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在大氣分布特征?
一、二氧化碳在大氣分布特征?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二氧化碳氣藏主要分布于環太平洋地區,如日本、印度尼西亞、新西蘭、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等,其中,
著名的二氧化碳氣田(藏)有,南澳大利亞甘比爾(Gambier)加羅林(Garoline)穹窿型液態二氧化碳氣田(藏)、美國洛基山東麓(由南至北)新墨西哥的布拉沃(Bra-vo)二氧化碳氣田(藏)、科羅拉多的Mcelmo二氧化碳氣田(藏)、蒙大拿的凱文-森伯斯特(Kevin-Sunburst)二氧化碳氣田(藏)、泰國海灣的普拉冬(Pla-tong)和埃拉萬(Erowan)二氧化碳氣田(藏)群、印度尼西亞的納土納(Dieng)氣田等。
除環太平洋地區外,西西伯利亞的新西西伯利亞和秋明地區、科托帕克地區、高加索地區、耶先士基的鮑爾若米地區、喀爾巴阡盆地也有二氧化碳氣田(藏)群帶分布。
我國已發現了28個二氧化碳氣田,它們主要分布于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蘇北盆地、三水盆地、東海盆地、珠江口盆地、鶯歌海盆地以及二連盆地等裂谷盆地中。
二氧化碳氣的發育層位非常廣泛,從古生界、中生界到新近系均有。儲層巖性也多種多樣,主要有碳酸鹽巖、碎屑巖(砂巖、礫巖、粉砂巖)、巖漿巖(流紋巖)等。
蓋層主要為泥巖、油頁巖、硅化巖、玄武巖等。二氧化碳氣藏的圈閉多與斷裂有關,為斷層圈閉、受斷層切割的背斜圈閉,或受斷層切割的巖性圈閉。氣藏埋深從4869.56m(蘇北真武氣田)到幾百米。
世界上已發現的二氧化碳氣藏大都分布在地史上或現代的火山活動帶,或與深大斷裂帶關系密切;二氧化碳氣藏往往與地熱流值較大和地溫梯度較高的含油氣盆地及碳酸鹽巖分布區有關;
二氧化碳氣藏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二氧化碳的儲集巖主要是海相灰巖,其次是砂巖。
二、空氣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原因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
1.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相應增多;
2.
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氣中應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漸增加,溫室效應也不斷增強。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 除二氧化碳以外,對產生溫室效應有重要作用的氣體還有甲烷、臭氧、氯氟烴以及水氣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