口時是否令人舒服,聽我rap一段:Hey,come on!讓你的舌頭來作主,帶你體會帶你走,舌尖甜度先走過,兩側是酸生津止,單寧求細不愛糙,果味濃淡品不同、酒精灼舌喉頭過、酒體輕重質感說、結構平衡看和諧,回味長短是陳年,收尾酸甜苦澀咸,好壞就在此判官。
通常干紅也有少許甜度,盡管糖分含量很低;酸要酸的脆爽愉悅,不能過頭;澀味實質是單寧,澀味在口腔和舌部講究細膩和順滑,如果不好喝就感到舌頭、口腔被澀的粗糙笨拙,木木然;果味好判斷,砸吧砸吧嘴吧,有讓你感覺舒服、喜歡的果味就行;酒精度在舌根和喉嚨體會灼熱感時就能覺得高低;結構就是酒在口里有沒有料,有沒有質,有沒有量;平衡就是甜、酸、澀度(單寧)收斂時是不是合諧,相互不打架或沖撞;最后的長度和收尾也是壓軸好戲,長度分在口腔時及喝過后的余味,它是決定葡萄酒的功力深厚與否;收尾則是定性的,這款酒到達舌根后所產生特定的感覺,或苦澀、或酸咸、或結構散架、或平衡不夠,將在這里定論。
四.腦判斷:根據上述的數據傳送到大腦,開始綜合分析鑒別葡萄酒的品質:如果酒的顏色清澈、味道純凈、口感適度、感覺良好,那么這款酒還不錯,缺少以上這四項中任何一點,那么品質就好不到哪里去,最起碼它不適合你。
初學者或許無法像老手那樣,通過品嘗葡萄酒在口腔中的酸甜苦咸以及香氣來分析特征;從單寧及酒精對舌頭及口腔黏膜刺激度形成的粗糙、細膩、絲滑、柔順來感覺質量;從味道濃郁、酒體輕重、飽滿、或者厚重程度來判斷平衡結構;從復雜性、表現性、余味及收尾程度來評價陳年潛力和價格等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